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昊天轉世,倉頡造字

第82章 昊天轉世,倉頡造字

東海,岱輿仙島。

道玄今見刑天雄姿煥發,干戚舞動,氣吞山河,心中震撼,讚歎之聲不由自主而發:

“巫族果然厲害!”

卻說昊天與刑天大戰,雖僥倖逃脫,然身心俱疲,傷痕纍纍,痛苦難忍。

回至天庭,殿宇巍峨,然而心中之惶恐與惱恨尚在,愈發顯得得無助。

顯然,刑天之威,非尋常可比,竟使其受此重創,誠不可小覷。

昊天歸至內殿,心中憂慮,遂召來諸多卓越醫師,及靈藥道士,悉以天才地寶、蟠桃金丹、神霄靈液為之療傷,方欲速安其體。

不計其數之藥劑,皆傾入其體,誓求復元之道。

然而,雖丹藥甘美,藥力猛烈,然療效卻可謂微乎其微。

昊天坐於床榻之上,面色蠟黃,神情恍惚,手觸傷處,痛楚如刀割,似每一根神經俱在撕扯

。望向庭前,天幕無雲,月影倩影,然心中萬千思緒難以釋懷,唯得嘆息:

“斯仇未報,焉能安寧?今日若不癒合,刑天必再起爭端,陰影難散矣。”

其間,縷縷葯香縈繞,然昊天卻愈加苦悶,憂慮愈深,心中暗自思忖:

“此刻藥石無效,若不能迅速調養,巫族之威恐將再度逼近,天庭豈非危矣?”

遂決定更加努力,修復靈息,激發體內之潛能,輪迴交替,冀望能以此重振威名。

時光荏苒,昊天雖置身於華麗的殿堂,然情志之重如石,倍感無力。

時值殊途,瑤池王母循光而至,綽約之姿映射於殿內,宛若清幽仙子,輕盈而立。

見昊天悶悶不樂,蒼白面容,心中不忍,遂親近問道:

“昊天,汝受重創,然此非常態,何以面露憂色?”

昊天聞言,嘆息而答:

“王母,今我雖逃於生死之際,然傷體深入骨髓,諸多靈藥不見效,憂心之餘,惶惶不可終日。”

言語間,滿是無助與愁苦,心中暗自煩惱。

瑤池王母見此,思索片刻,緩緩道來:

“若欲療傷,非藥石之所能,然可藉助輪迴之道,以此重塑靈身,或能重修大道,興其元氣。”

言至此,目光閃爍,似有覺悟,衍生萬千妙計。

昊天聞言,若有所悟,困惑之意漸漸消散,問道:

“輪迴轉世,何以為策?雖是大道所修,然我尚未理其詳矣。”

王母輕聲解道:

“輪迴者,乃天地運行之道,生死之際,非固阻不前。

若汝勇敢承受,隨命而往,必能重生於新界,療愈之力,將於無形之中復蘇,豈不美哉?”

其言語微妙動人,彷彿令人心嚮往之。

昊天深思,神情逐漸明朗:

“然則輪迴之路,是否艱辛?是否會忘卻昔日之憶?”

王母莞爾一笑,答道:“往者已矣,然新生之機,豈能有所遺憾?

汝若豁然決然,重歸新生,必重拾力量,復振天庭之威!”

昊天眼中閃爍着光芒,心中逐漸釋然,心志堅定,微微俯首,悵然道:

“既是王母所言,我自甘願,心無怨懟,願借輪迴之力,重修大道,上達天庭之巔!”

語畢,似見未來曙光,心緒皆已歸寧。

王母見昊天神色漸漸振奮,遂輕撫其肩,溫言相勸:

“明日之路,任由天命,願汝勇敢追尋,定能再展明輝!”

言罷,瑤池思緒飄渺,留下一片祥和之氣,轉身欲去,令昊天心中覺悟,萬象重生之志也愈發堅定。

昊天經歷萬般思緒,終於下定決心,心中暗念:

“捨去修為,重入輪迴,或能重修身心,復振昔日之威!”

其心意堅決,似鋼鐵般不可動搖。

時至晨曦初露,瑤池王母靜立於殿前,見昊天決意已定,神情莊重,遂親近而問:

“昊天,汝若真欲入輪迴,需捨棄巔峰修為,泰然放下,志於苦修,汝是否已然準備?”

