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問鼎藏器,待時而動

第70章 問鼎藏器,待時而動

在生活的廣袤畫卷中,存在着這樣一類人:他們恃才傲物、盛氣凌人,周身彷彿環繞着一股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氣息。這類人往往難以收穫圓滿的結局,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通常的確擁有超越常人的才華。或許在某一領域,他們展現出令人驚嘆的精湛技藝,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個關鍵的決策都盡顯專業與嫻熟;又或許他們天生具備獨特且卓越的天賦,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靈性光輝,使他們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但正是這份獨特的才華,讓他們的內心逐漸被自負填滿,進而常常變得目中無人、目空一切。

當你與他們對視時,能從他們的眼神中捕捉到對他人的輕蔑。在他們的認知里,周圍的人渺小如螻蟻,遠遠不及自己。他們彷彿站在自設的制高點上,傲慢地俯瞰眾生,卻渾然不知這種態度正悄然侵蝕着他們在人群中的形象。在人際交往中,他們那股傲氣會不自覺地散發出來,恰似一陣凜冽的寒風,令人感到不適甚至反感。

他們完全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廣播機,滔滔不絕地炫耀自己的才能。無論是在熱鬧的聚會還是嚴肅的討論中,他們都急於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對他人的想法和建議充耳不聞。這種行為模式導致他們很難構建起和諧的人脈關係網。在他們的世界裏,朋友寥寥無幾,因為他們的性格和態度猶如一道無形的屏障,將許多原本可以靠近的人拒之門外。他們宛如一座孤島,在孤獨的海洋中無奈地徘徊,四周是無盡的寂寞與冷落。

要知道,一個孤立無援的人,其事業之路註定崎嶇不平。事業的發展如同一場盛大的交響樂演奏,需要各種樂器的協作配合,需要團隊的齊心協力、朋友的熱情支持以及豐富的人脈資源助力。而那些傲慢的人,由於自身的傲慢,親手斬斷了這些寶貴的資源紐帶。一旦他們失去原有的權勢,陷入困境,就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當他們身處困境時,驚慌失措地環顧四周,悲哀地發現幾乎沒有人願意向他們伸出援手。因為在以往的相處中,他們沒有種下善緣,沒有積累人情,此時只能獨自承受困境帶來的痛苦和壓力,在絕望的深淵中掙扎。

張靈甫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國軍陣營中,他聲名赫赫,自幼就展現出聰穎的天資與過人的才華。在軍事理論這片廣闊的天地里,他如魚得水。那些古老的兵書彷彿是開啟他智慧之門的鑰匙,無論是晦澀難懂的古代兵法策略,還是日新月異的近現代軍事理念,他都能以驚人的速度理解並融入自己的思維體系。青年時期的張靈甫滿懷壯志投身軍旅,憑藉出色的軍事素養與頑強的戰鬥意志,很快在眾多軍人中嶄露頭角。

在戰場上,他如同一位冷靜的棋手,面對複雜多變的戰局,總能迅速而準確地分析局勢,制定出精妙絕倫的作戰計劃。經過一場場激烈的戰鬥,他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一枚枚沉甸甸的勳章和如潮水般的讚譽向他湧來。然而,這些榮譽在他內心深處埋下了傲慢的種子,這顆種子在不知不覺中生根發芽,逐漸改變了他。

隨着地位的不斷提升與權力的日益增大,張靈甫恃才傲物的性格越發明顯。在軍事會議上,當其他將領懷着忐忑與期待,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精心構思的作戰方案時,他常常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他微微皺眉,彷彿在質疑他人的智商;輕輕搖頭,那動作似乎在無聲地嘲笑別人的幼稚。他毫不留情地指出別人方案中的不足之處,甚至有時會用尖刻的語氣嘲諷他人,讓那些將領在眾人面前顏面盡失。

