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制酒工藝

第120章 制酒工藝

送走梁家,楊真真拆開楊縣令的信,厚厚幾頁,介紹了商業街工程進度,說已經基本完工了,主街正在挖下水道和護街渠,挖好就可以鋪青石板了。

竹器坊已開始招人,桃花釀酒坊基本完工,引了桃仙山清泉到酒坊,目前正在桃仙山挖一個窖洞。

學校早已完工,縣學已聘好各級教諭。

信中並未催促,只提到秦氏和孩子,說孩子整天咿咿呀呀在想妙真姨,秦氏已為大師傅綉好兩個財神荷包……

楊真真估摸着,差不多一個周后商業街就可以完工。

突然想起,商業街酒坊釀酒是要做蒸餾酒的,酒麴、蒸餾、窖藏都需要周期。

原以為自己一個月就能回大同,可以親自指導釀酒,現在看來,只能文字指導了。

其實要相信古代的匠人,他們的創造力一點不比前世的人差。

楊真真開始回憶酒麴的製作方法,好在她前世就是全公司記性最好的那個存在,只要培訓過的,她基本不會搞忘。

她以前經常給下面員工說:“不是你們真真姐記性好,是真真姐凡事都用心用腦。”

她一直認為,記性好由百分之十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的用心組成,不然怎麼解釋有的人在記某些事情時特別清楚,在某些事情上又顯得很粗心。其實就是選擇性地用心了。

酒麴在夏天製作最好,但她夏天的每一天都很忙,直到秋天才想起這個事情。

唉,到了古代,記性也變差了。

楊真真嘆氣不已。

趁着還沒冷還找得到幾樣植物,酒坊得先把酒麴做好。

當下在紙上寫下:

酒麴配方:夏秋辣蓼草嫩葉、馬鞭草、山薄荷、桂葉、淡竹葉、桃樹葉、柑橘樹葉加米。其中比例為辣蓼草一斤,余皆半兩,和十三斤大米混合搗碎,適當加水,揉捏成為食指大小球狀小丸子。

簸箕內墊一層干稻草,將小丸子置於簸箕內排放整齊,上覆干稻草和棉布放在陰涼乾燥處,二至三天後觀察是否長出細長的白色絨毛,當絨毛長至兩個銅錢的厚度時,立刻放到太陽下面暴晒五至十天,若無太陽,放火上烘乾,待徹底干透,放密封器物里待用。

接下來寫蒸餾法:

大米、糯米、小麥、蕎麥、高粱浸泡一日後混合在一起,放大火上蒸。

五種糧食的比例高梁為一,余者減半。蒸熟后倒在乾淨的簸箕上,晾至不燙手之時,拌入研碎的酒麴。酒麴放置的比例為一百斤糧食三十個酒麴丸子。拌勻,攤平放在避光處風乾,裝入大缸,密閉發酵二十個時辰,以氣味發酸為好。

將發酵好的糧食放入大鍋中,蓋上蓋子,下面放水,上大火蒸一個時辰改為小火慢蒸。大鍋側面須有一出氣口,出氣口冒出的蒸汽就是我們要收集的酒精。將酒精兌入桃仙山頂的泉水,就是貧尼說的白酒。

切記,最初的蒸汽和最後的蒸汽都不要,只要中間時間段的蒸汽。

白酒兌好后,裝入瓷罐,完全密閉藏於地窖。窖藏時間越長越好。

吹乾墨,楊真真把信折好。

她沒寫桃花,是因為桃花酒只有春天才能釀造;沒寫勾兌比例,是因為酒坊的老工匠比她更懂;沒寫如何收集蒸汽,是她暫時沒想出法子,她相信工匠們能想出來。

信裝好后,立刻讓趙姐交到驛館,多交了銀子走加急。

信是寄給楊縣令的,寫的是楊縣令收轉酒坊陳二爺陳三爺。

……

卻說梁家幾人從金枝巷出來回到客棧,對着那送不出去的一千兩銀票自是感慨。

昨日的鄉下小尼姑,如今是太后皇上面前說得上話的大師傅,所幸當時自家對大師傅沒有怠慢。

怎麼會怠慢呢,大師傅本就是梁傑的救命恩人。

沒想到梁傑的一場病,結下了如此宏大的一個善緣。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老太爺又忍不住流淚了,這已經是他接到報信后流下的第九批次眼淚。

梁傑懂事地為祖父拭淚,輕聲勸道:“祖父莫哭,孫兒一定珍惜妙真姨給孫兒的機會,到了宮裏好好陪伴大皇子,聽太傅的話,認真讀書,一定不讓祖父和爹娘擔心。”

老太爺的淚流得更快速了。

梁老爺和曾氏都抹開了眼淚。

叮囑的話都卡在了喉嚨里。

這孩子,窩心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哦豁,穿成尼姑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哦豁,穿成尼姑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0章 制酒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