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來,寫個計劃書1
回到言情部,甘棠把書放回書架后,就開始處理起這段時間遺留的公務。一般到她這裏的工作,很少有緊急事項,大多數都與系統bug有關,實在重要且緊急的,會由梔夏直接遞交給行安。
看着寥寥無幾的文件,甘棠鬆了口氣,接連幾次bug修復以後,bug是少了很多,剩下的一些工作大多與體驗感方面的功能優化有關。但體驗感這個東西因人而異,就比如界面上的提示按鈕,有人喜歡方的、有人喜歡圓的,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
pass了兩條個人體驗的建議后,甘棠看到了行安的回復。
在做白檸的任務之前,甘棠給行安發過消息,便是關於能不能給心愿者開發一套獨立任務系統的。
行安的回復很簡單:“等你任務結束后,到辦公室詳談。”
甘棠順手把剩下的文件看完,確認沒有遺漏后,便逕自去了行安的辦公室。
咚咚——
“進。”
甘棠推開門,發現辦公室里只有行安。
行安一抬頭看到她,便知道她是為何而來:“坐。”
甘棠坐到行安對面,輕聲說道:“我是為了上次那條建議來的。”
“嗯,我知道。”行安簽完手裏的那份文件,正襟危坐,又打開右手邊的抽屜,從裏面取出了一份文件來,“你先看看這個。”
甘棠狐疑着接過,文件封面上寫着“104號測驗記錄”,翻開后看了幾眼,甘棠才發現,這是心愿者完成心愿單的情況。
“104號計劃是之前啟動了兩個月後被叫停的,和你說的想法殊途同歸。”行安見她看得認真,一邊解釋道,“104號計劃的開啟,是源於當時好幾個部門的書靈壓力太大,不得不想辦法找一些外部力量來介入,便有書靈提出,能不能讓心愿者自己來執行心愿內容。可惜的是,這個計劃開啟后沒多久就發現,心愿者們就算重來一次,也很少有能夠改變‘未來’的能力。”
甘棠仔細看了一下報告的總結部分,104號計劃里,言情部共有40個心愿者被抽中參與計劃,其中,完成任務的只有1人,這個結果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全軍覆沒。
至於失敗原因也是五花八門,大體被分為幾類,其中TOP3的原因,一是對心愿的不堅定,二是能力不足,三是心愿執行過程中自動放棄。
細分原因就寫得更詳細了,有幾個例子很是惹眼:
一位被判定完成度74%的心愿者放棄了任務,她在原書中的角色類似於惡毒女配,心愿是遠離男女主的是是非非,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她因為屢次想要逃離話題中心引起男主的注意,在男主的猛烈追求下選擇與男主在一起,但男主在女主出現后,兩個人乾柴遇烈火,情愫勢不可擋,這位心愿者在傷心中選擇結束。
一位被判定完成度2%的心愿者是末日世界男主身邊的炮灰,她的心愿是希望能夠有尊嚴地活着,可她沒有金手指,即便回到了末日開局前兩天,最終也只是在末日來時囤夠了幾個月的糧食,而末日開啟后,人心叵測,她的囤糧都被洗劫一空,在被喪屍襲擊前,她草草結束了任務。
類似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即便書靈進入書中世界的時候也是沒有任何超能力的,但書靈經歷過的世界頗多,每個世界都是一次能力的積累,在應對突發情況時,可以非常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並盡量做出合理規劃。
另一方面,書靈並非書中角色,她們不像心愿者一樣會代入到當下的環境裏,更少有書靈會因為甜言蜜語就放棄自己的任務。
由此來看,書靈來執行任務,的確比心愿者親自操刀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甘棠輕吐了一口氣,指着文件最後的部分,問道:“這個數據里寫的都是言情部的,其他部門情況也是如此嗎?”
“大差不差,否則,104號計劃就不會被全盤取消了。”行安應道,“你這次任務的那個心愿單我看了,白檸這樣條理清晰的心愿者還是少數,大多數心愿者只是提出想法,甚至很可能他們連自己的想法內核是什麼樣的都不清楚。”
對行安說的這些,甘棠深有體會。她的指尖在文件上輕撫着,她做了這麼多的任務,也才遇到一個白檸。可換個角度來想,基數夠大的情況下,這種類型的心愿者也應該是有一定數量才對。
行安餘光瞥見她略有些失神的模樣,用右手的中指輕叩了一下桌面:“在想什麼?”
“104號計劃是怎麼採樣的?”甘棠頓了頓,又繼續說道,“或者說,參與計劃的40個心愿者是怎麼選出來的?”
“隨機抽樣、直接通知。”行安回答道,“當初這一批心愿者,都是被動通知的。沒有人選擇放棄,所以在計劃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能有不錯的結果。”
行安話音落下,不由嘆了口氣。結果是什麼樣的,現在已經都有了答案。
“如果從心愿者里尋找意願比較強的,會不會結果就不一樣了?”甘棠喃喃道。
“你的意思,是想重啟104號計劃嗎?”行安有些詫異,沒想到看過計劃之後,甘棠仍然有這樣的衝動。
“不是重啟,確切來說,是另外開啟一個匹配計劃。”甘棠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心愿者如果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任務,也免得書靈們為了他們的心愿反覆躊躇、思量。現在書靈匹配心愿的方式,是依據書靈們以往的成績和他們完成心愿的風格。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要求心愿者提供一份詳細的計劃,然後導入模擬系統來判定心愿者成功的概率。一旦成功概率達到某個數值,就同意心愿者自行完成任務。這樣一來既能保證任務完成的成功率,又可以避免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