對待下屬,他嚴厲苛刻到近乎無情的地步,堅決要求士兵們對他的命令絕對服從,不容許有任何質疑與違背。在訓練場上,哪怕是士兵最微小的失誤,比如一個步伐的差錯或者一個動作的變形,都會引來他如雷霆般的嚴厲訓斥。他的訓斥聲在空氣中回蕩,讓士兵們在眾人或同情或幸災樂禍的目光注視下,顏面盡失。雖然這種嚴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隊的戰鬥力,但也讓士兵們對他心生畏懼與不滿。

在與友軍協同作戰中,他的孤傲自負成為合作的巨大阻礙。他固執地認為自己所率領的部隊是最為精銳的鋼鐵之師,自己精心構思的作戰方案是最為完美無缺的藝術品。在一次緊張而關鍵的聯合進攻行動中,友軍將領如同一位沉穩的舵手,根據複雜多變的戰場形勢,經過深思熟慮與反覆權衡,制定出詳細而周全的作戰計劃。在這個計劃中,各部隊都有明確的分工與各自肩負的重要任務。然而,張靈甫對這個凝聚着眾人智慧的計劃不以為然。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認為友軍的進攻節奏如同老牛拉破車般緩慢,這樣下去必然會錯失稍縱即逝的戰機。於是,他完全不顧友軍將領焦急的勸阻,毅然決然地擅自率領自己的部隊提前發動進攻。結果,雖然他的部隊在局部戰場上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戰果,但卻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導致友軍的側翼毫無防備地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之下。整個作戰行動就像一座原本穩定的大廈突然崩塌,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着時間的緩緩流逝,張靈甫在國軍內部的人際關係如同被蛀蟲侵蝕的樹木般,變得越來越緊張。其他將領對他傲慢的態度深感厭惡與不滿,像躲避瘟疫般逐漸與他疏遠。在那看不見硝煙的背後戰場,他們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對張靈甫的行為議論紛紛。那竊竊私語中充滿了對他的批評與指責,對他的評價也如滾雪球般越來越負面。而那些原本對他尊敬有加、視為榜樣的下屬們,在長期的壓抑與內心的不滿情緒的煎熬下,也開始對他產生抵觸情緒。他們在執行他那嚴厲的命令時,不再像以前那樣全力以赴、充滿激情,而是像應付差事般抱着一種敷衍的態度,彷彿在完成一件與自己無關緊要的任務。

在那決定命運的孟良崮戰役前夕,張靈甫的整編74師如同一隻陷入獵人陷阱的猛獸,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這片充滿危機的地區。這本是一場極其危險、如臨深淵的局面,但張靈甫那孤傲自負的性格卻依然如頑石般沒有絲毫改變。他像一位陷入瘋狂的賭徒,堅信自己的部隊有着如鋼鐵長城般強大的戰鬥力,堅信他們能夠在這困境中如勇士般殺出一條血路。當其他將領懷着擔憂與關切,苦口婆心地建議他及時撤退,與友軍會合以保存實力時,他卻帶着輕蔑的口吻不屑地說道:“我的部隊不需要逃跑,我們要在這裏與共軍決一死戰。”他對自己引以為傲的軍事才能有着近乎盲目的自信,天真地認為憑藉整編74師精良的裝備以及士兵們英勇善戰的士氣,完全可以抵禦解放軍如潮水般的進攻。

然而,他完全忽視了一個在戰爭中如同基石般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團結與協作的力量。此時的他,在國軍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中,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真心實意地伸出援手幫助他。當他那充滿焦急與期盼的求救信號像一隻只無力的飛鳥般飛向周邊友軍時,友軍們或是像狡猾的狐狸般拖延時間,或是像冷漠的旁觀者般敷衍了事。他們對張靈甫之前那一系列令人惱怒的所作所為記憶猶新,心中充滿怨恨。有的友軍將領甚至在私下裏咬牙切齒地說道:“讓他自己去承擔他傲慢的後果吧。”

