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生
1974年,這是華夏建國二十多年,全國人民生產生活高漲,在這個時期,人民公社,人民生產隊,人民一起集體勞動。這是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時代。
農曆八月,正是金秋之時,山上的果子熟了。核桃,八月瓜等。正是一個豐收節,田裏的稻穀剛剛收完。空氣中還飄揚着瓜果的香味。孩子們在田坎上奔跑,拾掇田裏掉了的稻穀顆粒,好拿回去吃。
華夏雙慶市雲縣江南邊的山區,這裏的秋色已經很濃了。樹葉已經開始枯黃了,山區的大山秋意很濃,毛草枯萎了,樹葉隨着秋風飄飄揚揚,很是壯觀。大山層層疊疊,在山中不時有雞鳴狗吠之聲遠遠傳開。
太平鄉新生村,這是一個在大山底的村子,村子下面,一條不大的河穿行而過,奔向遠方。在離街道半小時路程的河上邊,山勢從上而下,要到河邊一里多路的地方,山勢在這裏一個轉折,朝前伸出一個大大的平台,如一把椅子般。這裏住着八九戶人家。在靠近最下面的山崖上的平台處,是一個張姓家住這裏,獨門獨戶獨院。土牆青瓦房,一家四口人就住這裏。兩個老人,膝下有三子三女,老二讀師範學校出去教書了,老大韓戰退伍后,回故鄉獨立出去,到另一個生產隊安家,已經結婚生子,三個女兒都嫁出去了,唯一的小兒子留在身邊,頭年結婚,因為要在生產隊幹活掙工分,直到年底,兒媳婦肚子才有動靜。
農曆八月二十八日晚飯時,張家媳婦給丈夫張銀說,我肚子疼。碗裏是清水麵條,湯里有少量菜葉。丈夫張銀說:“媳婦,是不是要生了?”媳婦姓盧,叫盧英。“應該是吧?我也不確定,算算時間,也應該是這幾天了。”“那我去準備下,把消毒液等準備好,我自己是醫生,你生時,我也好自己為孩子接生。”張銀說完,放下碗筷對兩個老人又說“爸媽,麻煩您倆老收拾一下,燒點熱水,在水裏放點艾草,青稿,燒開準備着,等下孩子生下來好給清洗”張老漢對兒子說“好,你去吧,我跟你媽去弄好”
時間一點點過去,盧英感覺肚子越來越疼,但就是不見生,分娩本就是痛苦的事,時間一直熬到凌晨兩點多,盧英痛得渾身汗水,張銀見妻子痛苦的模樣,心焦得在屋裏團團轉,只有老兩口還比較淡定,因為他們知道生孩子不是那麼容易,疼是肯定的。忽然,雞圈裏的公雞一聲響亮的鳴叫“喔喔哦”,然後沉靜下來。“唉,早上三點了”張老漢一聲嘆息,也是心裏焦慮了。
正在這時,家裏的大黃又在外面旺旺的叫了起來。屋裏卧室里,媳婦盧英一聲痛苦的大叫“啊”,然後一聲嬰兒啼哭之聲響起。婆婆在裏面高興的喊“生了,生了,是個帶把的”;張老漢在隔壁聽到后,趕忙出來,來到門外說“老伴,抱給我看看”“着什麼急呀?等會,我們把臍帶剪了包紮好!再抱給你看!”“兒子呀,快,快拿消毒液,過來把孩子的臍帶剪了”“來了”張銀端着手術盤從裏屋過來。麻利的消毒,包紮。並轉身對身體虛弱的盧英說“媳婦,辛苦你了”盧英看着孩子,雖然有點虛弱,但臉上的母愛顯露無遺。忙到天亮,媳婦盧英太累了,婆婆把孩子給老頭子抱了抱,然後放在媳婦旁邊蓋好被子,並對媳婦說“兒媳婦呀,你辛苦啦!好好休息,我去給你弄好吃的去”。
這一天是農曆八月二十九日。一個新的生命在這個偏遠的山區降生。父母給孩子取名張誠君,從此,張家三兄弟的么房有后了。有香火傳承了。這個時期的農村人,都講究多生男孩,因為農活都是體力活,只有男人幹活才是主力。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