第105章 第一年的秋收

第105章 第一年的秋收

進入八月,內地來的災民越來越多。

張信還是沿用以前安置山西移民的老辦法,讓這些人以工代賑,參加收秋生產和建房,換取口糧,待秋收後繼續通過幫助開挖運河、燒制磚瓦等換取口糧。

但是張信越來越感覺糧食不夠吃。

因為北伐和之國,朝廷先後在遼西屯積了三十萬石軍糧,扣除支援馮勝大軍的十萬石,前期廣寧、義州、凌海等地軍民的消耗以及東征、北伐的開支,還有六萬石存糧。

如果只保證遼西近十萬軍民,這些糧食還能再支持一、兩個月。如果考慮到明年,考慮到剛剛收復的遼東半島,以及明年更多的移民糧食需要,這些糧食無異於杯水車薪。

正如朱植在紅崖子決策時曾經預料的一樣,今年從內地普遍面臨糧荒,嚴峻形勢,難以支援遼東。

朝廷因為不惜血本和北元國戰,已經掏空了太倉;江淮一帶因大旱,夏糧嚴重欠收,北平、山西等地又沒有種植水稻,秋收只是產量極低的小米雜糧。

朝廷原先在遼南屯積的二十萬石軍糧被元軍焚毀,現在又湧入許多高麗和內地災民,人口很快也要突破十萬。如果靠朝廷供應,糧食很難支持到明年夏收。

遼王採取蛙跳戰術在雙遼和長春建立了兩個前進基地,如果想在蒙古、女真諸部環伺的情況下屹立不倒,也需要用糧食幫助各族渡過難關,以獲得各族的信任。

遼東今年雖然在凌海、廣寧、懿州等地進行了屯墾試點,但是因為遼東的作物一年只有一季收成,今年遼東的秋收收成如何?能否保證遼東軍民和越來越多的移民支撐到明年秋收?還是一個未知數。

無論如何,遼東屯墾試點能否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明年遼東的穩定,進而影響整個東北經營的大局。

朱植不得不把中心工作轉移到組織秋收上來,全力保障第一年的秋收,做到顆粒歸倉。

隨着內地災情持續擴大,朱植像一個過慣了苦日子的農村家庭主婦,對未來充滿了危機感。

他先是派郭鎮放下手中的事情,專門帶了三千士兵去草原割草,就地晒乾后,運回廣寧或雙遼,加強冬季牲口的草料儲備,盡量減少牲口對糧食的消耗,節約部分口糧。

接着,他又到了懿州徐德那裏去巡視。

那裏雖然生產抓得相對較晚,但是水土肥沃,又有高產土豆的加持,是他最抱以期望的地方。

懿州的秋收情況果然沒有讓遼王失望。

兩萬畝軍墾和三萬畝民墾小麥已經收割大半,平均畝產四百斤,相當於後世的畝產四百七十斤。而同時期的山西、北平等地正常時期的麥粟兩熟,不過畝產兩石合三百斤,相當於後世的三百五十斤。即使遇到豐年的江南地區,雙季稻也不過畝產三石,相當於後世的五百三十斤。

懿州的小麥完全可以說是豐收!

朱植隨機抽查了一畝軍墾水稻,也是畝產四百斤,只是袁大專家雜交水稻產量的三分之一。

這個數字比預期要低不少,遼王少不了向負責這裏的徐德抱怨。

徐德解釋道:“遼王,懿州的土質以沙質為主,其實真的不適合種水稻。而且移民們也不會種水稻這種精細作物,大家後來又種了不少雜糧,畢竟種雜糧又不費力,也不費種子,每畝只要半斤小米。”

朱植只好說道:“好吧,發展嘛,如同摸着石頭過河,總會遇到河底的坑坑窪窪,會付出一些代價。”

其實,對於在懿州種植兩萬畝水稻的失敗,遼東軍民也能接受。說是失敗,也只是相對遼王的預期而言的。

相對內地移民來說,這個產量還是勉強算得上是豐收,四個月的勞作也沒有打水漂。

遼王大致匡算了一下,無論如何,這近七萬畝小麥和水稻的糧食總產量應該能達到十五萬石。加上廣寧、凌海、義州三地,遼西的糧食能夠達到六十萬石以上。

如果把遼陽、蓋州、金州、紅崖子四地的收穫也計算在內,整個大遼東的秋季糧食產量應該能夠達到七十至八十萬石,足以支撐接下來整個大遼東近二十萬軍民整整一年的生活之需。

這還不包括沒有統計在內的各地返鄉土着和後期山西移民開荒散種的雜糧。

華夏的農民一向勤勞,總會利用農閑見縫插針,種些投資少、見效快的雜糧。

實際上,根據後來各地上報的數字,大遼東光是稻麥兩項收成之合總數為一百一十萬石。

此外,還有既可以平時用來當菜,也可以戰時作軍馬飼料,還可用來在關鍵時刻用於救命的五十萬石胡蘿蔔和十萬石菽豆雜糧沒有計算在內。這是后話。

抽查完水稻,朱植又抽查了土豆情況。

由於後世帶來的種子少,徐德費心培育了兩季,第一季竟然達到了畝產三千斤,相當於後世的畝產三千八百斤。

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數字!