在那充滿血腥與硝煙的孟良崮戰場上,解放軍的進攻如同狂風暴雨般越發猛烈。張靈甫的部隊雖然憑藉頑強的意志進行了殊死的抵抗,但在如孤島般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還是逐漸陷入絕境。士兵們的傷亡數字像失控的計數器般不斷增加,原本堆積如山的彈藥也開始像沙漏中的沙子般逐漸耗盡。而張靈甫此時依然像一隻被困在籠中的猛獸,在指揮部中瘋狂地咆哮着,揮舞着指揮棒,指揮着士兵們做着近乎絕望的最後掙扎。

在那戰鬥的最後階段,當死亡的陰影如烏雲般籠罩在頭頂,張靈甫那被傲慢蒙蔽許久的雙眼終於開始漸漸清醒。他那佈滿血絲的眼睛望着戰場上那一片慘不忍睹、如同末日景象般狼藉的景象,望着那些曾經鮮活如今卻冰冷地躺在地上的士兵,心中那長久被壓抑的悔恨與絕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開始後悔自己之前如毒瘤般的傲慢與自負,後悔沒有與友軍建立起如鋼鐵般堅固的良好關係。但此時,就像無情的沙漏中的沙子已經流盡,一切都已經太晚了。解放軍那如鐵桶般的包圍圈越來越小,他的命運已經如同被宣判的死囚般註定。

最終,孟良崮戰役以張靈甫悲慘的失敗與死亡而落下帷幕。他那曾經高傲揚起的頭顱如今低垂着,那僵硬的屍體在戰場上被發現,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他深深的悔恨與不甘。他的恃才傲物與孤傲自負使他從輝煌走向毀滅,成為歷史中令人嘆息的悲劇人物。

在人生中不乏這樣一類人,他們宛如舞台上渴望聚光燈的演員,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將自己哪怕僅有的一點點長處毫無保留地展現在眾人眼前,甚至不惜誇大其詞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鄰裏間的閑聊、職場的會議,還是各種社交場合的聚會,他們都像在喧囂的鬧市中竭力發出最響亮的聲音,唯恐天下人忽視他們自認為的“厲害”之處。

他們的內心彷彿被一種強烈的慾望所驅使,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如同一隻在雞群中突兀而立的鶴,散發出獨一無二的光彩,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們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往往添油加醋,把原本平凡的經歷描繪得波瀾壯闊,彷彿自己是一個歷經滄桑、成就斐然的英雄人物。他們可能會把一次簡單的工作成果吹噓成改變行業格局的壯舉,或者把一次偶然的成功誇大為自己天賦異稟的證明。

然而,他們全然不知,在他們如此竭力展現自我的過程中,正如同一隻盲目飛舞的飛蛾逐漸靠近熾熱的火焰,將自己一步步推向風口浪尖。他們這種過度張揚的行為,在旁人眼中漸漸變得刺眼和令人厭煩。那些原本可能對他們抱有好感或者願意與他們結交的人,也開始因為他們的炫耀和自負而逐漸疏遠。他們在不知不覺間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周圍的人對他們敬而遠之,不再願意與他們分享資源、提供幫助或者給予支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他們不懂得“藏”的智慧。這種智慧並非是讓人們壓抑自己的才華或者隱藏自己的真實本性,而是一種在適當的時候懂得收斂、懂得韜光養晦的人生策略。不懂得“藏”的人,就像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毫無防備地駕駛着一艘沒有船艙的船隻,隨時可能被無情的海浪吞沒。他們的未來充滿隱患,這些隱患就像潛伏在黑暗中的猛獸,隨時可能在他們最不經意的時候跳出來,給予致命一擊。

“謀盡藏巧,聰明不露”,這是一種深邃的智慧。真正聰明的人明白,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裏,過度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往往會引來他人的嫉妒和敵意。他們就像在一個高手如雲的棋局中,默默地觀察局勢的變化,而不是急於在一開始就將自己所有的棋路和策略暴露無遺。他們將自己的智慧巧妙地隱藏起來,如同一個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在關鍵時刻才使出令人驚嘆的絕技。這種藏巧的智慧讓他們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紛爭。

