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威脅和包衣起源
華妃再次詢問黃規全,“黃規全,此事可是要呈到皇上面前的,你可要實話實說,不然欺君之罪,本宮可救不了你。”
黃規全斬釘截鐵地回答,“娘娘,您就是給奴才一百個膽子,奴才也不敢跟您說謊啊!您吩咐奴才做的事情,奴才可是半點不敢大意,這件事兒奴才敢對天發誓!”
華妃滿意地點點頭,“好,本宮會讓周寧海輔助你,你把證據給本宮原原本本地呈上來,本宮要讓烏拉那拉氏死無葬身之地。”
黃規全聽了華妃的吩咐,心裏很是失落,華妃娘娘怎麼還盯着皇后不放呢,要是年大將軍成功了,還有皇后什麼事,但是華妃的吩咐又不得拖延,他利落地說,“娘娘您就瞧好吧!奴才一定把這件事兒給您辦得妥妥噹噹的。”
送走了黃規全,華妃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在屋子裏來回走動,只是一人計短兩人計長,華妃便對頌芝說,“你去啟祥宮將麗嬪叫過來,不,麗嬪就沒有腦子,若是讓她壞了本宮的大事可就不好了,你悄悄去把福子叫過來。”
頌芝猶豫,“娘娘,福常在可是宮女出身。”
宮女出身,那必然是包衣家的,華妃皺眉,“本宮記得,福子家並不算顯赫,跟頂尖兒的家族也沒什麼聯絡。”但華妃確實擔心福子反水,這件事倒是不好辦了。
直到此時,華妃才感覺自己手下的人過於稀少,遇到事情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真是急死她了。
頌芝想了想,“娘娘既然想用福常在,那就把她們家裏人都控制起來,有人質在手,料想福常在不敢背叛娘娘。”
華妃隔空用手點了點頌芝,“還是你這丫頭聰明,能解本宮的心急。”
頌芝笑着福了一禮,“能為娘娘分憂,是奴婢的榮幸。”
過了幾日,福子又一次來到了翊坤宮,只是這一次與以往不同,福子只覺得翊坤宮的宮人們都神態緊繃,像是在防備些什麼。
福子直覺不妙,可她也退無可退,進了翊坤宮她不一定會死,但拒絕了華妃福子一定會死。
福子深吸一口,踏進了翊坤宮主殿,如以往一樣,十分恭敬地給華妃請了安。
只是華妃這一次沒了以前的寬容,倒像是第一次見福子一樣,只是悠閑地品着茶,就是不叫福子起身。
哪怕福子心智過人,被華妃無緣無故這樣對待,也不由心神有些慌亂,她到底是哪裏讓華妃不高興了,是因為這些日子用雪團兒勾引皇上讓華妃不爽了,還是麗嬪告狀了。
華妃慢慢地喝了一盞茶,才看向福子,“起來吧!”
福子的小腿已經蹲得酸麻,但她面上依舊如常地起身,“謝娘娘。”
翊坤宮裏的炭火足,進了屋彷彿春日一般,華妃嫌熱,手裏還拿着一把扇,如今她手中把玩着扇子,好似無意地說,“本宮聽說,福常在家裏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福子臉色發白,華妃從不會提起無關緊要的事情,既然連福子家裏的情況都打聽清楚了,福子都不敢深想家裏人的安危。
華妃見福子嚇得小臉蒼白,漫不經心地說,“福常在不必驚慌,本宮還未曾對你家做些什麼。只是以後會不會,倒要看福常在你了。”
說完,頌芝端着托盤走到福子身邊,托盤裏是一對玉佩,那是福子用皇上賞賜的玉雕做的,給弟弟妹妹祈求平安的玉佩,玉佩上雕琢的是弟弟妹妹的生肖。
見到玉佩,福子徹底沒了僥倖,她決絕地說,“娘娘不妨直說,需要嬪妾做什麼。”哪怕是刺殺皇后,福子也認了。
華妃幽幽一嘆,“本宮無心為難福常在,只是需要福常在本宮一起查缺補漏罷了。”
然後,年世蘭得意洋洋地講述了自己的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帶着黃規全和他找到的證據,直接殺到養心殿,給皇上一個驚嚇,然後推薦自己哥哥進京救駕。
福子認真聽完,看着年世蘭臉龐上自得的微笑,只覺得眼前一黑,華妃是完全沒感覺到自己在玩火自焚是嗎?並且,心聲和黃規全同頻,你們年家兄妹想要謀反何必這麼委婉呢?什麼,你沒想謀反?那你為什麼要帶兵進京啊!什麼,你說你要救駕,我信不信不重要,你得看皇上信不信啊!
