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冬來剿匪重實務,兵馬錢糧點滴珠
高起潛,司禮監中罕見的軍事通才,因而常被皇命加身,執掌監軍之權,其身影頻繁穿梭于軍營之間。
然而,此人于軍中行事,跋扈之氣盡顯,每每戰功赫赫,卻總愛獨攬其功,彷彿那烽火連天的戰場,不過是他彰顯權勢的舞台。
正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所言:“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及至真刀真槍,需其挺身而出之時,他卻比狡兔脫兔更快三分,江湖人送其諢名——“疾風遁影”。
“明之童貫也”,崇禎皇帝朱由檢一針見血,將這等奸佞之輩的本質揭露無遺,言語間透露出對高起潛深深的厭惡與不屑。
更甚者,當國家面臨戰與和的艱難抉擇,高起潛非但未能挺身而出,反而察言觀色,一味迎合崇禎帝的消極避戰之心,間接導致了忠勇將領盧象升的悲壯隕落。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數萬精銳之師,亦隨之化為沙場之上的累累白骨,國之哀歌,響徹雲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曹化淳聞言,面色驟變,眸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輕聲問道:“皇爺之意,莫非是要棄高起潛於不顧?”
朱由檢目光如炬,冷冽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決:“成祖當年設立東廠,初衷在於明察秋毫,肅清文武百官中的貪腐姦邪。尤其是監軍一職,本應身先士卒,在軍中樹立典範,既監察武官之言行,又需傾力輔佐將領,共謀大明江山之穩固。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一場場勝利,理應由我輩將士用血與汗鑄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言罷,殿內氣氛凝重,彷彿連時間都為之停滯,只留下朱由檢那擲地有聲的話語,在空曠的殿堂中迴響,激勵着每一個在場之人,對過往之錯進行深刻的反思,對未來之路滿懷希望與決心。
夜色如墨,宮廷深處,燭光搖曳,映照出帝王朱由檢堅毅而深邃的輪廓。
他的話語,低沉而有力,彷彿能穿透夜色,直達人心最幽暗的角落:“現今這些軍中蛀蟲,所作所為,你比朕更為了如指掌,其劣跡斑斑,實乃國之大患。”
提及明朝監軍,那是一個時代特有的陰霾,其權力之廣,猶如後世國黨派駐軍中的利刃,卻又多了幾分不可一世的囂張。這二字,輕描淡寫間,卻重如千鈞,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曹化淳聞言,面色愈發凝重,他深知這不僅僅是詢問,更是信任與重託的考驗。他小心翼翼地試探道:“陛下之意,欲擇何人取而代之?此任非比尋常,需智勇雙全,方能服眾。”
朱由檢的目光如炬,直視曹化淳,語氣不容置疑:“此事,非你莫屬!朕欲遣你親赴前線,與各路大軍並肩作戰,更要與盧象升將軍緊密協作,共謀破敵之策。凡有所需,務必即刻上奏,朕自當全力支持!”
此言一出,曹化淳與王承恩不禁交換了一個震驚的眼神,心中驚濤駭浪。皇爺此舉,無疑是向天下宣告,與建奴之戰,勢在必行,且誓要一雪前恥,重振大明雄風!