“得勢藏鋒,才華不逞”,這是一種寬廣的格局。當一個人在事業或者生活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擁有一定的權勢和地位時,往往容易變得驕傲自滿,急於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成功和才華。然而,那些具有大格局的人,在得勢之時,卻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將自己的才華如同寶劍入鞘一般隱藏起來。他們明白,一時的炫耀和張揚並不能帶來長久的榮耀,反而可能因為樹大招風而引來災禍。他們以一種謙遜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成就,繼續默默地努力和積累,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問鼎藏器,待時而動”,這是一種高遠的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像懷揣着夢想和抱負的旅行者,渴望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然而,真正有境界的人,不會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急於展示自己的全部實力。他們如同精心打磨武器的工匠,在漫長的歲月里不斷錘鍊自己的能力和素養,將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深藏於內心的寶庫之中。他們耐心地等待着最適合自己的時機,一旦時機來臨,便如同一顆劃破夜空的流星,以驚艷的方式展現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人生在世,“有所藏才能有所路”。這就像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行走,如果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行蹤,過於張揚地發出聲音或者留下明顯的痕迹,很可能會引來隱藏在暗處的危險。而當我們懂得了“藏”的藝術,就能在這片森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全通道,順利前行。“藏”是進士之法,它讓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能夠脫穎而出;“藏”是進階之道,它指引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個台階地向上攀登;“藏”更是破局之招,當我們陷入困境或者面臨複雜局面時,懂得“藏”的智慧能夠讓我們巧妙地化解危機,找到新的出路。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把自己的特長、優點都毫無保留地顯露出來,更不要陷入吹牛、炫耀的陷阱之中。我們要時刻銘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比我們更優秀、更有才華的人存在。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站在山頂時,其實在那遙遠的雲端之上,還有更高的山峰等待我們去攀登。這就如同《菜根譚》中充滿哲理的話語所闡述的:“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君子的心事,就像晴朗天空中的白日,澄澈而明亮,沒有任何隱瞞和虛偽,他們以真誠和善良對待他人,讓人能感受到內心的正直和坦蕩。然而,君子的才華,如同珍貴的珠玉被藏於匣中,他們不會輕易將才華展示在眾人面前,讓別人隨意窺探。他們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展現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為了一時的虛榮和炫耀過度地暴露自己。這種對才華的隱藏,不是怯懦或者自卑的表現,而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是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這也就是說,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對於自身的優勢,我們既要學會適時地“彰顯”,更要懂得巧妙地“隱匿”。諸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以及大辯若訥等說法,其實都是對這種高深智慧的凝練總結。要知道,驕傲是邁向成功道路上的大忌,誠如曾國藩所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適當地將自身的長處隱匿幾分,這恰恰是對自己進行保護的最有效方式。

從歷史沉澱下來的經驗教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聰明過度外顯的人往往德行淺薄,而才華過於橫溢的人福氣往往也比較淺。”通常情況下,越是那些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人,越容易給自己招惹意想不到的禍患。就拿大才子楊修來說,他為何最終慘死於曹操之手?還有大將軍韓信,他為何會被朝廷擒拿並殺害?個中緣由想必眾所周知。由此可見,保持謙遜退讓的態度,表面看起來似乎會讓自己遭受諸多損失,但實際上這是保護自身的絕佳之法。

《道德經》中有這樣的闡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還說“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以及“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就如同船帆只需揚起五分,船隻便能安穩航行;水只需注入五分,容器便能保持穩定;人越是能夠做到不展露鋒芒,在為人處世時就越是能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反之,若毫無顧忌地盡顯鋒芒,後續必將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隱患。而這種深沉厚重的懂得“藏”的品格,毋庸置疑,它是一個人在世間立足的最為關鍵的第一等素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堅強無邊第二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堅強無邊第二版
上一章下一章

第70章 問鼎藏器,待時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