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香火戲
江南的本家也回來了。大爺爺的四個兒子在蘇州一帶做皮匠手藝,據說現在都發財了!四個伯伯提出,要在爺爺喪事期間,順便為大爺爺和大奶奶超度亡靈。今年正好是大爺爺和大奶奶去世六十周年!
雖說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但又都大同小異。比如紅白喜事中,老人歸天,是喪事當做喜事來操辦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尤其是歲數大的老人,除了“臨走”斷氣之時,親人有些不舍,之後便沒有太多的悲傷。該喝的酒照喝,不僅要喝酒,還要搭台,請戲班子唱戲,這種戲引江一帶過去叫香火戲。
香火神會舊時廣泛流行於江蘇省北部地區(長江以北)及鄰省安徽的天長、來安等縣,並隨船民、漁民流傳到江南太湖流域。現在在南通和金湖地區農村尚有活動,在大部分地區已絕跡。
舊時,引江一帶百姓有在廳堂陳放香櫃的習俗,香櫃是專門用來燒香敬神祭祖的。清代初期,原本祭祀酬神,擺案燒香火的風俗逐漸發展成為兼有表演娛樂的做香火會。如,祈求五穀豐登的“青苗會”,消災滅禍的“火星會”,捕撈豐收的“漁船會”,闔家安定的“太平會”。不過,主持這種活動的不是和尚和道士,而是民間的巫——香火。當他們的表演發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來演繹完整故事的時候,就成了戲劇——香火戲。
又因為用大鑼大鼓伴奏,當地人們又稱它為“大開口”,其劇目大多數是由神書改編,曲調有三四十種之多,乾隆、嘉慶年間,引江一帶建有三十多個專供演香火戲的萬年台。清末民初,香火戲班遍佈引江名鄉鎮,他們以家庭為單位,少則數人,多則十餘人,名居一方,範圍小則數村,大則數十村。活動地域北至高郵,東至泰州,西至儀征,南瀕長江。
引江的歷史沿革,文化傳承與揚州一脈相承,同一淵源。清代文人李斗在《揚州畫坊錄》中說:“郡城花部,皆系土人,謂之本地亂彈。”“本地亂彈為土班,不與外來各班並列。”土人指當地郊外農民,具體說來,即指引江一帶的農民。他們自發組建,自娛自樂的戲班,被稱之為土班。揚州著名學者在《鄉土文化拾萃》中寫道:“揚州香火戲的產生,來源於由來已久的香火設壇做會。而專操巫儺之業的世襲香火神壇遍佈江都農村,他們各有劃定的壇方,互不凌犯,世代相傳,源遠流長。據有些家譜可考的香火世家,可追溯到八至十代以上。”
舊時,香火會同民間道教有密切的關係,它吸收道教的某些科儀和宗教資料,比如做會迎請“三界”神的分法,大致就是按照道教神系天神、地祗、人鬼的分類劃定;以符籙驅邪、醫病與道教相同。在香火會迎請的神中也有佛教的神,如觀世音。但香火童子的活動與伙居道士和野和尚有嚴格分工:香火“做生不做死”,即為活人做會消災、祈福、延壽等;死人則由道士和和尚作道場、放焰口超度。
雖然引江一帶的戲劇源於過去的香火戲,不過現在已經演變得和過去的香火完全不同。過去的香火“做生不做死”,而現在則恰恰相反,只有老人歸天,人們才會請戲班唱戲。
喪事大操大辦,歷來被國人視為逝者兒孫滿堂的福氣與體面,也是下人盡孝心的具體表現。搭台唱戲,吹吹打打,辦喪事比結婚辦喜事還熱鬧。以至於現在人們辦喜事反而不敢請吹匠和戲班。如果有人結婚吹吹打打,不知道情況的一定會問:“誰家又死人啦?!”簡直是自討晦氣!