“東廠之責,重於泰山,曹卿當知。至於那高起潛,既已淪為敵寇之鷹犬,便交由駱養性處置,以儆效尤。”朱由檢的話語,簡潔而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不容違抗的威嚴。
夜色依舊,但宮內的氣氛卻因這一番對話而悄然生變。
曹化淳與王承恩心中明了,這不僅僅是對他們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大明的考驗。他們深知,前路雖艱,但唯有勇往直前,方能不負皇恩,不負蒼生。
朱由檢的眸光微沉,再度輕啟薄唇,語中帶着幾分歷史的沉重與對未來的期許。
回溯往昔,東廠初立之時,其標榜為監察百官之利刃,職責單純而明晰,唯監察與緝捕二事耳。
所擒之人,依例需移交錦衣衛,以行審訊之責,二者相輔相成,一明一暗,共築大明之穩固基石。
然時過境遷,至明末亂世,權力之網悄然織變。
錦衣衛,昔日之威嚴象徵,竟漸漸淪為東廠之影,其審訊之權,亦被悄然侵蝕。
東廠之手,已能越俎代庖,自行審訊,更甚者,私設牢獄,將法度玩弄於股掌之間。
而那北鎮撫司,曾經的鐵面無私之地,如今卻形同虛設,成為了一段歷史的塵埃。
朱由檢之心,意在撥亂反正,重振朝綱。
他渴望東廠與錦衣衛能回歸其本真,各司其職,明暗交織,共築大明之銅牆鐵壁。
一者於暗處窺視,一者於明面執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爾等當銘記此心,勿使權柄旁落,法度廢弛。”朱由檢的話語,雖輕卻重,如晨鐘暮鼓,振聾發聵。
曹化淳聞言,身形微顫,心中暗自凜然。
他小心翼翼地頷首應承,言辭間滿是恭謹與決心:“奴婢謹遵聖諭,定當竭力以赴,不負陛下厚望。”
言罷,又是一番告退之禮,待得朱由檢輕輕頷首,方敢緩緩退出房門,心中卻已翻江倒海,誓要整頓乾坤,以報君恩。
曹化淳悄然離去的背影后,一縷似有若無的幽怨之音悄然響起,如同晨風中夾雜的一抹未散的夜色:“皇爺,晨光已破曉,早朝之期,近在咫尺矣。”
朱由檢聞言,方從沉思中抽離,目光溫柔地落在了依舊跪伏於地的王承恩身上。
那胖墩墩的身影,腹部圓潤得彷彿藏着世間所有的寬厚與忠誠,此刻卻因姿勢而顯得有些局促,平添了幾分令人忍俊不禁的憨態。
捕捉到話語間不經意間流露的委屈,朱由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輕輕踢了踢那圓滾滾的身軀,笑罵中帶着幾分寵溺:“你這憊懶的傢伙,早朝將至,怎還賴在地上不起?莫非是想讓朕親自扶你一把?”
自嘉靖帝以降,大明王朝的早朝制度,猶如被遺忘的明珠,漸漸蒙塵。
然至崇禎帝時,這古老的傳統卻如枯木逢春,重新煥發生機。
但此早朝,非彼早朝。它並非後世熒幕上那般,皇帝與群臣於金碧輝煌的宮殿內,正襟危坐,共商國是。
實則,除卻那些莊嚴的節氣慶典、登基大典、冊封儀式等,需於太和殿隆重舉行外,日常的早朝,更多了一份簡約與務實。
如此,既保留了皇權的威嚴與莊重,又不失靈活與效率,恰似大明王朝在風雨飄搖中,仍努力維持着那份不屈與堅韌。
晨光初破黎明紗,大明皇城的輪廓在薄霧中漸漸清晰,太和門,這座巍峨的皇宮正門,如同沉睡的巨龍,靜靜守候着即將喚醒它的莊嚴時刻。
此處,不僅是皇權的象徵,更是國家脈搏跳動的起點。
寅時未至,天際尚染着幾分夜色的幽藍,文武百官已如潮水般匯聚於太和門外,他們的身影在微弱的燭光與即將破曉的天光中交錯,形成一幅幅忠誠與期待的畫卷。
他們身着朝服,頭戴官帽,神色凝重而莊重,各自按照品階井然有序地排列兩側,靜候那至高無上的君主降臨,共同開啟這一日的國事商討。
隨着遠處鐘鼓樓悠揚而深沉的鐘鼓聲穿透薄霧,緩緩響起,宛如天地間最古老的呼喚,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也預告着新一日朝政的序幕即將拉開。