第二季還在土壤里繼續汲取營養,到了月底也要進行收穫。徐德準備收穫後作為明年的種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懿州周圍安心放牧的土默特蒙古部眾也有一百餘帳,牛羊也發展到二萬多頭,雖說數量還是不多,也算是好的開端。

有了他們放牛養羊,今年廣寧軍民明年應該可以經常吃上燒牛肉、燉羊肉了。

在懿州呆了兩天,朱植對東北的糧食安全終於放心了。

怪不得後世將東北稱為華夏的北大倉!

當內地持續處於鄉村萎縮、城市擴張、南方養魚、北方撂荒、水稻上山、農民離鄉等各地鬧劇和矛盾的煎熬中時,東北僅憑三省之力,貢獻了全中國近六成的糧食產量!

你說東北的農墾潛力大不大?

朱植現在觸及到的土地,實際上連北大倉黑土地的邊緣都算不上!如果明年繼續深入遼河平原和松嫩平原,前景不可限量!

大明內地現在只有八億多畝耕地,而後世被老毛子蠶食得豁豁牙牙、殘缺不全東北有三億多畝耕地,換算成大明的計量單位,基本是內地耕地面積的一半。如果按土地肥沃程度和產量,恐怕超過了內地。

光是一個後世的吉林省,每年糧食總產量就保持在四千萬噸左右,相當於四億四千萬石。

如果開發好了吉林舊地,只按十五稅一收取農業稅,每年的糧賦也將達到將近三千萬石,基本和內地持平。

如果加上遼寧和黑龍江舊地,呵呵……

朱植越想越興奮,越想越覺得前景美不可言,美不勝收……

他原來計劃接下來到凌海、義州,然後再到遼陽、金州、蓋州走一趟,查看那裏的秋收情況。

現在只看了懿州一地,他就覺得沒有什麼必要去了。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

朱植又浪里格浪地回到了廣寧,乘郭英和張石不注意,只帶着易信、曹楚材、明月和明珠四個人,再加上豹韜將軍,偷偷出去釣了幾天魚,說是要教會他們一項荒野求生的技能。

最初,朱植一會兒從水裏拽出一條從兩、三斤到十來斤不等的大鯉魚,那魚好似排着隊似地等着上鉤。不僅兩個小姑娘看得目瞪口呆,就算是捕過魚的水性高手易信和曹楚材也是大開眼界:這麼細的竿,這麼細的線,怎麼能釣得起來這麼大的魚、這麼多的魚?

釣着釣着,看易信和曹楚材也躍躍欲試,朱植也不自己釣了,就教楚材、易信如何使用台釣竿調漂、如何識別和捕捉中魚訊號,如何彎弓刺魚、溜魚。

這逼裝的,走到哪裏,他小遼王好像都是先知先覺的聖人似的,專門來向這些混沌未開的蠻夷傳道、授業、解惑。

兩個人也是悟性極高之人,很快學會了基本垂釣要領。

到了第二天,明月和明珠兩個小丫頭也要學釣魚。

朱植就耐心地教她們使用海竿垂釣,如何掛餌、如何拋投、如何搖輪。

這裏水中的魚真是又多又傻,不用鈴當報警,只須看那竿稍輕輕一動,絕對會中魚。而且也不需要什麼溜魚技巧,生拉硬拽即可,這海竿都用的是大力馬線,結實得很。

即使如此,明月還是險些被魚拖進了河裏。

原來她用蚯蚓中了一條大魚,偏又要逞能,一個人在那裏和水裏的魚孤軍奮戰,既不鬆手、也不喊人幫忙,半條腿都被帶到河裏去了。

幸虧朱植髮現及時,趕緊和其他人一起來幫忙,拽起來一看,把大家嚇了一跳,原來是一條三十多斤的土鯰魚。

明月嚇得小腿只打晃,大家卻站在水邊傻傻地笑了她半天。

最高興的還是被明珠改名叫阿韜的豹韜將軍,跟着大家不僅開了眼界,更是大快朵頤!

到了第三天,朱植更來癮了,就專門帶了一些雞腸、豬肝等動物內臟作餌,改用海竿專攻水中巨物。

他這一調整不要緊,不僅搞起來十幾條二十斤往上的土鯰魚,還整起來十幾個十斤往上的大王八。十斤以下的鯰魚、王八更是一大堆。

到了第四天,朱植還想出去瘋。

郭英、鐵炫、張石、張信等一大群文武大員卻是看不下去了,一大早合力將他纏住,先是挨個彙報前期工作的落實情況,然後又逐個請示下步的工作。

對於眾人的報告,除了對郭英的方案,朱植讓張石幫忙再把把關外,其他的他都惜墨如金地說了一個“好”字。

對於他們的請示,朱植也是難得地說了五個字:“你們看着辦”。

看着朱植這副模樣,饒是也喜歡釣魚的張石也不得不搖頭說:“釣魚毀三代,此言不虛!”

郭英、鐵炫他們卻只當是遼王少年貪玩天性,只恨自己沒有能力輔佐遼王,反而還處處要遼王勞心費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去大明扶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去大明扶貧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5章 第一年的秋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