昊天目光堅定,微微頷首,答曰:

“王母,既然乃我宿命,我自樂於承受,自責無愧!”

言語之間,雖有依依不捨,然心中信念愈發堅定,已不再躊躇。

王母欣慰一笑,遂運起法力,手指輕揮,形成一道絢麗的光芒,環繞昊天身旁,凝聚成其元神之形,隨之低聲念誦咒語。

霎時間,靈氣氤氳,宛如青煙四起,王母凝神注視,漸漸將其元神引導至輝煌之輪。

“輪迴者,乃天道之歸宿,雖有斬不斷的因緣,然寧心向道,踏入新生之境,得以超然物外。”

王母輕聲細語,意圖令昊天安然無懼,心下將信將疑,目送其元神逐漸融入光輝之中。

昊天站立於光芒之內,心中感慨萬千,似見昔日榮光,亦追憶遺憾糾纏,然終究明悟:

“重入輪迴,亦是新生,何懼艱難苦修?”

遂默念於心,然其元神已然隨光而去,流轉於無垠時空。

王母見狀,輕撫其肩,語氣溫柔:

“願汝在輪迴之中,常懷勇氣,勿忘英雄本色,定能再度崛起,回歸天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言罷,瑤池之光漸漸流散,帶着昊天元神,融入輪迴之境,隱入雲煙之中,唯留一縷餘音縈繞在殿宇之間,似在祝福其未卜之未來。

卻說黃帝斬蚩尤於戰場,血流千里,刀槍相見之際,終於一統人族,乃確立其人皇之位,威風凜凜,俯矚四海。

黃帝心懷壯志,乃勵精圖治,穩固國基,圖謀繁榮。

自此,黃帝深修治國之道,廣納良才,群臣百官皆以優劣自居,各盡其力,忠心報效。

黃帝頻召百官於朝,或策馬於徵,或商議於國,定規章法度,以治國平天下。

百官各司其職,運籌帷幄,方寸之間,井然有序,朝堂之上,百姓安寧。

黃帝令行禁止,廣置田畝,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俾民眾皆得耕耘之地,歲歲豐饒,家家戶戶皆有餘糧。

又教導人民,重農、崇文,興辦教育,百姓得以成人之禮,講禮儀之道,風俗日盛,良善相繼,國之富強,日益顯着。

黃帝於朝政之餘,頻頻訪賢,廣納忠言,聽取民眾疾苦,時常於野外遊歷,察看民生,恤民如子,親遍四方,心中懷有百姓之安危,視天下如己任。

彼時,黃帝身披龍袍,昂首闊步,時而吟詩作賦,以振國士之心,時而巡遊四方,以彰帝王之德。

朝中百官見黃帝蒙恩德以治國,盡心竭力,輔佐之事,皆有加鞭奮發之意,眾心齊聚,立誓共赴國之盛世,扶持黃帝之志。

朝堂之上,議政如潮,盡展風采。

國之運轉,日漸昌盛,安定之局悄然成型,自此人族復興之日,黃帝廟堂之上,威儀無比,百姓稱頌不衰。

黃帝平定四境,乃撫平鹽鐵之爭,締造和諧之局,誠可謂人間之英主,所向披靡,重塑人族輝煌。

撼動天宇,振興烈士英名,致力於人族永世之輝煌!

