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恢復高考
小高大隊,知青點。
當年過來的那批知青,如今只剩下七個了,當然了,其餘九個並沒有出什麼意外。他們只是要麼通過家裏父母的關係回去了,要麼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學識,通過食品廠等廠的擴招考核,成功進廠,戶籍遷走,自然不能再算知青。
剩下的七個目前都在村小教書。
七個人組成小高大隊的師資力量。
當中有三四個本來也是有離開想法的,只是家裏實力不允許,或者說即便能回去,也沒有工作指標給他們,沒有工作指標就意味着沒有收入,他們這麼大年紀了回城沒收入,還不如留在這。
畢竟這些年小高大隊發展的不錯。
他們這些老師每個月也能拿三十幾工資,食品廠偶爾還會發些福利,捐助一些學習用品,餐補啥的,這收入即便他們回城找到工作,其實也不一定有。
所以權衡利弊后只能選擇留下來。
如今有兩對已經準備結婚,剩下三個人也要麼有對象,要麼準備相親了。
回不去了,就留在這成家立業唄。
至少這邊看着發展的還挺不錯。
胥亥便是七人之一,四年前他是有機會回去的。當年劉家人為了保住自家顏面以及避免劉瓊坐牢,並不願意大張旗鼓的調查,只允許私下悄悄調查,結果就是,根本沒能查出什麼有用信息。
也沒能查出誰是劉雪肚子裏那個孩子的父親,最後這事便不了了之了,同時劉家還求很多人,拜託他們保密。對外則宣稱劉雪肚裏有個瘤,破裂死亡。
說是她命不好啥的。
這麼一來,劉家姐妹倆的事情對胥亥自然也就沒什麼影響了,所以他父母在有機會把他弄回來的時候,趕緊聯繫他,想讓他立刻請假回家,參加內招。
內招成功就能把他給調回來。
很多企業有時候招聘人數不多,搞內招很正常,就是只有幾個工作指標。
肯定不可能搞什麼公開招聘啥的。
所以便只讓員工子女參加。
錄取率還挺高的。
不過胥亥並不喜歡自己家的傳統行業,本身也沒怎麼學過相關知識,再加上考慮到小高大隊小學剛成立沒多久。
很多孩子也才剛熟悉。
而且那時候,小高大隊已經有能力給學校的老師發每月二十塊錢工資了。
所以最後他就沒有回去。
選擇留在了這。
如今正跟隔壁大隊的一個女知青看對了眼,勉強應該能算處於熱戀期吧。
這批知青當中,除了他這個最先過來的另一個比較特殊的,無疑就是最開始那個刺頭子范司,他當初在住進牛棚后的第二天就直接跑去公社那告狀了。
大隊長沒慣着他,直接表示他們大隊就這樣,公社要是覺得他做的不對。
那就把這傢伙帶走,領回去。
看看其他大隊要不要!
折騰了一陣后,公社那都想着索性他們幫范司這個刺頭出三十塊錢得了。
然後大隊長和范司都沒同意。
范司覺得這是在侮辱他。
且不能這麼沒原則。
大隊長更是直接撂狠話說,公社要是這麼乾的話,他待會就讓剩下的那些知青也過來,讓公社一人出三十塊錢。
結果便是公社直接把他們兩個都給攆了出去,然後對刺頭范司沒啥好臉色了,直接表示,現在他的戶籍在小高大隊,歸小高大隊管,只要小高大隊沒有犯法,他們公社這邊就不能越級管理。
給臉不要臉,那便收回好了。
後來范司在牛棚住了大半個月,實在受不了,打電報讓家裏人托關係回去了,要是沒點背景,他也沒這麼硬氣。
畢竟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意味着得更早看懂人臉色,知趣識趣。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他是六二年過來的,且當年就走了,如果是六八年過來的話,恐怕便沒那麼容易再回去了。
之所以會專門提到小高大隊的知青點,主要是因為隨着大量知青到來,其中還有好多是高芸特地要來的,同時這些知青不可能直接把他們通通收到食品廠里,必須得讓他們先按流程走一遍。
所以最後首先想要違約的,反倒成了幫大隊長保存當初那份契約的高芸。
好在如今小高大隊已經不像當年那麼貧困拮据,說財大氣粗有些誇張,但來幾十個知青還真是無所謂的事。所以大隊長那邊也是相當好說話,很快便同意了高芸的要求,並迅速花錢在原有的知青點基礎上,擴建了個知青樓出來。
當然了,錢肯定是高芸出的。
除了小高大隊之外,其他各大隊高芸也都有一一拜訪,另外一些不屬於他們縣城,但與他們食品廠有生意往來的一些大隊,高芸也有特地去拜訪了番。
並且花了大量的錢。
這才總算促使那些大隊在原有的知青點基礎上,擴建了一批知青樓出來。
條件肯定不會太好。
十個平方的兩人居。
