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齊聚武昌
等順軍打掃完戰場,天已經黑了,李錦下令除了軍中斥候在外圍巡哨,還有一些看管俘虜的將士,其餘人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撤軍。
大戰過後,李錦想簡單的犒勞一下將士們,所以當晚順軍營中水泡飯和燒餅敞開了吃,軍中伙頭兵還把被打死的戰馬肉剝下來,煮了肉湯分給眾人泡餅。
儘管馬肉口感非常柴,越嚼越費勁,但是歷經大戰還能活下來吃肉,也就沒人在乎好不好吃了。
甚至就連嘴被打爛的博和託等人,每人都分到了一碗肉湯。於永綬和張應夢兩人,基本上就和順軍軍官一個待遇了!
第二天一早,送李友帶兵去富池口周圍佈防以後,李錦又讓袁宗第先行走水路去荊州,接高皇后、李自敬、田見秀等人,到武昌與眾將匯合,共同商討大順未來何去何從,然後大軍才拔營返回武昌。
由於從大冶到武昌的道路先前已經被順軍破壞,現在還是一片泥濘,不到兩百里的路程,大軍走了快十天才到達武昌。
一直駐守江北黃州府的張鼐,竟然帶着大順的丞相牛金星,還有漢陽之戰逃脫的徐勇、韓文一同返回武昌,只是此時大家都忙着處理軍務,沒時間管這些人,李錦就命人把他們關在大牢,與佟養和、李棲鳳做伴。
大軍陸續回到武昌以後,城中因左良玉的破壞,到處都是空曠之地,大軍就駐紮在城內休整。
期間收到楊彥昌遣使來報,馮養珠留守襄陽,自己率兵攻鄖陽。但是鄖陽巡撫徐啟元和花關索王光恩兄弟三人,擁兵萬餘據守鄖陽,大軍攻鄖陽不利,正在與守軍對峙,請求派兵支援。
鄖陽山區自古以來盛產反賊,成華年間就有流民在鄖陽山間,兩次起義,還建號稱王。明軍擊敗流民起義后,才設立鄖陽府和湖廣行都司,附郭鄖縣,鄖陽府的城牆也由朝廷撥款督辦,倚山川之險,可謂固若金湯。
襄陽建政以後,李自成、劉宗敏和路應標多次率軍攻鄖陽,都被時任湖廣按察使的高斗樞、鄖陽知府徐啟元和總兵王光恩兄弟擊退。
現在楊彥昌率兵萬餘進攻鄖陽,拿他們沒辦法也正常。
只是馬上田見秀他們就要到武昌,李錦想等順軍高層碰個頭,一起訂個方略以後,再派援兵進攻鄖陽和南陽。
又等了兩天,袁宗第從荊州接高皇后,李自敬,還有岳侯劉世俊、澤侯田見秀一起,到了武昌。這些都是李錦的長輩或者是順軍的老人,他親自去碼頭迎接,把他們安頓在佟養和的湖廣總督府里。
把他們都安頓好以後,李錦又張羅着在城中設立李自成的靈位,在高皇后的帶領下,大家一起祭拜李自成。隨後李錦把大家迎進正堂,高皇後上座主位,其餘眾將分左右落座。
李錦先開口說道:“去年咱們三路東征攻取北京,那時咱們大順真是兵強馬壯所向披靡,但是在山海關遭到吳三桂和韃子的連番攻擊,損失慘重。而後韃子一路尾隨追擊,前明眾將降而復叛,咱們屢戰屢敗,連陛下都陣亡了!”
說到這裏,剛開始還相互交談的眾將,都沉默不語,高皇后甚至還開始抽泣。
“好在咱們又聚在一起了!從陝北撤退的路上,我就經常和李友、田虎他們說,現在形勢再差,還能差的過在商洛山中,只剩下十幾個兄弟的時候?”
“陛下駕崩了,皇后和咱們大伙兒都還在,大順就還有希望!”
打完雞血,就該說些實際的了,李錦繼續說道:“眼下大家各自統領本部兵馬,分散在湖廣,也不是長久之計。可是陛下陣亡時,又沒來得及指定,由誰來統領大順的這十多萬部眾。我想請皇後主持大家商議,推選出一個主事之人,帶領大家繼續抗擊韃子,陛下報仇!”
這話李錦說出來雖然有自薦的意思,但是他又不得不說。李自成沒留下兒子,現在大順軍中只剩下一個三弟和一個侄子,推舉主事之人,肯定就是從他們兩人之間選一個。
如果他不說的話,大順就真像歷史上那樣,十多萬兵馬變成一盤散沙,慢慢被清軍消滅。
這時坐在主位的高皇后擦了擦眼淚,站起來說道:“錦哥兒說的對,皇爺已經駕崩,但是大順還有那麼多兵馬百姓,諸位將軍要為他們謀個未來!”
“老身是婦道人家,本不該參與這種軍國大事,只是希望眾位將軍齊心協力,切莫像明廷一樣,因為擁立之事,再起紛爭,讓外敵有了可乘之機。”
這時田見秀起身,從懷裏掏出一方玉璽,呈放在高皇後面前,對大家說道:“皇爺撤離武昌時,把從明廷繳來的玉璽託付給我,眼下皇爺已經陣亡,所留至親只有三千歲和亳侯兩人,今後無論他們誰掌印,我田見秀都願聽其號令!”
高皇后對着田見秀點了點頭,接下玉璽。田見秀在軍中資歷甚深,他把擁立的人選,框定在李自敬和李錦二人之中,眾人都沒有異議。
隨李錦南撤的賀蘭、牛成虎、田虎等將領,早就歸李錦指揮。田見秀話音剛落,他們就嚷嚷着要讓李錦接印主事,卻被李錦壓了下來。
這事軍中幾個侯爵制將軍和兵馬最多的劉體純,都還沒有說話,李錦必須獲得他們的支持,才能統率所有兵馬。他可不想因為強行上位,鬧得本就不多的順軍,分崩離析。
李自敬麾下現在已經沒有兵馬,看見這麼多人支持李錦,自然不敢在爭大權。所以開口勸大家:“我等前不久還準備與佟養和或者何騰蛟和談,亳侯帶兵到了湖廣以後,才給我們打下一片立足之地,若非亳侯,大順現在已無寸土!”
“而且亳侯也是先父長房長孫,無論比戰功或是論血脈,理應由亳侯承繼大順基業,為陛下報仇!”
李自敬推薦李錦,自己放棄了繼承權,其餘眾將紛紛點頭。李錦為大順立下不少功勞,似乎由他上位,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