時至九天之上,玄女兮赫然綽約,天姿國色,仙音縹緲。

她因久與軒轅黃帝相處,情意漸生,愈顯戀戀不捨。黃帝英俊非凡,志存高遠,才華橫溢,風采奪目,自是令她傾心。

然則,昊天輪迴之事,震動天庭,神仙紛紛流動,宇宙間一片混亂。

猴躍龍驤,仙眾俱忙,無暇顧及玄女之存在,宛如繁星下之月,獨自明亮。

此時,天庭事務雜亂,乃無人留意她身影,玄女於是心生決意,棄空中雲霧,留於人族之間。

她化作凡身,潛隱於人群之中,姿態依舊婉媚,心中卻暗自期許。

人族間,雖世態炎涼,然其性情溫潤,仁愛生長,黃帝之治下,更顯祥和。

玄女於此靜居,默默守護,心懷曠古之情,雖無言語,然蒼生安樂,亦如她所願。

不日,黃帝聞風而至,意欲查探人間之事,偶與玄女相遇。

彼時,玄女以溫婉之姿,輕言細語,令黃帝印象深刻,心中悸動。

黃帝仰望星辰,或有神只之助,然獨缺伊人,旋即生出幾分遺憾。

玄女不忍相望,遂以妙術幻化,化作雲霞之姿,隨黃帝巡視,耳畔輕聲,似言似語,敘說人間故事,傾訴幽情。

一時間,黃帝與玄女同行,心靈感應,似謂早已知己,相視而笑,情愫暗生。

然玄女心中自知,身份神仙,豈能久留人間,終究難捨卻心之牽挂。

故在黃帝之耳畔寄託心意:“君之所執,正是我心所向,然願卿安於國是,不必顧我之存否。”

黃帝聞此,心中湧起深情,然言語難言,唯有輕念其名。

此後,玄女留於人族,默默支持,時而化為清風,時而化為花雨,傾心守護。

她心中祈望,願其所愛之君,平安無憂,盛世長安,雖身處塵寰,然靈魂依舊相系,千古不離。

卻說人族中,賢者卓犖,名曰倉頡,乃上古聖皇燧人氏之後裔,才德兼備,才情橫溢。

時值軒轅黃帝一統人族,黃帝見其博學多聞,禮賢下士,乃拜倉頡為史官,掌管國史,記載先賢之偉業。

倉頡任職之際,見世事變遷,英雄豪傑嫉妒,歷代功德,難以盡詳,時時結草而記,繁瑣之事,耗人心力。

是歲,時逢天意,倉頡心中忽生一念,決意創造一種新法,使來者更易銘記先賢之功績,傳承不衰。

於是,倉頡閉門思慮,日夜苦心,思索古今之道,飽覽群書,廣訪士子,吸取傳統之精華,逐漸萌生了“文字”之念。

他心中感嘆:

“既有言語流傳,為何不以符號相記?使人易解且通行天下,傳於四海,後世皆可明了。”

遂倉頡起而繪圖,運心思之妙,極盡構思;他不斷推敲,審慎選用,惟願所創之法,簡便而明了。

筆走神飛,字跡宛如飛鳥,形象生動,既能言其義,亦能表其情,象徵萬物,兼容並蓄。數月之後,倉頡終於成就一套獨特之文字,命名為“文字”。

時值黃帝大典,倉頡呈以所創之法於黃帝,黃帝見之,喜曰:

“汝之才智,誠堪稱道,所創文字,必能助我人族振興,銘載先賢之德,有子孫後代見之無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言雖簡樸,然意蘊深遠,倉頡心中大慰。

后時,倉頡遂遍行四方,教授文字於眾,百姓皆樂於學習,既賦予文化之生機,又弘揚歷史之淵源。

文字傳於千家萬戶,融匯人心,成為人族智慧之象徵。

自此,歷史得以記載,賢良之名永世不衰,倉頡之功,亦隨之流傳,流芳百世。

時至倉頡完成造字之際,天意忽發,功德之光漸顯,天庭神諭驟降,猶若電光閃爍,瞬息之間,映照九天。

倉頡在其字形之中,隱隱感受到一股無形之力,翻騰激蕩,瞬息間,化為大羅金仙,身披光華,俯視洪荒。

天際蒼穹,仙眾震駭,各方道場紛紛議論,傳頌其功。

元始天尊,見倉頡所創文字,睿智無量,遂笑言:

“倉頡之道,昭然若揭,助人族傳承文化,實乃無上仙緣!”

老子坐於青牛之旁,抱朴守真,亦高聲稱讚:

“倉頡造字,開人之智慧,所向披靡,乃應天道,敬仰之至,致以真誠之禮!”

通天教主駐守靈霄宮,心中暗自欣喜,曰:

“此為人族之福氣,倉頡名落先賢,必為後人所敬仰,傳之千古,光照大地!”