這是在自找死路啊!
華妃見福子滿臉的不贊同,不悅地說,“福常在好像不認同本宮的計劃啊?”
福子沒辦法認同,但無奈家裏人都握在華妃手裏,只能想辦法打消華妃的後半部分計劃,“嬪妾不如華妃娘娘深謀遠慮,只是這些年在宮中摸爬滾打,倒是有些拙見。”
華妃微微揚了揚下巴,示意福子繼續說下去。
福子為年世蘭講解起包衣的由來,“太宗入主中原,恐發生前明嘉靖皇帝壬寅宮變,所以便制定了包衣制度,上三旗的包衣專門服侍皇家,所以包衣家族也就在這紫禁城扎了根。”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一生都在求長生成仙,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常常煉丹服藥,當時最為流行的煉丹製藥之法是‘紅鉛’,即用處女月經和藥粉經過拌和、焙煉而成,據說這種丹藥能夠起到強身健體和增強性慾的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了煉製‘紅鉛’,為了保持所謂的月經的純凈,不允許被選中的宮女吃飯,只能吃桑葉、喝露水,而且還被使用催經的藥物。這些被選中的宮女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摧殘,還被經常逼迫服用催經的藥物,大多數人最終的結局就是流血不止而死。
有壓迫就有反抗,最終有一位忍無可忍的宮女,帶領着同樣不願再受苦的十五位宮女,刺殺嘉靖,她們用繩子想要勒死熟睡的嘉靖,可長期的身體虛弱最終讓嘉靖逃脫,這十六個可憐的女孩兒還是沒能如願。史稱‘壬寅宮變’。
這件事給了後來帝王們警醒,他們不會反思自己對待奴才們的態度,但會想辦法杜絕奴才們產生念頭。
明朝的宮女都是民間選來的,為了防止後宮干政,大字不識,更別談什麼忠君愛國,甚至宮女可能本身就是被家裏賣進宮的,更別說什麼擔心連累全家了。
皇太極直接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包衣家未必沒有能人,家裏的女兒同樣是知書達理、按大家閨秀的標準培養的,有親族門楣的拖累,哪裏需要擔心宮女們以下犯上呢?
只是凡事有利有弊,宮女們需要承擔的職責很多,比如皇子們的生理老師,也就是‘試婚格格’,都是好人家的女兒,誰甘心就這樣被錯拖到二十五歲?
再加上包衣本就是權貴中的最底層,想逆天改命是很多包衣家的信念,誰甘心自己做奴才,女兒還要進宮做奴才?但前朝能臣無數,包衣們出頭的機會太少,可後宮就不一樣了,皇帝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女人,但一定在乎自己的孩子。
這一點在康熙一朝體現得淋漓盡致,宜妃出身郭絡羅家,郭絡羅家是留守盛京的包衣,一聽留守盛京,就知道郭絡羅氏混得怎麼樣了,有能力的包衣都跟着去京城了,郭絡羅氏卻被留下,家世之低可想而知。
但郭絡羅氏出了宜妃這位寵妃,還有郭絡羅貴人,一共誕下了三子一女,從此郭絡羅氏飛黃騰達,供給皇城的山珍野味,只要是從東北過的,都姓郭絡羅了。
不止如此,康熙心疼兒子,所有包衣旗出身的宮妃,只要生育了皇子,便都抬了旗,連生育了有腳疾的七阿哥的生母成妃戴佳氏都抬了旗。
康熙後宮的榮妃、宜妃、惠妃、德妃、成妃、良妃、定妃,出身包衣的嬪妃數不勝數,有人成功帶着家族翻身,有人則被困死宮中寂寂無名。
可對於包衣們來說,只要一個女兒,只要這個女兒能給皇上生孩子,只要生下一個皇子,就能改變全家的命運,不需要兒郎們用自己的命去拼,多劃算的買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