但這些錢是不得不出,這些房子也是不得不建,不然兩三萬個知青陸續過來,總不能讓他們睡野外吧。在食品廠附近給他們建住宿樓也不合適,只能建在各大隊內部,住宿條件還不能太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好了的話,村民該有意見了。
那些教授老師的住宿條件其實也好不到哪去,還得專門給他們挑一些偏僻且比較貧窮的地方建房子,讓他們住。
不然不好對上面交差嘛。
隨着時間進入六九年,大量知青已經通過多次考試分類完畢,各科教授老師們也都到位,高芸很快就開始了自己新計劃的第一步,也就是大規模授課。
沒錯,第一步就是得先上課。
要知道,但凡考上了中專大專和大學的那些人,也不會過來下鄉,當知青下鄉的,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還是初中畢業和高中畢業沒找到工作的那些。
有工作誰下鄉啊?
所以他們基礎知識學的可能不錯。
但專業知識可以說是基本為零。
畢竟他們本來就沒學過這些,不可能讓他們一下鄉,就能跟着老師教授去搞研究,哪怕是種地都得學一段時間。
因此計劃的第一步自然是授課。
按天賦分開學習,有數學天賦的去數學系,有物理天賦的去物理系,興許不能算做大學教育,但應該也能算得上大專教育了,不管怎麼說,先學起來。
如此過了兩年左右。
一些教授和老師才開始帶着對很多情況已經有了些基礎了解的學生,開始申請資金,組建研究項目等等,其中主要的研究項目還是偏向於農畜行業,食品業,食品化工業等相對基礎的行業。
再不然就是數學和理論物理等,對於各種高科技設備儀器要求相對較低。
全靠天賦的研究項目。
其他方面嘛,高芸連相應的儀器設備都無法提供,或者說即便能在未來世界買到,也無法合理拿出來,只能讓他們去繼續培養學生,做些簡單的研究。
因為他們的研究其實並不能算是從無到有,高芸不但能從未來世界帶來很多更為先進的知識技術,還能幫他們排除掉很多已知的錯誤方向,節省時間。
所以各項目研究進度挺不錯的。
後續因為食品廠賺的利潤不夠,高芸還又成立了附屬電子機械廠,生產了大量的小家電小產品,出口賺取外匯。
七十年代初期,隨便一些後世精巧的小家電,乃至於隨身聽,都足以橫掃四方,關鍵的是利潤還相當之高,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海外有人模仿抄襲啥。
畢竟這些小東西技術難度並不大。
但不管如何,高芸還是靠着這些東西賺取來的巨額外匯,既成功獲取了大量的研究資金,確保那些項目能繼續進行下去,也讓一些人對她做的那些事情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於主動幫忙遮掩。
畢竟很多技術在外人看來。
都是高芸利用那些教授研究的。
等時間推進到七七年的時候,趁着上半年各方面已經開始鬆動,甚至於很多教授都收到原來大學信件要求他們回去。高芸是一邊安撫,一邊出高額薪資以及保證成立大學等各種條件挽留那些教授,同時向上申請成立一系列學校。
此外就是,張懷陽七月退休。
高芸升級成為廠長的同時,向省裏面申請了資產重組,就是把以前相對零散的那些廠子和陸續成立的附屬廠子重組,進行全面梳理,成為省屬的資產。
也就是說正式成為綜合集團。
食品廠轉為分屬食品廠。
核心主營項目轉為電子機械。
畢竟相比較於一些家用電子產品的利潤,食品廠的利潤實在是微薄的很。
所以電子機械成為主營也合理。
當然了,這些實際上都不算特別重要,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成立大學,以及將原有的那些研究項目拆分,有的靠掛到農研所,有的靠掛到還未成立的學校某系,還有的直接靠掛到集團研究部。
很多原本不好光明正大表現出來的東西,全都陸續的擺上了明面,先前不好進行的一些項目也都紛紛開始規劃。
這些事高芸籌劃準備了很多年。
因此進行的自然也還算順利,比如說大多數教授都很樂意留下來,只是希望能把親人也都接來一起住,或者希望先回去一趟,把自家原來房產拿回來。
建立大學的申請,在上千份各行業教授簽名的聘書證明之下,也是順利通過,並且由省里直接批了上萬工人抓緊時間建設大學城,為未來恢復高考做準備。很多事情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對外公開,但身處高位的心裏多少有點數。
緊接着就是宣佈恢復高考。
……
高芸家
高天養帶着他那群同學和好友的疑問擔心,特地過來詢問高芸相關情況:
“姐,你說我要不要參加高考?”
