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入彀方知算計精(四)

第633章 入彀方知算計精(四)

楊博看了楊俊民一眼,問道:“那你說說這事怎麼辦?”

楊俊民說道:“父親,此事裕王殿下可能並不知情,只是被嚴世蕃利用罷了。說白了也是誤會,父親出面說和一下,可能會好些。”

楊博對此可是冷哼一聲,楊俊民說的,有沒有可能?假如楊博之前沒有和朱載坖接觸過也許會這麼認為。但是楊博是見過朱載坖的,他現在可不認為嚴世蕃有這麼大的膽子,就算朱載坖不說什麼,逆黨裕王府講官是吃乾飯的?

李春芳、高拱、張居正等人都不是好相與的,嚴世蕃干這麼玩的話,恐怕裕王講官們不會放過他。至於說朱載坖僅僅是為了銀子就和嚴世蕃一起設局給李朝觀下套,楊博認為不太可能,朱載坖已經是儲君了,僅僅為了銀子做這些事情,顯然不符合朱載坖儲君的身份。

何況在楊博眼中,李朝觀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楊博就在邊鎮,對於大明九邊的情況他是十分清楚的。楊博對楊俊民說道:“這幫商賈,一向是貪得無厭,九邊將官,往往私入各商之賄,聽其兌折本色糧草,虛出實收,而宣大、山西、延綏為尤甚。”

對於李朝觀他們在九邊玩的什麼花樣,楊博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自從實施納銀開中之後,邊鎮的物價就飛漲,軍儲匱乏,軍士想要購買糧食,需要支付過去數倍的價格,即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除此之外,還有官商勾結操控市場、部分商人投機取巧謀取重利等行為。究其原因,還不是他們他們這些商賈們想要謀求重利而與九邊的將官們互相勾結。

楊博對楊俊民說道:“昔日自中鹽之法興,雖邊陲遠在萬里,商人圖利,運糧時至,於邊陲不為無補,而今邊儲匱乏,士卒勞苦,豈不是彼輩的功勞。”

現在軍屯疲弊、屯糧日漸捉襟見肘,九邊的士卒嗷嗷待哺,所發的餉銀維生都困難,讓這樣的士卒,怎麼去禦敵?楊博對於李朝觀並沒有多好印象。但是楊俊民問道,那李朝觀這信怎麼辦。

李家畢竟是大族,家中也有不少人在官場,而且李家每年都是自主山西籍的士子更多的一家,是晉黨背後的大金主,楊博再怎麼也得有所表示。

楊博想了想說道:“你就回復他,裕王殿下做事,一向有章法,令他靜候裕王殿下處分即可。”

收到了楊博的回信之後,李朝觀有些無奈,楊博讓他等候裕王的處分,但是他不知道裕王會怎麼處分此事。甚至他覺得裕王怎麼可能再處分此事,反正銀子已經到手了,銀貨兩訖,至於糧價是漲是跌,與他裕王殿下何干?難道他區區一介商賈,敢去和裕王殿下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京師的糧價還在不斷地下降之中,現在已經到了一兩一石的地步,雖然這個糧價比之平時還是有些高的,但是考慮到今年北方受災了,這個糧價已經算便宜了。

這時候朱載坖才令李和去找李朝觀,聽聞李和來訪,李朝觀有些詫異,難道真如虞坡公所言,裕王殿下有所處分嗎?李朝觀親自將李和請進來。

李和問道:“不知李鎮撫最近生意如何?”

李朝觀只是苦笑說道:“李駙馬不是明知故問嗎?”現在不僅是京師糧價大幅度下跌,薊鎮、遼東、宣府的糧價也大幅度下跌,尤其是遼東,隨着海運的漕糧抵達,原本斗米七千迅速下降到斗米二錢。

李和也不和李朝觀廢話,直接說明自己的來意,就是朱載坖希望他們重新推行納糧開中。

李朝觀聽聞此事過後,眉頭深深的皺起,他說道:“李駙馬可知,當初納糧開中為何無法推行?”

李和說道:“還請李鎮撫教我。”

李朝觀說道:“自正統以來,各邊開中鹽糧,以廣儲蓄,行之既久,公私兩便。近來客商開中者少,蓋以納米數目過多,支鹽俟候日久,取利不多,畏縮不已。”

說白了就是納糧數額增加、守支時間漫長使得商人資金周轉困難且獲利微薄,加之勢要佔窩、私費冗雜使得鹽政日趨敗壞。

李朝觀說道,朝廷不是沒想過辦法,昔日於忠肅(于謙)巡撫山西時曾言:天下之事貴乎正本清源,鹽法在祖宗之時最為嚴密,邊方有警,一行開中商人趨赴,由此芻糧充足,事無廢弛。近年以來王府遂食鹽之請,織造開賣鹽之端,此等一得關支,輒假欽賞欽賜名色附帶私鹽,漫無紀極,橫行江湖,侵奪貨賣,公法大壞,奸弊日滋,官鹽阻滯,商人不應皆是故也。

李和當然明白李朝觀的意思,現在兩淮鹽場被江淮商人給把持着,晉陝商幫在兩淮鹽務上並不佔優勢,尤其面對東南的商人,不僅在鹽場無法與之爭鋒,在朝堂之上更是處處被東南的官員們針對,所以晉陝商幫乾脆就放棄的開中法。

現在李和要李朝觀重啟納糧開中,李朝觀第一個想的就是鹽從何來?之前開中的多是兩淮鹽場的鹽,這些鹽都掌握在東南的豪紳手中,別說嚴世蕃和朱載坖了,就是他們兩人的老爹,嘉靖和嚴嵩在這個問題都有些力不從心。說個不好聽的,鹽業這塊肥肉,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還得看人家的臉色。嘉靖和嚴嵩,在這個問題上,還真就是跪着要飯的,掙錢嘛,生意,不寒磣。

但是很顯然,朱載坖腿腳不麻利,跪不下去。所以準備另起爐灶,你們既然把持着兩淮鹽場,那我就在長蘆鹽場另起爐灶,重新推行開中法。

李和表示,一應事體,皆有舊規可循,為表誠意,朱載坖可以令長蘆鹽場先支給一半的鹽,另外一半待納糧邊鎮之後再交割,不存在守支困難的事情。

按照以前在九邊開中的慣例,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斗者,給鹽一引二百斤。

李朝觀聽了之後,半晌沉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隆慶中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隆慶中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633章 入彀方知算計精(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