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12章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

天庭激戰

在那神秘而廣袤無垠的玄幻世界之中,孫悟空恰似一顆璀璨奪目、光芒萬丈的星辰,以其無敵的神通和那不羈洒脫的性格,在天地之間掀起了一場驚濤駭浪般的風暴。他大鬧天宮,如同一股狂暴的颶風,將天庭攪得一片混亂不堪。眾神驚恐萬狀,面色蒼白如紙,玉帝更是怒不可遏,那威嚴的面容因憤怒而扭曲,然而卻又對這隻神通廣大、難以捉摸的猴子束手無策。

就在天庭眾神陷入一籌莫展的困境之際,觀音菩薩聽聞了此事。她心繫天下蒼生,慈悲為懷,那一顆善良的心不忍見天庭陷入如此混亂之境。於是,她毅然決定前往天庭赴會,探尋事情的緣由。

觀音菩薩腳踏聖潔蓮花,那蓮花潔白如雪,散發著神聖的光芒。她身披五彩霞光,宛如神只降臨人間。她的出現,讓玉帝及眾神彷彿看到了救星,紛紛上前迎接。玉帝滿臉愁容,那深深的皺紋彷彿訴說著他內心的無奈與憤怒。他將孫悟空大鬧天宮之事詳細地告知了觀音菩薩,言語之中滿是無奈與憤怒,彷彿在傾訴着一場無法承受的災難。

觀音菩薩微微頷首,那美麗的眼眸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她沉思片刻后說道:“此猴神通廣大,若要制服他,需尋一實力相當之人。”玉帝連忙問道:“菩薩可有合適之人選?”觀音菩薩目光流轉,腦海中浮現出灌江口的二郎神楊戩。

於是,玉帝即刻派人前往灌江口,請二郎神楊戩前來降伏孫悟空。楊戩接到玉帝旨意,心中亦是豪情萬丈。他久聞孫悟空之名,深知其厲害無比,但他自信自己的實力不弱於任何人。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鬥志,彷彿看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在等待着他。

楊戩率領梅山六兄弟及一千二百草頭神,浩浩蕩蕩地奔赴天庭。他身着銀甲,那銀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宛如星辰般璀璨。他手持三尖兩刃刀,威風凜凜,氣勢逼人。那冷峻的面容上,透露出堅定的決心,彷彿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

孫悟空站在雲端,睥睨着天庭眾神。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驕傲與自信,彷彿整個世界都在他的腳下。當他看到二郎神前來時,心中毫無懼意。他仰天大笑道:“來者何人?敢來挑戰俺老孫?”那豪邁的笑聲在天地之間回蕩,彷彿在向整個世界宣告他的無畏。

楊戩冷聲道:“孫悟空,你大鬧天宮,犯下滔天大罪。今日我楊戩便要替天行道,降伏於你。”他的聲音冰冷而堅定,如同寒冰般刺骨。

說罷,楊戩揮舞三尖兩刃刀,如閃電般向孫悟空撲去。那刀光如銀蛇般舞動,帶着凌厲的氣勢。孫悟空也不甘示弱,舉起金箍棒迎了上去。兩人瞬間戰在一起,刀光棒影交錯,氣勢恢宏如暴風驟雨。那激烈的戰鬥場面,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場末日的風暴之中。

鼎,乃金丹之秘要所在。恰似觀音合掌之姿態,以此彰顯神觀之奇妙效用。當察知陰勢漸長而陽力漸消之際,便如同小人得勢而君子隱退之狀,亦如那灌州灌江口之情景。有詩云:“老夫灌灌”,緊接其後便是“小子[足喬][足喬]”。此處小子,即為陰,居於灌江口者正是如此。那顯聖二郎真君,恰似坤卦之六二爻。坤陰承應天道而行動,其道途正當光明顯耀,其功績順遂承繼而無有不利。在此之時,於大聖此前之境遇,可為姤卦或遁卦;而後則會成為否卦或剝卦。那六兄弟,象徵著六陰;一千二百草頭神,乃是二六一十二之數。初爻與二爻,小人相互勾結而進逼,正如“拔茅茹,以其匯”之象。草卒匯聚為萃,呈現出叢聚眾多、強盛之貌。只聽調遣而不聽宣召,其跋扈之態可想而知。本部神兵駕馭鷹犬,所見皆為鷹犬之類。真君笑道:“小聖來此”,分明說出其勢之小。必須與大聖爭鬥一番變化,這“變”之一字,含義微妙至極啊!“剝柔變剛”,以陰剝陽,為何稱之為變呢?大凡君子驅逐小人,在朝廷之上聲討其罪而共同摒棄,毫無滯留。故而夬卦以五陽去除一陰稱為夬。小人驅逐君子,道理不直,言辭不順。使其逐漸消損卻不知是在變化,可見其手段之巧妙。下文之一變二變三變四變,皆是其手段。小聖又道:“列公將天羅地網不要幔了頂上。”大凡小人陷害君子,必先放縱使其逃逸,而後暗中伺機,以示無跡可尋。可見其計謀之狠毒。

