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攤牌
前兩天,戚霆驍在她院子裏寸步不離,這事不可能不傳開,既然大家都知道,為何譚家人卻不跟她提一個字呢?
原來他們把戚霆驍當作貼身侍衛看待了。
這麼一說,倒還真有幾分道理。
譚羨魚的臉色不由得變得微妙起來。
---
不久,蠻族的首領要進京的時刻來臨。
使者團隊遠在百里之外就開始頻繁往複於京城,確保時間精確無誤。
正值黃昏,夕陽如熔金般燦爛。
金色光芒鋪滿大地,為雄壯的城牆披上了一襲莊重的金裝,城牆上旗幟在夕陽餘暉中獵獵作響,更添一份壯麗。
文臣武將皆身着官服,匯聚於莊嚴宏大的金鑾殿中,戚霆驍與負責皇宮安全的左禁軍統帥分列帝王兩側,充當帝王的貼身護衛。
蠻族的首領呼衍灼身着禮服,緩緩步入殿堂。
呼衍灼看上去二十齣頭,十分年輕,身材魁梧,鼻樑高挺,眼神深邃,唇形薄削,透着一股不同於他們大昭男兒的英俊。
自他出現那刻起,金鑾殿內的視線便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他身上,既有好奇的審視,也不乏警覺的猜忌。
然而呼衍灼彷彿渾然不覺,他一步步邁向大殿中央,出人意料地跪倒在地,向帝王行了大昭之禮。
這場景實在讓人始料未及。
原以為這一位年輕蠻族首領會是心高氣傲的人物,卻不料他一開始就擺出如此謙卑的姿態。
“拜見大昭帝王陛下。”
呼衍灼講的一口的大昭語異常流暢。
“兩個月前,當使團抵達了戈壁時,我才得知父親在京都已有所安排,雖然對此我事先並不知情,但我在此仍願代父親向大昭帝王陛下致歉。”
言畢,呼衍灼竟行了磕頭大禮。
帝王微微眯起雙眼:“呼衍單于您的意思是,此事單于並不知曉?”
“不敢對陛下隱瞞,確是在兩個月前我才得知消息,”呼衍灼答道,“自父親去世后,我部落陷入內鬥,我僥倖得位,但這不過是近兩年的事。”
“這兩年,我一心撲在平定部落上,更不敢染指大昭京都之事,故而一直蒙在鼓裏。”
他這一番說辭誠懇且條理清晰。
帝王召見他本是為問責,而今他一來就又是跪又是磕頭,還將自己撇得乾淨,一時之間讓帝王難以發作。
見帝王沉默不語,呼衍灼又開口道:“尊敬的大昭帝王陛下,不知道我是否有幸,帶領我的部族能成為大昭的附屬國?”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金鑾殿內議論聲四起,帝王也微眯雙眼,陷入了沉思。
不過,無論對方懷有何種目的,收納蠻族為附屬國,於雙方都有益處。
“此事非同小可,單于是否考慮周全?”
“是的。”
帝王沉吟片刻,卻可沒有立刻答應:“單于長途跋涉,定是勞累,今晚宮中設宴洗塵,單于就先好好休整幾日再議此事吧。”
呼衍灼稍作停頓,隨後應道:“……遵命。”
群臣散去,對這一位首領的議論仍未停歇。
---
晚間為迎接呼衍灼,官員們再次聚集。
音樂與舞蹈交織,表面上一派和樂,但實際上,每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神經始終緊繃。
呼衍灼坐定,便舉杯向譚旭敬酒:“久聞譚大將軍英名,今日一見,確實名不虛傳,我敬您一杯。”
言罷,呼延灼一仰脖子,將杯中酒直接一飲而盡。
譚旭的面色霎時變得有些微妙。
小輩已然如此爽快,他自然不便矜持,於是也跟着舉杯,一飲而盡。
這一舉動,不僅讓譚旭面色微變,就連滿朝文武皆是神情各異。
呼延灼久仰譚旭大名?
可記憶中,呼延灼的父親,分明是喪命於譚旭之手啊?
從呼延灼的表情中,找不出絲毫異常,彷彿事情就這麼簡單。
這位首領,該不會是過於孝順,以至於忘卻舊仇了吧?
或者,這位意外坐上首領寶座的人物,心裏另有所圖?
眾人各有心思,面上卻依舊保持着宴席的熱烈氣氛。
三巡酒過,賓客散盡,譚旭父子與戚霆驍一同返回將軍府。
途中,譚旭不時側目,偷偷打量戚霆驍。
這小子,如今真是半點也都不遮掩了?
譚旭心中雖有疑慮,卻也只是默默觀察,並未言語。
老夫人已告知他譚羨魚的心意,女兒鍾情,做父親的自然樂見其成,不如就此裝聾作啞。
不,如今這情勢,或許兩耳不聞窗外事更為合適。
一行人回到將軍府,見戚霆驍回了前院,譚旭這才對他多了幾分滿意。
還算這小子識趣。
宴席上,譚家的父子三人飲酒不少,雖未醉倒,卻也疲憊不堪,歸家后不久便沉沉睡去。
戚霆驍一直伴在皇帝身側,滴酒未沾,夜深人靜之時,他悄悄步入後院。
譚羨魚的院內漆黑一片,分明已安然入睡。
戚霆驍剛踏入院門,一道黑影忽現,一名暗衛恭敬行禮,低聲道:“主人吩咐,廚房裏留了飯菜,請公子自取,莫要驚擾他人。”
言畢,暗衛隱入夜色之中。
戚霆驍心頭一暖,腳步也輕快了幾分,直奔廚房便找到了譚羨魚為他準備的夜宵。
飯菜溫熱,但更暖的是心中的那份關懷。
戚霆驍用畢晚餐,才緩緩步入房內。
夜已深,譚羨魚沉睡正酣,他輕褪外衣,隨即小心地將她摟入懷中。
儘管動作輕柔,仍驚擾了夢中的譚羨魚:“……你回來啦?”
她語聲朦朧,卻透出一股說不清的柔情蜜意。
戚霆驍輕應一聲,輕吻她的臉頰:“睡吧。”
---
好不容易來到京城,鴻臚寺當然要陪呼延灼好好遊覽一番,賞盡京都繁華。
行程早已規劃周詳,一切順利,未出半點差池。
呼延灼對這與草原截然不同的景緻讚嘆不已,處處好奇,逢物必問。
鴻臚寺的眾人表面耐心,私下卻免不了議論,這草原部族的首領,怎如同初見世面的鄉巴佬一般。
鴻臚寺領着呼延灼遊歷,皇帝也沒有閑着,召集群臣商討部族歸順事宜。
“部族戰鬥力強大,如今主動歸順,實乃大喜。陛下為何還猶豫?”
“陛下不即刻允諾,正是明智之舉。誰能保證部族不是表面歸順,暗中另有所圖?依臣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