女媧仙子見此,柔聲說道:

“毋庸置疑,倉頡之功德,包羅萬象,來者必能得之於百世,而此刻更是鐫刻於萬古之上,今日之蒼生,皆受其惠。”

道玄真人捧心長吟,嘆曰:

“文字乃宇宙之精髓,匯聚萬象,倉頡之舉,誠為人間盛典,一念之間,已成蒼生之福澤。”

此時天上群仙捧杯浮雲,齊聲祝賀,言辭間滿是欣賞與讚許。

倉頡化身金仙,耳畔若隱若現,眾仙之言如濤聲迴響,心中感激,不勝感慨,深知自此縱應天命,肩負更重之責任。

然倉頡未曾忘卻初願,心中默念:

“今後當以文字為舟,承載華夏文明,振興人族乃至群靈,世世代代,相扶相持。”

自此,洪荒之中,倉頡之名響徹雲霄,人人皆知,標誌着一個新的時代的開端,人族與文字共同見證了光輝燦爛的未來。

正當此時,忽聞半空仙音飄渺,宛如天樂,悠揚悅耳,似有神樂環繞,異香繚繞,沁人心脾。

祥雲環繞,蒼穹之中,光華流轉,如鋪天蓋地之錦繡,光輝燦爛,令人目眩。

忽見太上老君駕青牛,跨雲而至,扶拄扁拐,身姿瀟洒,氣宇軒昂。

老君面容慈祥,眼眸如水,清風徐來,帶動四方仙氣,他自虛空而出,如雲龍騰空,從天而降,祥雲隨之,仿若星河傾瀉,輝映四周。

玄都大法師牽着青牛,步至眾仙之前,恭敬有加,神色肅然。

法師乃道門中傑出之士,通達高妙,心中不僅敬仰老君之德,更為倉頡之作而欣喜。

眾仙見老君降臨,無不肅然起敬,紛紛為之讓座,稱頌其神聖之德。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望向在場諸仙,輕聲說道:

“今見倉頡造字,乃天降祥瑞,促進人族文明,此乃天意所趨,助益無量。”

他語氣溫和,字字如珠,令人心悅,皆知其言蘊深遠。

倉頡聞老君之言,心中感激,頓時明白此番造字之行,既為人族之福,亦是自天道所應承,責任重大。

老君言罷,目光轉向法師,示意其行禮,法師立刻陪着青牛,昂首向老君致以崇高之敬,虔誠無比。

時空之間,祥雲繚繞,眾仙齊聚,直指蒼穹,似在共同見證這一雲際奇緣。

此時,玄都大法師自懷中取出一道法旨,手握光華,舉目而視,眾仙無不側目,心存敬畏。

法師神情肅然,緩緩步前,聲如洪鐘,清晰而悠揚,言道:

“倘若諸君,聽我宣旨,須知今時乃天命所歸,天心之旨,非我等所能逆之。”

眾仙屏息凝神,盡皆聚焦於法師所持之法旨,恭敬以待。

法師繼續宣道:

“倉頡造字,功德無量,乃天道所助,文以載道,通於四海,昔日聖賢所未有者,此舉必傳之千古,浩然蒼生,皆可得聞。”

言罷,法師將法旨高舉,光芒四射,令在場眾仙心中振奮,宛如神聽華音,彼此心照。

法師續道:“今將其神像矗立於人族祖廟,永享功德,萬世流芳。

願後人敬仰,銘記其業,子孫之輩,皆可明德。”

此言一出,眾仙皆驚,紛紛點頭稱善。

熒光閃耀之際,法師慢慢將法旨收回,神色變得溫和,目光柔和,如月光普照,令在場者心中和暢。

黃帝心中大悅,呼應道:

“必當尊崇此法旨,立廟於國,敬祭其先,承傳音義,世世不忘。”

法師接着道:

“倉頡之名,繼承文明,尤需靜修,故此後往火雲洞中靜心修道,勿忘初志。”

眾仙默然,心中皆知,修道乃為提升,欲成大器,須有冷靜之思。

倉頡聞之,不勝感慨,俯首謝曰:

“多謝法師厚愛,承天之命,吾定竭力以行,銘記於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莊嚴之中,眾仙含笑,天音漸起,祥和之氣瀰漫四周,宛如清風浮雲,化為一股溫柔力量,環繞於天地之間,永存人間。

