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太陽系內
在智能時代,形成新的分工之後。
整個人類社會可能都擺脫重複性的工作性質,而更多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這樣一個社會形態,
即便是其中絕大多數都無法真正意義做出太多開創性的工作,
更多只是維持人類這個種群的基數。
但同樣的,同樣在龐大的基數下,
毋庸置疑的,這樣的人類社會,在生產力的發展上,也有着更加強大的驅動力。
在工業規模在智能時代快速膨脹的同時,
整個人類社會的形態,也朝着新的模樣,這樣快速轉變着。
……
而遂古智能誕生,進入智能時代的第三步動作,
就是對於已經開發的行星,衛星進行更大範圍的開發,
對於遠地行星,加快探索和開發的步伐。
這一步,和擴大工業規模是相輔相成的。
工業規模的擴張需要更多資源的支持,這些資源大部分都需要來源地外,
而工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反過來,也能夠支撐對更遠行星衛星更大規模的開發。
而就此,
求索研究院的地外探索和開發計劃,也有了新的內容和目標。
在同那位老領導,再進行了一次交談,
以及召集相關領域的核心研究員,進行一些討論過後,
莫道公佈了求索研究院接下來,在智能時代將實現的目標。
“對於水星,金星,火星等類地行星。完全探明其上相關資源的大致儲備,以輔助完成對三顆行星接下來發展的規劃。”
“其次,在木星的衛星,除目前已經建立常駐基地的木衛三之外,其餘有必要的大型衛星,諸如木衛一到木衛四,同樣設立常駐基地,以開發其上資源,對於其他具有研究價值的衛星,投放有人或者無人的智能探測基地,同時,在木星同步軌道位置,建立近木空間平台,以研究為主。”
“而在更遠距離的,土星,天王星,乃至海王星,同樣實施類似於木星的方案,保證在智能時代,保證對這些行星衛星更大程度的覆蓋和開發,以及依賴於智能設備,對於其中一些氣態行星上的資源進行開發,針對各行星的資源特點,針對性開發。”
對於這些計劃,求索研究院內外,都沒有什麼意外,
在智能時代,求索研究院肯定是要對這些已經在開發和探索的行星和衛星,進行更大程度,更完全的覆蓋以及利用。
而總體來說,這其實就是將之前求索研究院遠航三階段中,第二階段的最後一些目標,完全落實。
而這次計劃中,更加重要的,其實是接下來兩個工業星的建立。
“除了,以上的探索開發計劃。我們將再設立兩顆距離地球更遠的工業星,以期在太陽系內,完成除地月之外,另外兩個工業中心。”
“第一顆是火星及其衛星,我們將更改火星原本在生產活動中,資源星的地位。”
“利用火星,小行星帶,以及就近行星開採的資源,完成火星工業星的建造,也是加大對火星周邊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向公佈相關計劃時,與會的一眾核心研究員,闡述將設立的第二顆工業星之前,莫道簡單停頓了下。
“第二顆是海衛一。”
“我們將依賴於海王星和其衛星的資源,乃至天王星的資源,完成這顆工業星的建造。”
如果將太陽系看做一個完整的統治疆域,
那麼在稍近的地方建造一個工業中心,再在稍遠的地方建造另一個工業中心,
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唯一的問題是,這一世此前並沒有人類踏足過這裏。
即便是之前那一世,唯一從海王星軌道掠過的人類,就是乘坐星辰號的莫道和秦懷詩。
不過,也沒有關係。
就如同之前的月球一樣,求索研究院會提供開發這顆衛星的需求,
而伴隨着對海王星軌道的全面開發,和這一顆工業星的建立,
這顆星球也將實際上納入人類文明的疆域。
“如果,我們將實現第三階段的遠航目標,那麼遠航飛船將在這裏完成建造,並在這裏起航。”
莫道面對着一眾核心研究員,再多補充了一句。
某種程度上,這其實才是求索研究院在海衛一建設一個工業中心的主要原因。
在接下來地外探索的主要規劃由莫道闡述完過後,
會場安靜了一陣,自然是沒有人反對,
只是片刻過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循着這三步,以及求索研究院接下來的地外探索開發計劃,
在遂古智能的作用下,
接下來一段時間,進入了一種循環攀升生產力的過程。
擴大工業規模,算力需求增加,資源需求增加,
然後增加算力,擴大資源開發。
然後繼續擴大工業和社會生產的規模。
這一世,進入智能時代過後發展速度,是要比之前那一世快得。
一些原本還需要一些時間的技術,在莫道的影響下,再次提前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遂古計劃完成的同時,
莫道就在主持和參與了,求索研究院內,電推進系統的研究。
然後,到61年春節前夕,
在莫道主持下,求索研究院的電推進發動機再迎來了一次更新。
倒不是,求索研究院每次相關重大研究項目非要等到莫道來突破,
這是莫道拿出的這些技術,本來就是前世在他主持下,也花費了漫長時間才誕生的。
就像是這次拿出的電推進發動機,基本就是上一世,星辰號運用的最新型號電推進發動機能夠達到的程度,
也是智能時代到來之後,在遂古智能的輔助下,化為了大量時間才完成的技術。
這款更快,更高運載力的電推進發動機,
對於此刻智能時代的生產力滾雪球,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在同樣是的條件下,各行星之間物資和能源的往來速度被提升了一截。
從更加宏觀的視角看起來,就像是這智能時代的發展速度被再按了一下快進鍵。
……
61年,62年。
一艘以海衛為名的海衛星際飛船,在月面完成建造。
花費了十個月左右的時間,抵達了海衛一,往海衛一上,投放了第一座智能化探測基地,作為海衛一工業星建造的開端。
同年,同樣由月面工業生產的,火星工業集群的第一批智能化設備,被暫時安置在火星軌道。
此外,木星的諸多衛星,土星的衛星,由地面和月面工業生產的常駐基地的艙室,探索設備,智能化開採設備,
也如同漫天流星似的,源源不斷投入這些地方。
這在整個太陽系內,都是一幅宏大的景象。
莫道這段時間以來,也沒有再次進入冬眠,
只是在主持着這求索研究院多項計劃的同時,
思考着在遠航問題上,顯然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