這一刻,時間彷彿凝固,所有的喧囂與雜念都在這莊重的氣氛中消散無蹤,只剩下群臣們輕微的呼吸與衣袂摩挲的細響,交織成一首無聲的序曲。
太和門內,龍椅之上,年輕的皇帝朱由檢端坐於御駕之中,眉宇間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沉穩與睿智。
他凝視着門外即將展開的景象,心中暗自思量着今日朝會的要點與策略,如何以智慧與決斷引領這個龐大帝國穩步前行。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一聲洪亮而堅定的聲音,如同晨鐘暮鼓,打破了門外的寧靜,也喚回了朱由檢的思緒。
這聲音中蘊含著臣子的忠誠與急切,預示着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討論即將在太和門下拉開帷幕。
於是,在這古老而神聖的太和門前,一場關於國家興衰、民生疾苦的朝會,伴隨着第一縷陽光的灑落,緩緩拉開了序幕。
他目光驟凝,眼前之人,竟是內閣之首、權傾一時的楊嗣昌。
此公於崇禎末年,在眾多輔弼之中,猶顯其非凡才幹,尤其在平息四海烽煙、鎮壓農民起義的征途上,更是運籌帷幄,提出了諸多獨到且成效顯着的方略。
其“四正六隅,十面埋伏”之剿匪奇策,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實乃一絕。
此策精妙之處在於,四正之地,陝西、河南、鳳陽、湖廣,乃叛軍活躍之心臟,楊嗣昌以攻為主,防為輔,巧妙佈局,猶如織就一張無形天網,靜待時機。而六隅之域,則反其道而行之,以守為攻,相輔相成,共築銅牆鐵壁。
夏日炎炎,秋風瑟瑟,四正之地,農軍或隱或現,楊嗣昌便在此等時節,密織防禦之網,靜待獵物入彀。
及至冬日嚴寒,春寒料峭之時,則調集重兵,猶如猛虎下山,對叛軍進行雷霆萬鈞之圍剿,其勢不可擋,戰績斐然。
此番景象,恍若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緩緩展開於讀者眼前,讓人不禁對這位智勇雙全的內閣首輔心生敬意,同時也為那段風起雲湧的時代感慨萬千。
在那烽火連天的歷史長河中,張獻忠被逼至絕境,無奈選擇了招安之途,而李自成更是英雄末路,麾下僅余孤勇十八騎,在蒼茫大地上艱難喘息。
這一切的背後,是朝廷“攘外必先安內”的沉重抉擇,是對北方強敵——建奴,一次次無奈的妥協與退讓。
時光流轉至崇禎十年的深秋,寒風瑟瑟,正是楊嗣昌精心佈下的剿匪大網即將收緊之際。面對滿清鐵騎又一次叩關而入,他心中權衡再三,終是傾向於議和之策。
在他看來,建奴之患,猶如草原上的狼群,雖兇猛卻難久留,一番劫掠后自會退去;而農民起義的烈火,卻如燎原之勢,直欲焚毀大明的根基,其威脅遠勝外患。
然而,楊嗣昌的深謀遠慮中,卻遺漏了一抹不容忽視的陰影。
大明帝國,此刻已如風中殘燭,內憂外患交織,農民軍如同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非一朝一夕所能根除。
至於建奴,雖暫時滿足於掠奪的戰果,但其野心如狼似虎,豈會滿足於一時的口腹之慾?
在這歷史的十字路口,楊嗣昌的選擇,既是無奈也是悲壯。
他試圖以一時的妥協換取片刻的安寧,卻不知,這安寧之下,暗流涌動,危機四伏。
而大明的命運,也在這一次次的抉擇與犧牲中,悄然滑向了不可逆轉的深淵。
然而年年這般,連河北、山東皆遭建奴所禍,大明何來錢糧以剿匪?江南?遠水難解近渴。
況且,建奴已然至眼皮底下為禍,豈能成乎?老虎不發威,汝等莫當我為病貓,決然不成!
“楊閣老,汝莫非又欲勸朕議和乎?”
