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各自準備
二月中旬,王倫通過樞密院下發了軍令調動,岳飛領兵前往燕山府,韓世忠領兵前往雁門府。
這樣一來,燕山三府,就以林沖為總指揮,手下四名副將,分別是岳飛、呼延灼、武松以及張覺。
雁門府河東行省方向,則以韓世忠為總指揮,秦明、張清為副將,王稟為副指揮,鈕文忠、廣惠大師、雷橫為後援。
河北行省真定府方向,則是盧俊義為總指揮,關勝、花榮為副將,郝思文則領唐斌、楊志等,隨時支援。
對於完顏吳乞買而言,發動南下入侵的戰爭,既可以搶掠更多的人口、財富,又可以轉移國內矛盾,讓心有非常想法的兒子、侄子、弟弟們轉移注意力,簡直是一舉多得。
而對於王倫來說,發動北伐戰爭,以軍事上的勝利來壓制國內前宋殘留的大量守舊派勢力,完成對前宋諸多守舊思想的改造,並梳理中原與東北的地域關係,同樣勢在必行。
這是一場命中注定的、為搶奪東北亞乃至東亞霸主地位的、不以最高統治者意志所轉移的戰爭。
事實上新漢朝與金國的邊地戰鬥,從燕山三府被贖買回來后就一直存在着。昌黎府方向反而是最安寧的,不管是吳乞買還是王倫,都很清楚互市對本國是有利的,所以在這裏雙方軍隊都很克制。
但河北行省西面,金兵對漢地的侵擾從來沒有停止過,花榮在范陽府的巡邏與小規模的戰鬥,只是邊境日常的一個縮影。
河東行省方向,雁門關外,漢兵的巡邏隊、斥候們與金兵的遭遇戰、伏擊戰也從未停止過。
新漢朝與金國畢竟只發生過一次史文恭主導的千人規模的戰鬥,漢兵對西夏取得的戰果,在金國看來不值一提,畢竟連前宋都能夠跟西夏打得有來有回,西夏的實力就擺在那裏,新漢朝不過延續了前宋與西夏百餘年的戰爭過程而已。
由於前宋兩次北伐的醜陋表現,讓原遼國南京道的漢人官員對新漢朝同樣不看在眼裏,總不能皇帝從趙佶換了王倫,中原就變了天?
這樣對中原王朝輕視的心態,同樣體現在了金國領兵的貴族和將領身上。
比如駐守雲州大同府的完顏宗翰,他數次上表,表示漢朝在雁門關外持續派出斥候活動,漢人肆意毀壞盟約,請求攻打太原府。
這上表就很不要臉了,吳用雖然離開了河東行省,雁門關由秦明駐守,但秦明打仗莽撞歸莽撞,大事上還是能夠剋制的。若非金兵時不時衝到長城附近,做出各種挑釁,他也不至於派出小股精銳騎兵,由夜不收領隊,專門埋伏金兵巡邏隊的。
於是新漢朝與金國的邊境守將們,都不約而同地上表各自的朝廷,期望給對手來一次大的。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古聖賢誠不欺我也!”
面對許貫忠,王倫發出了感嘆,因為東京城又收到了燕山府六百里加急的情報,金兵在邊境又鬧事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耶律延禧被完顏婁室送往上京道,金兵押着遼帝,故意耀武揚威地從燕山府轄區的最北面,大張旗鼓地東行。
這意思再簡單不過,嘿,漢人,你們看,遼帝都被我大金勇士生擒了,你家漢帝,早晚也得去上京道旅遊!
聽聞皇帝被擒,耶律大石便暗中搞事情,煽動歸順新漢朝的契丹、奚人等,要奪回耶律延禧。
這件事迅速被偵騎司的虞侯們察覺,林沖將集結起來、情緒激動的契丹人等勸回,將耶律大石以及數名前遼國南京道投靠新漢朝的官員控制,便發急報詢問王倫該如何處置。
許貫忠便勸諫地說:“大石林牙不為我朝所用,不如殺之!”他與耶律大石見過面,很是惋惜這樣的大才,為什麼不是漢人。
一向被官員們認為殺伐果斷的王倫,卻再一次猶豫了起來。
他也覺得耶律大石是個人才,而且還是這個時代少有的全才,早在耶律大石被擒上梁山后,王倫有數次考慮過要將此人殺死。
但最終耶律大石還是留得性命,燕山三府能夠迅速穩定,耶律大石功不可沒,他在契丹、奚人中的名望很高,畢竟是契丹唯一一個進士,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
“調耶律大石入京,入禮部吧!其餘涉事官員,全部南調,不在本地為官!”
王倫決定還是先留耶律大石一命,日後新漢朝必然再度返回西域,說不定還有用得着耶律大石的時候,畢竟遼國西北招討司現在還存在着,金國也並未將勢力徹底延伸到西域方向。
林沖在燕山府的剋制讓對面的完顏宗望很失望,他可是暗中集結了三萬騎兵,只要漢兵敢衝出燕山府,攔截耶律延禧,勢必會陷入他設定好的埋伏圈中。
在岳飛、韓世忠領兵陸續前往二行省邊地時,尚書省也對燕山三府官員重新進行了一次調整,朝廷也再次申明了軍功授爵制度,以安撫北人。
隨着燕山三府再次安寧,王定六等人開始對淮南行省的漕運河道進行疏通清淤,趙不試與李光也南下,要着手修治淮水。
王倫卻對朝廷水師發佈了詔令,要求李俊從大越李朝、嶺南、福建等地,運送大量木材北上,阮小二、呼延慶等將領,則繼續選拔沿海漁民,對水師進行了再一次的擴充。
新漢朝的諸多舉動,被王氏高麗的商人、使者們迅速送到了吳乞買那裏,吳乞買也不以為意,中原王朝的水師能有什麼用,左右不過是要打高麗,關我大金國何事?
在他的印象里,隋煬帝發水師水路並進攻打高句麗,結果慘敗而歸。新漢朝若是學隋煬帝的老套路,他簡直要笑出聲來好不好?
於是吳乞買抓緊了南侵的諸多準備,甚至連發兵的借口都已經找好了,要討伐中原之不臣,正趙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