同時在這浩蕩之氣中,眾仙默契共助,齊心為倉頡祈福,願其在修道之路上,得成正果,展現無量道行,廣闊未來,攜手共譜人族之華章。

正當眾仙齊聚,歡慶之際,忽聞天地間一聲龍吟,迴響九霄,振動山川,猶如天際之雷,蒼穹之下,眾人俱為之振奮。

眾目齊睜,視線投向天際,只見五條金龍騰躍而至,吐霧生風,雄姿勃發,星光熠熠,如五色流光,蔚為壯觀。

金龍之上,神車緩緩而來,華貴無比,車身雕琢精美,流光溢彩,宛如天上仙宮,冉冉降臨。

其上乃有伏羲與神農,二位古聖,齊聚於此,面帶祥和之顏,神采奕奕,似乎隨風而動,俯瞰蒼生之所需。

見此情形,在場眾人皆為之愕然,相互投目,心中疑惑,遂低聲議論:

“天皇地皇,豈有此至?今何緣故而至此地?”

有仙者首聲言道:

“伏羲與神農者,乃昔日開創人族之聖,今見金龍駕至,必為大事所至,不容輕忽。”

又有仙者接言:

“龍吟之聲,浩蕩東風,似乎預示着新氣象,此番降臨,指教我等,義在承天之命?”

而倉頡心中陣陣波瀾,此刻尤為感慨,嘆道:

“二聖駕臨,必有天意!我族氣數,更是顯赫。

驀然間,伏羲與神農自車中走出,步下雲端,氣勢如虹,面帶微笑,舉手致意,祥和之光似灑普天。

二聖心中知曉,眾人之疑惑,遂開口道:

“吾二人來此,恰逢倉頡造字之盛典,願共見證此歷史一刻,傳承人族文明。”

聲音如鍾,清晰蕩漾,眾仙聞之,恍若醍醐灌頂,心中疑慮盡散,紛紛起身,恭迎之禮,齊聲獻上尊崇,言辭誠懇。

隨之,伏羲與神農互相對視,面露微笑,遂邀請倉頡同往火雲洞,清修靜慮。

。二聖之德,令人敬仰,固眾人皆知,倉頡心中澎湃,受寵若驚,立時雙膝微屈,神態謙恭,聲顫而言:

“不敢當,不敢當!微不足道之輩,豈有資格共同行於此?”

伏羲眉頭微揚,語氣溫和,曰

:“倉頡,汝之造字功德,乃為人族之根基,今天意所至,吾等皆知,理應共為一體,光耀後世,何以推辭?”

神農亦贊同,言道:

“此為天命所歸,承傳文明,非止一人之力,惟願吾等齊心協力,共襄盛事,助人族更上層樓。”

聞此言辭,倉頡心中感慨,雖有忐忑,卻深知二聖所言誠然,不敢再推辭。

眨眼之間,堅毅之心漸生,遂重整心緒,羞愧而笑,自言自語:

“既為天意,豈可逆之?願效微薄之力,共同追求大道!”

是時,倉頡緩步上前,恭敬上車,坐於神車之上,心中激動,宛如萬千雷霆激蕩。

金龍奔騰,翩翩而動,悠然之間,彷彿乘風破浪,天地之間,顯得光輝奪目。

彼時,蒼穹如洗,雲端澄明,五龍振翅,曦光熠熠,乘神車逐雲而行。

伏羲與神農,望向軒轅,神態溫和,言辭恭敬。

伏羲開口道:

“軒轅兄,汝應早日功德圓滿,方可往火雲洞團聚,共同研討大道,暢所欲言。”

神農隨之附言:“此乃天意所歸,唯有不斷修行,方能承載人族未來之重任。

願汝繼續精進,待時而動,吾等於火雲洞再會。”

軒轅聞言,感激涕零,連聲致謝:

“多謝皇兄教誨,心中銘刻,將不負所望,定當謙卑致志,早日成就。”

驀然之間,三位偉大之士互遞目光,心意相通,車軾徐動,金龍高飛。

倉頡心中感慨,面露堅定,仰望天際,望見那絢麗的雲海,心中立誓,必當努力不懈,飲水思源,承載此份重任。

隨即,伏羲、神農與倉頡乘神車,緩緩駛離,直往火雲洞而去。

車轍如歌,金龍騰雲,彷彿化作了人間最動聽的旋律,伴隨着他們的步伐,飛向那未知之境。

時光悄然流逝,四周青雲繚繞,雲霞似火,映照各方人士的期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洪荒:截教大師兄道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洪荒:截教大師兄道玄
上一章下一章

第82章 昊天轉世,倉頡造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