門廊內朱由檢之聲平淡,喜怒難辨。
楊嗣昌肅然道:“陛下,建奴至此,無非欲求些錢糧,我等不若予之,當務之急,乃是乘冬日亂民流動不便之機,將其徹底剿滅!”
“欲攘外必先安內,中原群盜不平,國家根基則不穩,與建奴議和,不過權宜之策。”
“荒謬之論!”
黃道周,那位翰林侍講,言辭如鋒,瞬間劃破朝堂的寧靜,他怒目圓睜,斥道,“莫非你欲讓那皇太極在我大明疆土上橫行無忌,乃至拱手讓出關外、錦州之地?如此行徑,豈非自甘背負賣國之罵名,遺臭萬年?”
言者,黃道周,骨子裏流淌着不屈的主戰熱血,每一字一句皆擲地有聲。
面對這疾風驟雨般的質問,楊嗣昌神色不改,沉穩如山,他緩緩言道:“即便是強盛如漢唐,亦有和親之策,以緩兵之計保國祚安寧。
只要不屈膝稱臣,不納貢求和,我大明之天威,自當屹立不倒,震懾四方。”
他目光深邃,彷彿已窺見未來:“待國內匪患肅清,朝野安定,那區區建奴,不過蚍蜉撼樹,何足掛齒?”
黃道周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嘲諷之意溢於言表:“陛下已集天下精兵八路,誓守京師,若此刻輕易應允建奴之無理要求,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寒心,讓後世史書留笑柄?”
“戰爭之道,非空談所能定勝負,需實打實的兵馬錢糧。而今,冬日將至,剿匪之戰迫在眉睫,每一粒糧、每一名兵士皆需珍惜,方為上策。”
楊嗣昌的話語,字字珠璣,既顯其戰略眼光,又不失為臣之道,令在場眾人皆陷入沉思。
楊嗣昌心中暗自盤算,不願在此無謂爭執中過多糾纏,畢竟,於大是大非之間,他的立場本就難以穩固如磐石。
於是,他轉而以軍事家的冷靜與精準,剖析局勢:“即便戰端再起,亦不可傾盡舉國之力,兵貴精不貴多。
臣之意,仍是那番陳詞,唯有應允建奴所求,方能解此後顧之憂,使我等能專心致志,全力對付那四起的烽煙,護我大明江山無虞。”
細思之下,楊嗣昌之言亦非全無道理。從他那雙洞悉時局的眼中望去,農民起義的烈火,遠比那北疆建奴的侵擾更為猛烈,它直燒向大明的心臟地帶,動搖着皇權的根基。
世間之事,總有輕重之分,緩急之別。在他看來,建奴之患,不過是邊疆的一時風浪,相較於內亂的洶湧澎湃,自是顯得緩和了許多。
這番考量,既是對現實的深刻洞察,也是一位身負重任之臣,在亂世中力求平衡各方力量的智慧體現。
楊嗣昌的話語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每一字每一句都透着對時局的深刻剖析,令一旁的黃道周瞠目結舌,唇瓣微啟,卻終究未能吐露半句反駁。
非是他不願,實乃軍事之道,於他而言,猶如天書難解,無從置喙。
而朱由檢,這位身負後世智慧之魂的帝王,其心中自有丘壑,洞悉世事。
在他眼中,眼前的農民起義,猶如春日裏泛濫的洪水,雖可一時圍堵,卻難逃反覆之虞,單憑武力鎮壓,無異於與泥潭共舞,愈陷愈深。
他輕步自御駕而下,步伐沉穩,每一步都似踏在歷史的脈絡之上,直至楊嗣昌面前。
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着不容置疑的光芒,語氣中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堅決:“朕可允此和議,然,須得那皇太極親啟其口,方顯誠意。”
此言一出,空氣似乎都為之一凝,盡顯帝王之霸氣與智謀。
如此一番言語,不僅是對當前局勢的精準拿捏,更是對大明尊嚴的一次有力扞衛,讓在場眾人無不心生敬畏,暗自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