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最霸氣的宣言6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大明宮。
“這兩晉也算是遺臭萬年了。歷史從來都是有記憶的。”
魏徵嘆了一口氣,看向李世民后說道。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日後,玄成當為朕之鏡,替朕辨明是非。”
魏徵聞言大為感動,跪伏於地,高呼萬歲。
眾臣皆為李世民之胸懷所感。有主如此,何愁天下不興,遂齊齊拜服。
大宋時空節點。
開封府垂拱殿。
趙匡胤剛剛將一眾大臣的悲傷的情緒轉化為悲憤的動力。
卻不想高粱河車神一出,直接又讓群臣破防。
群臣環目相顧,皆是竊竊私語。
趙匡胤本來就黝黑的臉此刻可能比後世包拯的臉都黑。
“高粱河車神?”
“大宋的轉折只因一次飆車?”
“何為飆車?”
結合整句話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了高粱河車神乃是後世哪位趙官家。
高粱河應該是個地名。
車可能是馬車,飆車是像風暴一樣的駕車?
大宋的轉折是暗指輸了一場戰爭?
在一次發生於高粱河這個地方的戰爭中,有位後世的趙官家像風暴一樣駕車?
評論說高粱河車神沒有少帝的骨氣,那就是高粱河車神駕車逃跑了?
畫面太美。。。一干大臣不敢再繼續猜測下去了。
旁邊聽着群臣猜測的趙匡胤再也忍受不住了。
好不容易凝結起的一點心氣瞬間就被高粱河車神給攆散,趙匡胤怒不可遏。
“大宋的臉面都丟光了。”
他此時憤怒的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獨獨沒想到他的好弟弟趙光義。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朱元璋樂呵呵的看着天幕的評論。
“楊廣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高粱河車神。”
“大晉雖遠必投。”
“大清雖遠必賠。”
“爹爹,如此沒有骨氣的大清怎會取代咱大明?”
朱元璋收起笑容,雙目緊閉,嘆了一口氣說道:
“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會有一個強盛到衰弱的過程。沒有哪個王朝能一直強大,強如漢,盛如唐都沒能走出這個規律,咱大明同如此。”
朱標聽完若有所思的點頭。
“標兒啊,要想成為一個好皇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內安民,外禦敵,做好這兩點才能算一個合格的皇帝。”
朱元璋的手指向天幕。
朱標看向天幕,口中念出朱元璋所指的評論:“君王的使命便是統一華夏,驅逐胡虜。”
“看看這條後世之人的評論,歷史上有幾個皇帝做到了?”
“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應該算吧。”
朱標屈着手指一一道出。
朱元璋點點頭道:“嬴政雖然殘暴,但也確實做到了這兩點。”
“隋文帝則是撿了個江山,勉強算他一個。而趙匡胤,未能竟全功,算他半個。”
“前朝的忽必烈也算上一個。現在,你說說,這麼多朝代,這麼多皇帝,才這麼幾個人做到了,你說難不難?”
朱標聽完,細細一想,總共也就六個半,還真是不容易。
隨後哈哈一笑又道:“孩兒忘了,爹爹也算一個。”
朱元璋也跟着哈哈一笑:“還早着呢,統一咱做到了,驅逐胡虜還差着呢。”
此時他內心想到了正準備出發北伐的三路大軍。此次北伐,務必徹底消滅北元。
他卻不知,這次北伐將以失敗而告終。
天幕上的評論繼續往上滑動。
朱元璋突然愣住了,眼睛瞪的銅鈴大。不自禁的一把攥住了朱標的手,緊緊的握住。
最有骨氣的王朝,四代明君。此刻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他的家人,他的好兒子,好孫子。
“快給我傳御醫,給太子及皇孫好好檢查,若有差池,我砍了他。”
此時朱標同樣看到了短命二字,內心升起了一陣陣的惶恐。在被朱元璋握住之後才漸漸安下心來。
大清時空節點。
北京紫禁城。
午後蟬鳴初起,綠樹成蔭,奼紫嫣紅的御花園內不覺一絲燥熱。
十全老人坐於亭台上飲酒觀看天幕,和珅躬身站立旁邊,一群包衣奴才在亭外候着聽宣。
“這就沒了?我大清的宣言呢?朕當初統一準葛爾,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難道不配有宣言?”
將酒杯摔在桌上,十全老人氣憤的質問道。
“主子息怒,這天幕指不定是哪個眼瞎之人所為,他們哪懂主子的潑天之功。”
“後世也該和咱一樣,有眼瞎的,就有明眼人,這明眼人知道的話肯定會為主子、為我大清鳴不平的。”
和珅擦着額頭的冷汗,腆着阿諛的笑容湊上前,將酒杯扶正,再滿上一杯。
冷哼一聲后,端起和珅剛滿的酒水一口乾下。
看得出來,十全老人此時很是氣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時,天幕評論出來了。
“大清雖遠必賠?”
“大清亡國的時候喜大普奔?”
“奴於清?”
評論一出,十全老人一口氣差點沒背過去。
而和珅卻是希望自己一口氣背過去,暈在此地。
“我大清赫赫威名,八旗子弟無往不利,戰無不勝,怎會要賠款,最後怎會滅亡了?”
“滅亡之時全國人民還普天同慶,奔走相告?”
十全老人努力控制着顫抖的手終於將酒杯摔在了涼亭中。
大清時空節點。
北京紫禁城。
乾清宮大殿前,慈禧端坐在金絲楠木製作的軟榻之上,身邊候着李蓮英和兩個宮娥。
慈禧正在怒噴,兩名朝廷大臣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頭。
“朝廷養你等奴才有何用,這些個條約簽訂弄得人盡皆知。”
“賤民就不該讀些亂七八糟的書,整天不思報國,宣揚無君無父的思想,讓朝廷顏面盡失。”
“皇帝,你要儘快督促各地總督,這幫革命黨人要加大清剿力度,寧殺錯,不放過。”
軟榻旁邊,光緒抬着頭,看着遠方的天幕,不與任何人做眼神接觸。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這弄出天幕之人也是無君無父之流,竟是如此詆毀我大清亡國,我看準是革命黨弄出來的把戲。”
“這幾日多派些軍勇巡邏,凡議論天幕者,全部捉拿下獄,堅決不能手軟。”
“嗻。奴才謹遵懿旨。”
兩名大臣這才松出一口氣,緩緩的退了下去。
慈禧猶不滿意,仍在自顧自的罵罵咧咧,罵聲回蕩在乾清宮久久沒有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