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九章 離婚(6)

6.第九章 離婚(6)

離婚者是否較快地擺脫了離婚所造成的感痛苦可從對前配偶的感覺上反映出來。樣本中對前配偶感到憎恨、厭惡、反感的佔36,懷戀、思念的佔4%,一般友好的佔16%,冷漠、無所謂的佔28%,有又恨又想又悔等矛盾心理的佔16%。換之,有56%的離婚者對前配偶仍難以釋懷,不能擺脫感的折磨。

離婚者還要面對周圍的輿論。在回答“別人對你離婚的看法”這一問題時,76。1的人認為自己處於猜疑、議論和譏諷河之中,感到有壓力。據被訪談者說,人們對其離婚有如下反文應,“人們對我有千奇百怪的看法和猜疑”、“看法不好了”、“認為離了婚的女人就像犯了罪”、“不理解、莫名其妙”、“看我的眼光都跟以前不一樣了”、“有可憐的、同的,還有幸災樂禍的”、“懷疑我生理有缺陷,被當成談資笑料”等等。一位男性離婚者說自己“被那些給大女們介紹對象的人包圍着,被周圍所有的目光緊盯着,彷彿去誰家都是要把人家老婆搶走似的”,以致好幾次動了復婚以擺脫這種尷尬處境的念頭。關於健康狀況的變化,認為離婚後比離婚前好的佔33。3%,惡化的佔19。1,無變化的佔47。6%。

關於經濟狀況的變化,認為離婚後比離婚前好的佔36,惡化的佔36%,無變化的佔28%。

離婚後有再婚意向的佔55。1,無再婚意向的31。996,準備復婚的7。1%,其餘的人迴避了這一問題。到我們調查時已再婚者佔16。3%,未再婚者83。7%。再婚後感覺幸福的佔74。8,不幸福的25。296。有再婚意向者遇到的一個普遍問題是接觸人的機會太少,缺少可供他們與人溝通、重新選擇的渠道。據一位高級工程師說,“我是搞技術的,平時很少接觸人。我想再婚,也不相信那麼多的離婚女性中就沒有願與我接觸交往的人,但苦於沒有渠道結識她們,又實在不願去婚姻介紹所,結果落到一籌莫展的境地。”一位女性離婚者則說,“想再婚可機會太少。好不容易人家給介紹一個,一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互相問你怎麼離婚的,各自敘述一遍,就像第二次開庭,使人很難進入角色”。

離婚中受害最深的是孩子。樣本中只有一位女性離婚者報告說離婚對孩子是有利的。她說,“離婚後孩子們從不堪忍受的家庭氣氛中得到解脫,兩個兒子先後考上了大學。若不離銀婚,他們恐怕都得得精神病”。

樣本中其餘所有的離婚者都認為離婚對孩子造成了巨大的文不可彌補的傷害。先是孩子因父母離異一事所造成的心靈創傷,其次是失去父愛或母愛,還有社會輿論的壓力使孩子覺得丟人、抬不起頭。不少離婚者反映離婚後“孩子脾氣變壞了”、“性格變得憂鬱、內向、孤僻,不願說心裏話”、“功課下降、心理波動,常常呆”,離婚“使孩子早熟”、為討離異后的父母雙方的喜歡而變成“小兩面派”等等。一位女性離婚者去外地看望跟隨前夫生活的女兒,因離婚時孩子尚小,幾年不見母女倆已互不認識。她們在別人指點下相認時,女兒由於受到強烈刺激,只喊了一聲“媽媽”就暈倒了。另一女性離婚者說,她5歲的兒子因見不到爸爸,凡面值伍元的人民幣都不讓花,收藏起來,因那票面上有一戴鴨舌帽手拿鋼釺的鍊鋼工人形象,孩子固執地認為那就是他的父親。一位男性離婚者說,過去整天淘氣不着家的孩子在失去媽媽后不願去公園,說“沒媽媽領着的孩子會被人笑話”。另一男性離婚者說,小女兒有一次突然問他:“媽媽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什麼別人說媽媽是流氓?”使父親無法回答。此後凡再提到媽媽,小女兒一概不吭聲。

離婚觀念

調查還涉及離婚觀念問題。調查對象在如何看待離婚的問題上可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即現代型、傳統型和過渡型(介於傳統觀念與現代觀念之間)。

現代型觀念對離婚持開放態度,認為離婚與結婚一樣,既是自由的,更是正常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人的性愛與婚姻(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人的性愛與婚姻(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第九章 離婚(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