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法不輕傳,道不空授!
“幫哥個忙,去松樹林裏,弄些松香來,要越陳舊越好,回來時候看看村尾那間沒人住的老房子窗戶上,還有窗戶紙么,要是有就給俺揭下來,別弄壞了,盡量完整,窗欞子也拆幾根下來......”
雖說二強不知道哥哥要搞啥,但還是二話不說轉身去了。
“哎,今兒抓住野雞了么?”
“嘿嘿,別提了,俺回來再給你說......”
肯定是沒抓到,要不然進門就炫耀了,弟弟的脾氣哥哥一清二楚。
張震彎腰從地上磚縫裏,弄了點土,放在桌上,用毛筆沾上土仔細地刷着那枚火漆印。
眼見的,那枚印從嶄新變得臟舊,上面光滑的表面也起了毛糙。
有句老話,欲識假必知假,想要看出假貨,必須知道造假的手法,所以凡是收藏大家,去做一兩件假貨不是難事。
能把上周的東西變成商周的古物,這是一門手藝,是精細活。
張震不敢有半分鬆懈,小心翼翼地繼續刷着,直到一陣紛亂腳步響起。
“哥,你看夠不?”
嘩啦一聲,有東西落在了地上。
張震連頭都沒抬,繼續忙着手裏的活,直到看起來沒啥大問題了,才停下手。
這玩意蒙不了行家,但是坑個棒槌綽綽有餘!
“弄了這麼多,窗戶紙呢?”
一些帶着樹皮的松油子,還有幾根漆色斑駁的爛木頭,在地上堆得小山似的。
二強和幾個小夥伴,幾乎把這間狹小的房間裏擠滿了。
張強從軍用書包里拿出幾張比煎餅還脆的窗戶紙,放在桌上,“哥,都是你要的,看看行不!”
“行,能用,你們玩去吧!”
張震扔給他們一小袋水果糖,準備繼續幹活。
張強磨嘰着不走,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哥,俺,俺和你商量點事行不?”
“說吧!”張震拿出捲尺,開始量那些窗欞子,每根都用鉛筆畫上標記。
張強蹲下,幫他扶着木頭,“哥啊,俺不想去上學了,哎呀,別打!”
張震掄起一根窗欞子就抽在他腦門上,不過沒用力,但也啪的一聲響,十分脆生。
“咱姐為了家裏犧牲那麼大,不就是想讓咱們幾個有出息,你敢再說這話,先餓你三天!”
張強抱着腦袋低下了頭,“哥啊,可俺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啊,浪費功夫去考高中,就算是上了,也是再浪費三年花費!”
在家人中,張強是個另類,別人一個個都是學習的好苗子,就他一上學就頭疼,喜歡天天跑跑跳跳,穿山越嶺。
為了這,張震和大姐十分頭疼,沒少幫他補習,可左耳朵灌進去,右耳朵出來,怎麼費勁,那成績依頑石般舊巋然不動。
指望他考上大學,確實不如指望天上掉餡餅現實點。
張震也曾經想過,讓他學門手藝,比浪費在考學上強。
可總不能連初中都沒上完就輟學吧?
張震放下手裏的東西,“那你說,喜歡干點啥?”
張強腆着臉一陣憨笑,“俺想跟你學倒騰古董,俺喜歡那個,鄉親們都信你,高看你一眼,多風光,俺覺得來勁!”
“嘁,就這點出息啊,在鄉親面前露臉就風光了?”
“俺還有更高理想,跟你一樣去城裏,見世面,還有去......”
“行了,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我能在鄉親面前風光,是因為我吃透了這些古董,你想學沒問題,誰讓咱是親兄弟呢,我教你,可你得證明一下,你是不是那塊材料!”
“怎麼證明?”
張震摸出一枚篆書的皇宋通寶銅錢,放他手裏。
“看看上面寫的啥字!”
張強翻來覆去看了半晌,尬笑道,“呵呵,俺不認得這些雞腸子字!”
“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學古董鑒定?”張震一拉臉,拿出了大哥的威嚴。
張強嚇得一縮脖子,“俺,俺以後好好學習還不行嗎!”
張震道,“這樣,反正初中還剩下半年,你給我好好學,要是能考上高中,咱就上,要是考不上,我也不難為你,就開始正經教你鑒定古董,不過在這之前,你給我把篆字認識個五六成,另外把學過的歷史都吃透了,不懂的問姐姐,行不?”
張強露出笑容,“嗯,俺聽哥的!”
“咋還不走?”
“俺還有點事!”
“你就不能一次都說完了?快點,我忙着呢!”
張強臊眉耷眼地說,“不是俺,是俺,哎啊,是他們找哥有事!”
張震越過弟弟肩頭看到後面那幾個小子,一個個耷拉着頭像是熟透了大棉桃。
他們都是村裏的皮孩子,最大十七八,小的和張強年齡相仿,其中幾個還在上學,有幾個初中畢業就輟學在家務農。
平時就是他們帶着張強去山裏撈外快,也算是幫過家裏的忙。
“哦,你幾個有事啊?”
“俺們今天沒抓到野雞!”
“震哥,包子真好吃!”
“謝謝震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張震擺手道,“好吃也沒了,等下次再蒸了,給你們幾個哈,去忙吧!”
幾個孩子還不走,站在那裏給地磚相面,張強忍不住說道。
“哥,他們幾個都想跟着你學古董,今兒本想弄幾隻野雞當拜師禮呢,可運氣不好沒抓住!”
“俺有這個!”一個瘦猴般的少年,手裏托着幾枚山雞蛋。
“俺挖了些山藥!”
“俺的是松蘑......”
幾個孩子都拿出了東西,琳琅滿目什麼都有,還有一個手上托着一塊黑乎乎的東西,不知道是啥。
“哦,這些都是拜師禮是吧?”
“嗯啊!”
“您別嫌棄,等以後俺賺了錢,再補上!”
上一世有些山村就靠古董發的家,幾乎全村都在搞,有錢后發展起來別的產業,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有道是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現在改革開放沒多久,富裕的人還少,古董文玩市場需求並不大。
民間也散落着大量古董,造假制假的還未成火候,可謂是真貨多,假貨少,是大量收購古董的最好時機。
張震打算搞古董發家,一個人孤掌難鳴,需要靠得住的幫手。
這些孩子知根知底,又常年在山裏活動,熟門熟路,正是合適的人選。
不過還是不能耽誤他們學業。
張震沉吟道,“你們幾個現在還在上學的,就按照二強那個辦法,等畢了業再說,其它沒學上的,我暫時收下了!”
撲通、撲通......
一下子跪下四個,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張震也沒躲,坦然受之。
倒不是他妄自尊大,而是自古有話——醫不叩門,師不順路,法不輕傳,道不空授!
接受他們的行禮,是對學問的尊重,也是為了讓他們知道,學問得之不易更需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