為了低調,高天養並沒有跳級,所以他實際是七三年才高中畢業,但他很早就學完了高中課程,並且跟幾位農業教授一起搞大豆方面的研究,如今已經出了不少成果,雖然表面上依舊是高中文憑,但實際能力,比一些農業方面的博士都不差,甚至於還要更優秀一些。
畢竟他能看到更多的未來知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且七一年就跟教授一起搞研究了。
但正因如此,讓他有些迷茫,迷茫於自己到底要不要參加這次高考,參加高考然後再去念四年書的話,感覺好像還挺浪費時間,可不參加高考又沒大學文憑,他姐以前經常說文憑的重要性。
有關於這方面的迷惑,不僅是他。
很多他的同齡人,比他小點的,或者說比他大一點的高中生,其實都有。
當然了,只局限於高芸影響區。
因為只有高芸影響的範圍內,那些高中生以及高中畢業之後過來下鄉的知青們,才有機會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
雖然沒文憑,但確實有能力。
可正因如此,反倒讓他們糾結。
“參加吧,回頭都報我主持創辦的那個大學,考上之後,教你們的還是原來那些個教授老師,或者說現在項目的組長。你們具體什麼能力,他們心裏相當清楚,到時候讓他們給你們安排提前畢業,並繼續跟着他們搞項目就是了。
這樣也能有個大學文憑。
有文憑也能多些選擇。
對了,高考要用到的參考書之類我都給你準備好了,待會你帶一份回去。
剩下的我會送到各大圖書館裏。”
人是會變的,最開始高芸也沒想到自己能把事業搞這麼大,更沒想到高太養能這麼刻苦努力,但既然孩子願意上進,高芸她也沒有拖人後腿的道理啊!
文憑這玩意有肯定比沒有的強。
所以當然還是以鼓勵為主。
說完還特地轉身去邊上的書房,拿了套教輔書出來,就是後來據說很多考題,或者說考試內容都出自這套書上的那一套,這套教輔書高芸特地印刷了上萬份,準備回頭放到本地各大圖書館。
現有高中也可以分一些。
至於能不能學會,能不能學透,能不能靈活運用,高芸就管不了了,她做的這些事已經讓本地人領先了一大步。
“完了,姐,還有數理化!
我都好多年沒碰過了,看來必須抓緊時間複習了,我就不廢話先走了。”
看着高芸拿出來的那套書,特別是擺在最上面的《數理化自學叢書》,高天養頓時就又回想起了當年被數理化支配的恐懼。同時瞬間反應過來,他此時的農學專業知識,特別是對大豆方面的研究,可能確實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數理化的話,恐怕就真的不好說了。
本來成績就不怎麼樣。
如今還有五六年沒碰過了。
想也知道,肯定得花大力氣去複習這些,不然能不能考上是真不好說,回頭要是考不上的話,那才叫一個丟人。
說完高天養就吃力的抱上那堆書。
趕忙回去。
確實吃力,因為不提其他學科,光是數理化自學叢書,就有整整十七本。
其中物理四冊,化學四冊,代數四冊,立體幾何一冊,三角一冊,平面幾何兩冊,平面解析幾何一冊,而且裏面還沒未來教材那麼多廢話,都是乾貨。
加上其他的,總計近五十本書。
能不吃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