領六兄弟收拴鷹犬那一段,其笑言舉動,宛然畫出小人之情狀。大聖見了,笑嘻嘻地詢問其來歷。一經說出根本,便已知其陰柔善變。

二郎搖身一變,身高萬丈,兩手舉着三尖兩刃神鋒。二次變化再加一次便成坤卦之象。坤陰順應天道而行動,其勢焰衝天,此乃常事。為何舉起三尖兩刃神鋒?那“尖”字顯然象徵著小人,兩刃恰似兩片嘴唇。可見其無憐憫之心卻有殺人之利器。青臉獠牙,朱紅頭髮,豈不是噬人之厲鬼?即便大聖之正氣亦充滿天地,可與之抗衡,然而那草頭鷹犬紛紛趨附,大聖羽翼驚遁,又當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聖深知大難已至,便將金箍棒藏在耳內,變作麻雀兒,飛在樹梢頭釘住。正如明夷卦之初九爻:“明夷于飛,垂其翼也。”捲起隱藏其光明,示意不高飛;隱匿其蹤跡,使人不見其飛翔。六兄弟一起吆喝,可見小人一旦得志,同聲共吠之態令人畏懼。二郎圓睜鳳眼,為何圓睜?可見平時尚且假作掩飾,倉猝之際猙獰之態畢露無遺。變作餓鷹抖開翅膀扑打,豈非依仗其爪喙之銳利?大聖變作大鶿老,衝天而去,恰似明夷卦之六四爻:“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靠近之處既不可潛藏,尚可進入左腹幽隱之處。秉持卑順之節,得明夷之心出門而遠遁。鶿老,以示卑順而有義。二郎急忙變作大海鶴攢上雲霄來啄,仍舊用喙。大聖入澗變作魚兒,潛伏至極。二郎一變魚鷹,似青鷂非青鷂,裝作青色;似鷺鷥非鷺鷥,暗通私賂;似老鸛非老鸛,倚仗權老。大聖打個花便走,似鯉魚非鯉魚,遵循道理;似鱖魚非鱖魚,堅守良貴;似黑魚非黑魚,秉持真清;似魴魚非魴魚,內心方正。二郎趕上來啄一嘴,仍舊用喙。大聖變作水蛇鑽入草中,非虺非蛇,潛伏於草莽之間。二郎變作灰鶴,伸着一個長嘴,與一把尖頭鐵鉗子相似。哎呀!二郎始終用喙,而最後之態最為可畏。

大聖又變作花鴇,能群居,自有行列,乃是群而不黨之物。二郎與鷹鴉為侶,按理可用群而免患,卻反而厭惡其與鸞鳳相交,視為恥辱,即刻挾彈擊打,可見邪正之絕不兩立。然而為何不變而用彈?大凡小人憎惡君子,每每不自己發難,而是唆使他人彈擊以加害。不變之中卻有着極大的變化。大聖趁機滾下山崖,又變作一座土地廟。此一變之妙處,微言奧義,非世俗之人所能識。有人批為文字之化境,有人批為猴頭廟以戲謔,歷經數百年無人能一窺究竟。大聖變廟之妙,難怪識者稀少。大聖為何不可變而必變為顯然不可掩之廟,又為何何處不可遁卻必變作二郎而反入那絕不可入之二郎廟?其義已明白顯着。欲知其義者,須讀剝卦之上九爻“碩果不食,君子載與,小人剝廬”。此時,大聖登天無路,入地無門,蒙難卻堅貞不屈,諸陽消盡,獨陽僅存。君子在上,為眾陰之庇佑,如廬舍一般。倘若剝極而食其果,便是自失其所庇。究極於終,剝陽即所以自剝。故大聖變為廟如廬舍以阻止,復變為二郎以同化,再入二郎之廟以示大聖之廟即二郎之廟,二郎之廟即大聖之廟以曉諭眾人。

說道:“郎君不要嚷,廟宇已姓孫了。”此言剝孫之廬即剝楊之廬,楊廬即孫廬。所以那碩大之果,告誡小人不可食,應順應時勢而停止。至於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為旗杆,其中又有妙義。君子避難遁世,貴在先行而不在後。若眾人皆先而我獨后,便是失時而招禍。故而無首而潛,乃遁之極致。遁而在尾,便有形跡可窺。故遁卦之初六爻曰:“遁尾,厲。”大聖當姤而遁,此乃天道之潛,卻仍難掩於尾遁之危,可知尾遁之理者乎!

