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5章 靈魂三問
日記讀到這裏,施泰因已經開始頭皮發麻了。
他停下來,深吸了一口氣。
手指顫抖地翻開下一頁。
施泰因卻沒想到,陶哲軒日記接下來的內容,更加的勁爆,刷新了他的世界觀。
……
2016年,8月9日。
我失眠了。
那個困擾我許久的問題,似乎找到了答案。
有沒有可能我也是某一本書里的角色?
我之所以跟牛頓、歐拉這些天才,想像力差距那麼多……
是因為作者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換句話說,人類頂尖數學家所擁有的想像力,是小說作者無法理解,無法想像的。
一個人類頂尖數學家到底有多利害?
拉馬努金靠做夢研究數學,這是小說作者都不敢寫的程度。
小說是要講邏輯的。
而現實是不講邏輯的!普通人之所以感覺不到頂尖數學家的偉大,是因為那些都是歷史事件。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所以感覺理所當然,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如果把這些頂尖數學家的戰績,帶入到現在的時代,就能深刻感受到了這些人的妖孽。
牛頓的事迹,如果放在現代的背景,就是一個絕世天才橫空出世,憑一己之力,用一年時間把一個地球文明的人類,帶動到了星際文明。
哪本小說敢這麼寫?
而在歷史上,1666年那一年,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年份,被稱為牛頓奇迹年。
人類頂尖數學家,是放在小說里,都要被讀者大罵開掛開的太離譜的存在。
那是人類智商的巔峰,是任何人都無法理解的存在。
包括作者。
於是,矛盾的事情誕生了。
假設存在那麼一本書。
一個智商普通,無法理解人類頂尖數學家想像力的小說作者,強行塑造了一個人類當世最厲害的數學家。
那麼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
嗯.那個人不會就是我吧?……
“嗯那個人不會就是我吧?”
施泰因的目光停留在這句話上,久久不能移開。
指尖輕觸那微微泛黃的紙張,他幾乎能感受到陶哲軒書寫時的那股篤定與自嘲。
他合上筆記本,手掌壓在封面上,試圖平復自己急促的呼吸。
可心跳聲依然如擂鼓一般在耳畔轟鳴。
“2016年,8月9日。”
施泰因低聲重複着日記最後記載的日期。這個時間點距離現在不過四年。
陶哲軒在那個夏日的夜晚,留下了這樣匪夷所思的思考後,再也沒有在日記中寫下任何一個字。
施泰因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
冷風透過半開的窗戶吹拂而來,讓他感到一陣徹骨的涼意。
他抬頭望向夜空,月光清冷,星辰沉默。
“這個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施泰因低聲自語,聲音中帶着一絲無法掩飾的恐懼和迷茫。
陶哲軒日記中透露的信息,如一顆炸彈,在施泰因的腦海中炸開,將他對現實的認知徹底摧毀。
這個答案可能會顛覆所有的認知。
根據日記的描述,陶哲軒是在成為當世第一數學家后,開始懷疑自己是小說里的人物。
他作為當代最頂尖的數學家,卻與歷史上那數學天才相比,無比平庸。
施泰因皺緊眉頭,回憶着陶哲軒日記中列出的那些名字:牛頓、歐拉、高斯……無論哪一位,都是人類智力的巔峰。
而在陶哲軒看來,這些天才擁有的想像力之強大,是人類無法理解。
施泰因不得不承認,陶哲軒假說有着令人無法反駁的邏輯自洽性。
作者寫不出智商高於自己的角色。
作者本身沒有頂尖數學家的智商,那麼他創造的角色便會受到自身認知的限制。
如果強行塑造這麼一個智商超越愛因斯坦的角色。
要麼人設崩塌,塑造的這個角色,其實是一個披着聰明皮囊的蠢貨。
要麼人設成立,這個角色會意識到自己是小說中的人物。
施泰因將這幾段話反覆閱讀,每一個字都像是帶着鋒利的刃,將他的世界觀切割得支離破碎。
陶哲軒的邏輯嚴謹而冷酷,無懈可擊。
但問題在於,如果陶哲軒的假說是真的,他是書里的人物——
那麼,施泰因有幾個問題。
“如果存在這麼一本書,那麼這本書的讀者是誰?”
“如果存在這麼一本書,那麼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如果存在這麼一本書,那麼這本書的主角是誰?”
每一個問題都像深淵,全是未知的黑暗。
施泰因的心跳逐漸紊亂,手心滲出冷汗。
“信息量太大了,我需要緩緩。”
施泰因決定出門散心。
他披上外套,帶着那本日記,步履沉重地走向街道。
他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思考。
作為一個猶太人,他從小信仰上帝耶和華。
施泰因選擇前往猶太教教堂,尋找內心的安寧。
教堂內,光線昏暗,燭光搖曳。
施泰因跪在祭壇前,雙手交疊在胸口,閉上眼睛,開始念誦阿米達禱詞:
“願主保佑我,賜予我智慧,幫助我分辨真理與謬誤……”
他的聲音低沉而虔誠。
然而,禱告中他的腦海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陶哲軒日記中的內容。
那些公式與猜想像某種古老而神秘的符號,直擊他的靈魂深處。
忽然間,他的聲音變得顫抖:
“神啊,如果我們都是一本書中的角色,那您是那位作者嗎?”
整個教堂寂靜無聲,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空間中回蕩,顯得格外孤獨。
他睜開眼睛,注視着面前的十字架,試圖找到一個答案。
但他得到的回應,只有自己的回聲。
禱告結束后,施泰因走出教堂。
他的內心依然難以平復,頭腦中交織着陶哲軒的假說與自己多年來的信仰。
夜風清冷,他走在安靜的街道上,街燈將他的影子拉得又長又孤獨。
他的手中緊緊攥着那本筆記,彷彿抓着某種無法言喻的秘密。
他抬頭仰望星空,思緒翻湧如浪潮。
他從未感到如此渺小,彷彿自己只是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螻蟻。
“如果我們真的是書里的角色……”
施泰因低聲自語,聲音中帶着一絲無法掩飾的敬畏與恐懼。
他知道,自己必須要找一個答案,即使這個答案可能徹底顛覆他對世界的認知。
夜空之下,施泰因的身影顯得孤獨而沉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