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離去之相

第224章 離去之相

楊真真在皇帝的身邊見到了休之和尚。

皇帝正在和休之講經談法,皇帝因為崇佛,對佛法也有研究。

只見皇帝與休之和尚相對而坐,神情專註,言語之間滿是對佛法的感悟與思索。

楊真真不知道皇帝的談經說法在休之、泉印的眼裏是什麼,只是自己覺得皇帝悟得比較表面,還處在背誦經文階段。

跟梁傑學四書五經的水平差不多。

不覺自嘲:自己一篇經文都沒讀過,還在這裏嫌棄會背經文的人,實在是有些可笑。

就走過去和休之和尚見禮。

二十七歲的休之和尚膚色微黑,眼睛深邃,高鼻闊唇,一身沉穩內斂的氣質。一襲灰白僧袍,恰到好處地襯托出他修長的身形,更添幾分儒雅之態。休之合十:“貧僧已在覺羅寺盤庚數日,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大師傅的豐功偉績,大師傅的善舉與慈悲之行,如同一盞明燈照亮貧僧的心靈,貧僧感動不已。”

楊真真回禮道:“讓大師見笑了,貧尼只是機緣巧合遇到了,就做了應該做的事。在座的每一位遇到那種情況都不會袖手旁觀。”

她的聲音輕柔而堅定,在座的人聽着都肅然起敬。

皇上微微頷首,眼神中滿是讚賞:“大師傅乃是朕親封的大業仙師,年紀雖輕,智慧非凡。覺羅寺是朕親封的皇家寺院,地位尊崇,佛光普照。今日幾位大師同台弘法,是朕之福,廣大信眾之福。”

泉印就道:“時辰差不多了,還請陛下和各位大人為覺羅寺剪綵。”

皇帝起身,帶頭大步而出。

山門前,已經聚集了三百多名百姓和僧眾。

皇帝朗聲道:“年初覺羅寺遭遇特大洪水,寺廟被淹,沿途百姓流離失所,家園盡毀,讓人痛心疾首。幸有大師傅殫精竭慮,為民解憂;百姓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覺羅寺僧眾心懷蒼生,排憂解難。更有那五百羅漢,佛法普世,慈悲為懷,以身作筏,救民於水火之中。"

“水災一難,既是災害,也是機遇,既是磨練,也是新生,考驗的是大眾的意志與信念,大眾需深刻認識到佛法的力量,團結的力量。”

“特別令人敬佩的是,在耗資巨大的重建工程面前,覺羅寺展現出非凡的氣節與擔當。他們沒有伸手向朝廷要錢,向官府要錢,而是憑藉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意志,想方設法自籌資金,完美實現了重建目標。”

“在這裏,朕代表朝廷,感謝大師傅危難之時的振臂高呼,感謝泉印法師等覺羅寺僧眾的犧牲配合,感謝百姓的理解支持,感謝陳婉秋、吳靜文、商啟東等一百三十二名善士的慷慨解囊。”

皇帝向下面的百姓和僧眾拱手致謝。

今天來的百姓都穿着新棉衣,僧人都穿着新僧袍,皇帝看着眾人煥然一新的模樣,心中感慨,覺得還可以講點什麼。

又道:“朝廷每天都想着百姓,已經推出了寒衣計劃、識字計劃、開荒計劃,下一步推出的是斗米計劃,讓百姓每戶每人在年前都能領到兩斗米,過一個吃得飽穿得暖的好年。”

皇帝的話語擲地有聲,滿是對百姓的關愛與承諾。百姓們聽着皇帝的承諾,眼中閃爍着感動的淚花,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覺羅寺僧人們雙手合十,默默為皇帝的仁德與慈悲誦經祈福。

楊真真嘆息:小郭是個好皇帝,講得很誠懇啊,拋開前世的小恩怨,我也很愛戴他。

皇帝演講完畢后,就宣佈重建后的覺羅寺正式問世。

眾人跪倒,山呼萬歲,又齊念阿彌陀佛。

……

皇帝剪綵完畢離開后,失蹤了一個時辰的了無大師和江尚書終於出現了。

了無大師在山門接到皇上一行,陪着參觀大殿、竹林和羅漢堂后,就拉着江尚書去下棋了。江尚書,是了無在大業的唯一對手,雲遊久了,手心很癢,好在後來認識了休之和尚,才得以再次過癮。

當下就問眾人,大師傅呢?

就有人說,大師傅在陳老夫人那邊。

了無就問陳老夫人是不是功德碑排名第一的陳婉秋。

說是,了無就說要去拜見一下陳老夫人,她是這覺羅寺的第一善士。

小僧人就把了無大師和江尚書帶到陳家那邊。

楊真真扭過頭來,正好就看見了無大師大踏步過來。

忙回身行禮:“貧尼見過大師!”

了無當即就愣在了原地。

他緊緊地盯着楊真真的面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不安。

大師傅眉心這相,分明是離去之相。

雖知曉大師傅身負改天之命,有着非凡的使命與能力,然而,她畢竟才二十歲,如此年輕的生命,再是急流勇退也不該這般早啊。

還有皇上。

皇上的命相和大師傅是緊緊相連的。

了無大師的心中充滿了疑惑與擔憂,他不知道這預示着什麼,也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怎樣的變故。但他明白,此刻的他必須保持冷靜,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江尚書何等聰慧之人,看到了無腳步一滯后緊盯大師傅,就明白了無是看出了什麼。

看出了什麼呢?

大師傅一切如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哦豁,穿成尼姑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哦豁,穿成尼姑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4章 離去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