他們從天上打到地下,又從地下打到天上。所過之處,風雲變色,山崩地裂。天地彷彿都在為他們的戰鬥而顫抖。楊戩施展七十二變,時而化作雄鷹翱翔天際,那銳利的眼神彷彿能穿透一切。時而化作猛虎撲向孫悟空,那兇猛的氣勢讓人膽寒。孫悟空亦是變化多端,時而變成巨蟒纏繞楊戩,那粗壯的身軀彷彿能將一切束縛。時而變成飛鳥躲避攻擊,那敏捷的身姿讓人驚嘆。

梅山六兄弟見楊戩久戰不下,便也加入戰團。他們各自施展神通,圍攻孫悟空。有的放出法寶,那法寶光芒四射,威力無窮。有的施展法術,那法術絢麗多彩,神秘莫測。場面激烈無比,讓人目不暇接。孫悟空以一敵眾,卻依然勇猛無比。他的金箍棒揮舞得密不透風,將敵人的攻擊一一化解。那頑強的鬥志,讓人敬佩不已。碩果不食,乃止之象。為何不食?此果,乃陽之象徵。陽非陰所能輕易剝蝕進而取代,故而剝至極處則必復,小人亦會自失其庇佑,亦是順應時勢而停止。此觀音舉薦二郎真君之舉,正是靜觀天道運行,順應其方興未艾之勢,徐徐觀察其停止之時機,並非助力陰去消損陽。

觀音不用凈瓶去擊打大聖,而令老君使用金剛琢,正是靜處其外,順應天道運行而阻止其剝蝕,乃是止住陰以拯救陽。然而剝與止,皆為天道之行。順應其剝蝕而阻止之,皆是靜觀天道運行。此觀,實則為大聖之自我觀照,只是借觀音以闡釋其道理;此止,實則為大聖之自我停止,只是借老君以闡發其義理;此剝,實則為大聖之自我剝蝕,只是借二郎真君以順應其運行;此剝實則又非大聖之自我剝蝕,只是借大聖以昭明天道之剝蝕。以此責備眾人自我剝蝕以警醒其危險。知曉其剝蝕而順應阻止,知曉其順應阻止而必然回復,知曉其必然回復而道便明晰了。

觀音合掌言道:“貧僧請陛下與道祖一同出南天門,親自去看看虛實如何。”此乃觀察天道陰陽之虛實狀況。二位聖人將大聖圍困,只是未能擒拿住,正應了“碩果不食”之象。凈瓶不用,乃是保持其潔凈清正而自身不參與其中,此乃神觀之妙處。菩薩詢問老君:“有什麼兵器可用?”老君道:“有,有,有。”從左膊上取下一圈,名為金剛琢,又名金剛套。此即前文鼎卦之六五爻、上九爻所言之“金鉉”“玉鉉”。妙就妙在“有有有”這三個字。鼎卦之五爻虛中為黃,在君位則為實。五爻無實,以二爻之鼎中有實為實,故而觀音因其無而發問,老君因其有而作答。凡物之行在於足,唯獨鼎之行在於耳。六五爻虛中為德,為黃耳之鉉。加上耳,是應和二爻之堅剛。如同貫以金鉉,應當始終如一。而貞固則有利,故而實而虛,虛而圓為圈。上九爻為玉鉉,而左上為陽居陰位,剛以柔節之,如玉一般溫潤而令人敬畏。故而從左膊上取下金剛琢,金與玉相合。為何能套住諸物而又名套呢?五爻虛中,虛故而能容納。

上爻者為老,五爻者為君,故而指老君。唯有老君之虛中而實,方能降伏正道而阻止變化。二郎真君不能吞食大聖之果,大聖卻能吞食老君之中心,打中其天靈蓋而使其跌了一跤,老君之順應而阻止,即是大聖之順應而阻止。細犬一口又使其扯了一跌,二郎神之順應而阻止,也即是大聖之順應而阻止。犬者為戌。九月之卦內為坤而外為艮,順應時勢而停止。不順時而行,行即是止;順時而止,止亦是行。大聖之被困而停止,正為大聖之自我停止而前行。七聖者,自復卦而反之為七陰。穿了琵琶骨,再也不能變化,此乃剝卦之象。止住上爻而碩果不食,留存果中之陽以轉向回復開啟泰卦,止於其所不得不止之處。止住而不變,此乃大聖先天之妙用,而非二郎真君之能穿而住止之。學道之人若能觀察其微妙之處,而能於無畫無文之處安身立命,此即觀音之神妙之處,陰用而不與人爭。

但終究雙拳難敵四手,孫悟空漸漸陷入了困境。他心中惱怒,卻又無可奈何。就在這時,太上老君突然出手,他拋出金剛琢,那寶物如流星般劃過天際,準確地擊中了孫悟空的頭部。孫悟空頓時頭暈目眩,失去了抵抗能力。

楊戩趁機上前,用縛妖索將孫悟空緊緊捆住。至此,孫悟空被降伏,天庭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然而,孫悟空的傳奇故事並未就此結束。他的反抗精神和不屈意志,將繼續在三界中傳頌,激勵着無數的生靈追求自由與正義。在那漫長的歲月里,他將等待着再次崛起的機會,續寫屬於他的輝煌篇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悟空修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悟空修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