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命是一個修鍊的過程(1)

5.生命是一個修鍊的過程(1)

一棵果樹,只有經受住烈日的煎熬,才能結出累累碩果;一隻雛鷹,只有經過風雨的磨礪,才能擁有一雙搏擊長空的翅膀;一爐鐵水,只有經歷高溫的考驗,才能煉就金剛之軀;一件遠古時期的陶器,只有經過歲月的洗禮,才能成為稀世珍寶。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古時候人們便懂得,一把劍,只有經歷磨礪,才能成為一把寶劍;一束梅,只有經歷嚴冬的考驗,才能綻放美麗的花瓣。同樣,人生只有經歷了磨鍊,才能綻放生命的光彩。生命需要磨鍊,生命是一個修鍊的過程。

因為殘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庫緹斯吃了多少苦,他自己也說不清了。早在上小學時,他曾因為殘疾,被其他健康的孩子追得到處跑。有一次,一群孩子把他綁起來,用膠布封上嘴,扔到垃圾桶里,然後點上火。垃圾燃燒生出濃煙,出“噼啪”聲。庫緹斯拚命扭動,生命一度奄奄一息。現在,庫緹斯會“痛苦”地模擬當時的景,隨意地拿自己的殘軀開玩笑,但在所有人看來,如今的他在精神方面已經變得無比強悍。

今天的庫緹斯可以笑容滿面,但是背後他卻付出了無比的辛酸。正如鳳凰涅槃,在烈火中重生。一個人在經歷了挫折、失敗和痛苦之後,要想重塑自我,就必須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磨鍊。只有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日子,才會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其實生活中,有無數的人像庫緹斯一樣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斷地豐富自己。《藝術人生》欄目採訪楊麗萍時,她說:“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我跟朋友說:“人家活得多有境界。”朋友說:“我看過她的專訪,能看出來,其實楊麗萍對自己是非常嚴格的。”我一直認為,來這個世界走一趟,做一個旁觀者,到處走走看看就很好。人很渺小,根本實現不了什麼。改變實現,這是多麼大的字眼,觀察和體驗就很足夠了。

偶然看到塔科夫斯基的一句話:“要忠於生命,而不是生活。”這句話來得真是時候。時間在往前走,自己的想法也在往前走。慢慢自己也有了很多改變,來這個世界走一趟,這是一個自我修鍊的過程,不單單是旁觀。

現任美國三藩市芭蕾舞團席舞蹈演員譚元元,很小的時候就代表中國參加在法國舉辦的最高級別的芭蕾舞比賽,並且獲得金獎,從此她聲名鵲起,一時轟動國際舞台。

然而在巨大成功的背後,她經歷了許多磨鍊:除了每天至少八小時漫長乏味的基本功練習之外,她還需面對許多殘酷的競爭以及他人對這個中國女孩的質疑與排擠。

“我知道有些人對我18歲就擔任獨舞感到很不服,但我唯有努力練習,以自己優異的表現讓他們對我心悅誠服。”譚元元這樣說道。磨鍊培養了她堅定的意志,造就了她頑強的個性,在磨鍊中拼搏,讓她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芭蕾舞皇后”。生命在各種惡劣環境的考驗下進化,使自然界在經歷了冰期的死寂和荒涼之後重現勃勃生機。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鍊中成長,綻放出美麗動人的光芒。

的確,生命需要磨鍊,如同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向我們展示的:從一個貧困弱小的孩子到一個**戰士,保爾·柯察金用整個生命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着。在白色恐怖下,他受刑,坐牢,在革命鬥爭中與艱苦環境作鬥爭……然而正是生命的磨鍊,才造就了他如此堅定不移的精神,頑強不屈的品性,成就了他一生的理想。他的生命如此閃耀而動人。

伊扎克·帕爾曼,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四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症成為終身殘廢。自幼表現出酷愛音樂的天性,十歲上電台演奏,後進特拉維夫音樂學院學習。1958年曾赴美國參加“埃德·沙利文綜藝節目”演出。移居美國後進朱利亞特音樂學校。

沒有人知道,疾病在多大的程度上阻礙或是激了他的音樂天賦。人們只是看到,九歲的帕爾曼已經開始在音樂會上演出。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認為,對帕爾曼來說,在這個競爭激烈、荊棘叢生的行業中,開獨奏音樂會實在是太難了。伊扎克·帕爾曼身體上的殘疾並沒有阻礙帕爾曼演奏水平的提高。

直到13歲的時候,有一天,美國國家電視台邀請他到“埃德·沙利文綜藝節目”中做客,這簡直是天賜良機。帕爾曼獲得了成功,開始嶄露頭角。

生命需要磨鍊,它能培養我們堅定的意志,造就我們頑強的性格,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直面生命中的磨鍊。泰戈爾說:“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每天都是一場戰鬥:約翰・庫緹斯的成功啟示(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每天都是一場戰鬥:約翰・庫緹斯的成功啟示(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生命是一個修鍊的過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