所以,在萍的家鄉,現在結婚反而沒有死人熱鬧。
現在的的戲劇已經淪落到和假道士、假和尚一樣。
(未完待續)
香火戲:古代儺戲的遺存
香火戲是古代“鄉人儺”之流亞,實為一種粗獷的歌舞和武術。揚州的香火戲就是古代的儺與巫。揚州民間有好祭祀的風習,所以巫和優常常合而為一。清人黃惺庵《望江南百調》詠道:“揚州好,古禮有鄉儺。面目喬裝神鬼態,衣裙跳唱女娘歌。逐疫竟如何?”所謂“面目喬裝神鬼態,衣裙跳唱女娘歌”,表明“鄉儺”的祭祀活動已具有戲曲化的特徵。自乾隆以來,揚州香火戲藝人一直在活動,並保持着巫和優的雙重身份。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記載,道光末年,揚州鹽商有家婢為魅所擾,設法驅之,皆不靈驗。於是有人獻計,用名優伶四人扮成王靈官、溫元帥、趙元壇、周將軍,環坐於婢床,從此魅不復至。
揚州香火戲劇目很多,其劇本稱為“神書”。《江流認母》是揚州香火戲神書《陳光蕊》中的一折,為清初在神壇傳唱的早期神書。關於唐僧,自元代開始,就有各種戲曲作品敷演其故事。其中不少篇幅寫唐僧出世,謂海洲陳光蕊攜妻殷氏,赴洪州知府任,為強人劉洪推落江中,其妻亦為霸佔。時殷氏已懷孕,後生一子,恐為劉洪所害,乃寫血書,將兒置木匣中,放於江面,任其漂流。後為金山寺丹霞(揚州香火戲為默法)長老收留,取名江流。
揚州香火神書《陳光蕊》的精彩之處,是《江流認母》一折,演玄奘尋母的故事,最能體現神書風格。例如,其中母子有一段對唱:
江流(唱):
小和尚命運乖舛生來受苦,
天地間竟無我容身之處。
剛生下娘將我裝進木匣,
留血書拋長江隨風漂浮。
幸遇上我師父大恩大德,
收留我在金山剃度為徒。
前日裏他說我有大仇要報,
速速去尋娘親莫再躊躇。
他要我跪坐在知府後院,
自有人開恩典指我迷途。
想不到剛坐下遇上施主,
你定能使江流合浦還珠。
(白)女施主!你是大善之人,看在佛祖面上,請你告訴我,我的母親在哪裏。我不能沒有母親,我要母親!母親!你在哪裏?我的母親!
殷鳳英(激動不已):啊!
(唱)聽得他口口聲聲喚母親,
叫得我殷鳳英如箭穿心。
抬起頭從頭到腳仔細看,
只見他五官端正眉目清。
前看看面貌宛如陳光蕊,
后看看身材恰似我夫君。
天哪天!
莫非是拋入江心的嬌兒今重見?
莫非是夢中了卻母子情?
殷鳳英一時茫時無主見,
只覺得眼前一片黑浮雲。
揚州香火戲雖屬民間宗教色彩的儺戲,其中也充滿了人情味。江流與母親之間的對唱,感人至深。
僮子戲戲曲劇種。
原系蘇北一帶巫師(當地稱“僮子”)迎神賽會稱之為做香火,為祈求祛病消災、風調雨順、吉慶豐收等。香火會上的舞蹈和說唱稱之為“僮子戲”也叫“香火戲”當時的香火戲較粗獷,最早由二人對唱,稱為“二可子”到三人同台稱為“三可子”。
清乾隆年間揚州曾有“僮子會”的組織。徽商們不斷來鹽阜一帶做鹽業,由此也把徽劇帶入了蘇北,因而出現了當地“香火戲”、“僮子戲”與徽劇同台演出,這種表演形式又被稱做“徽夾可”後來又出現“京夾可”。蘇北的地方戲先後吸收徽劇、京劇和花鼓戲舞台藝術,特別是伴奏形式及衣箱等,使形式和內容都逐漸發生變化,1930年前後發展成為戲曲。主要曲調為七字平調、十字調和鈴板調。傳統劇目有《陳英賣水》、《秦香蓮》等。解放後進行改革,積極反映現代生活。1958年定名“僮子戲”,后一度曾改名“通劇”。
香火戲戲曲劇種。
早在清代,蘇北民俗,有“青苗”、“火星”、“牛欄”等會社都用香火酬神還願,統稱“香火會”或稱做“香火”,主要為祈求人祛病消災、風調雨順、吉慶豐收等。做香火時演出的戲即稱“香火戲”,由僮子們演唱,所以又稱其為“僮子戲”。最早均為業餘演出,用大鑼大鼓伴奏,風格粗獷,由二人對唱,或三人同台,所以又稱做“二可子”,“三可子”。所以曾被稱為“大開口”。所演劇目系根據神書改編,有《魏徵斬龍》、《劉全進瓜》、《秦始皇趕山塞海》等。後來揚劇、淮劇成長發展,香火戲的劇目、表演、音樂均分別被吸收,成為其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