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我看起來像是那種殘暴的人嗎
崇禎十二年為己卯年,在崇禎皇帝的首肯之下,天下兵馬大元帥、冠軍侯張世康籌謀數月。
以京城為起點,以東緝事廠、錦衣衛、京營為班底,對東林黨人發起了清剿行動。
包括被罷免的官員在內,在京官員兩千兩百三十,一日夜時間內,共有一千四百餘官員被捕。
僅僅三天後的正月十八日,張世康以雷霆之勢,將一千四百餘犯官及其家屬盡數斬首。
這在整個大明歷史中,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史稱‘己卯之變’。
斬首行動一直持續到當日黃昏,整條長安街上都瀰漫著血腥味兒,承天門外的行刑場地,路邊彷彿被血清洗了一遍。
京郊外處置屍首的焚燒地揚起黑煙,久久不能平息。
張世康當晚並未回家,而是直接去了京城城防的軍營。
他身上沾染了太多血腥,只有軍營里可以鎮壓得住。
京城內雖然已經取消戒嚴,但官員府宅扎堆的區域仍舊是平民禁地,錦衣衛人員正在緊張的進行着一系列的抄家行動。
在京東林黨人盡皆被斬首的第二天,已經連續病了好幾天的崇禎皇帝,病突然好了。
並讓司禮監知會通政司和鴻臚寺,第二天正常早朝。
崇禎十二年正月十九早上,午門外。
張世康鮮少的沒有遲到,在天色將亮未亮時,抵達了午門外侯朝。
若是往常,在上早朝之前,午門外總能聚集數百上千位大臣。
即使朝中有規定,侯朝前不能大聲喧嘩,但近千人的聚集之下,午門外總是嗡嗡聲不斷,熱鬧的如同菜市場。
可是今天並未出現這種情況。
原本文官聚集的大片區域空蕩蕩的,只剩數十個文臣沉默的站在那裏,對張世康怒目而視。
即便經歷了大規模的清繳,但在京官員剩下的仍舊還有七八百。
按照規定,六品以下官員可以不上朝,而六品及六品以上在京官員必須上朝。
那數十個文臣,就是整個京城六品以上官員的倖存者。
他們已經得知了衍聖公一脈的遭遇,親身經歷了三天前的事變,也親眼看到了昨日對東林黨人血腥的屠戮。
他們中不少人對稅制改革持支持態度,認為這項國策如果真的可以施行,對國庫收入、對大明江山都是件大好事。
他們當然知道衍聖公帶頭阻撓國策是不對的,也知道那群東林黨人背地裏乾的勾當。
可這並不代表他們認同張世康的殘暴做法。
他們認為,張世康對衍聖公、對在京官員的大肆屠戮,是對大明禮法、大明律法的嚴重藐視,是對天下文人的羞辱,是對儒學根基的刨根破壞。
他們也知道張世康的背後,必然是當今天子的支持,也知道如果他們反對,面臨的後果很可能與那群東林黨人一樣。
作為清剿行動的倖存者,這部分倖存官員,多是各部的主事、給事中乃是御史,品級都不高。
可即便如此,他們所學的經義、肩上扛着的責任以及胸膛燃燒的文人傲氣,都不允許他們低頭。
他們誓要扞衛他們心中的道,如果要為心中的道義去赴死,他們大可以死給你看。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僅此而已。
與文官的倖存者整體爆發出的不滿相比,勛戚團體反倒顯得很安生。
只是這安生似乎並非來自沾沾自喜,而是慶幸、心虛和忐忑。
絕大部分勛戚都沒有料到,年紀輕輕的冠軍侯,行事竟然如此狠辣。
衍聖公世襲千年,說族滅就族滅。
東林黨人勢力龐大、盤根錯節,說清剿就清剿,即使知道會因此造成極大的動亂,可冠軍侯仍舊沒有絲毫的猶豫。
在此之前,如果說他們對張世康還只是混不吝的印象,認為這小子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是對自己勛戚身份的背叛。
可是如今他們才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
張世康倘若真的把他們這群人也當成敵人,或許三天前的清剿中,順手就能將他們一併殺掉。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他們之所以心虛和忐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次沒有,那下次呢?
他們倒是為了未來的海貿大計,與冠軍侯達成了基本的和解,可他們大多數人都還並未付諸行動,那真的好使嗎?
冠軍侯實在是太可怕、太殘暴了!
然而在場百官的各自心思,並未影響到張世康,實際上昨晚他睡得還挺香。
“早呀諸位。”張世康沖西寧侯宋裕德、泰寧侯陳延祚等人笑着打了個招呼。
二人趕緊露出個尷尬而不失禮的微笑拱手回禮,其他勛戚甚至不自覺的往後退了一步。
張世康環視了一下周圍的勛戚,覺得氣氛有些古怪,便道:
“諸位世叔、世伯這是咋了?何以都變得如此生分?”
陳延祚聞言大着膽子走到張世康跟前道:
“大侄子,你若要銀子,跟世叔說,府上倒是還有些,不夠的話,世叔賣田賣產業……”
“停停停,世叔到底咋了?”張世康打斷了陳延祚的話無奈道。
陳延祚也不生氣,他環視了一圈周圍的勛戚,周圍的勛戚趕緊點頭如搗蒜,陳延祚這才道:
“大侄子啊,你給咱個準話兒,前兩日那事兒,不能株連到大傢伙兒吧?”
這話一問出來,周圍的勛戚都全神貫注的豎起了耳朵。
張世康眨巴了一下眼睛,當即明白這群人的心思。
殺雞儆猴,雞殺了,這是把猴兒給嚇壞了呀。
“這是哪裏話!咱們可是一夥兒的呀!
我看起來像是那種殘暴的人嗎?”張世康不滿的道。
他突然覺得有點委屈。
聞聽此言,眾人心裏的石頭這才落了地,不過對於張世康的話辯白,這群人心裏大抵上都集體撇了撇嘴。
你動輒就殺人全家,還說你不殘暴,你騙鬼啊!鬼都不信。
不過得了張世康的痛快話,眾人大抵上心情都輕鬆了不少。
“那就好,那就好,大侄子說得對,咱們打斷骨頭連着筋,咱們是一夥兒的呀!
日後咱們同舟共濟,大侄子說幹嘛,咱們就幹嘛。
大傢伙兒說對不對呀?”陳延祚說罷扭頭看向周圍的同僚。
“啊對對對。”
有了衍聖公和東林黨人的前車之鑒,在場的勛戚少有的意見一致。
不遠處的文官們見狀,多是橫眉冷對。
這時,鴻臚寺官自午門走出,高唱上朝。
文武大臣各自整理衣冠,自左右掖門奔着皇極殿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