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1)
北京:北依山險、南控平原
北京建城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上一直是軍事、政治中心,歷來被風水學家認為是“山環水抱必有氣”的理想都城。***
關於北京的最早記載是周武王當年封堯的後代於薊丘——就是現在的北京。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這裏曾是燕國的國都。遼代時被稱作燕京或南京,是遼國的陪都。到了公元1153年,金遷都北京,改名為中都,這裏從此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元代以“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原則建北京為大都,初步奠定了現在北京城的規模。明成祖遷都北京后,為了體現皇權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軸線向東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宮殿都在中軸線上,又在線北堆築了一座景山,用以鎮元代殘餘的王氣,以便明代長治久安。清代仍以北京為都城,分別在城的北、東、西面增建了地壇、日壇、月壇,分別表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用來舉行祭祀典禮。
在古老的中國文化里,風水地理文化一直備受重視。堪輿家們認為:“京城者帝之都也,國之要地,龍脈要衝,需依五行方位而建,山陽而水北,坐北而面南,受上天之佑,聚五帝之德。”北京北依山險、南控平原,正是古人心中建立帝都的理想的風水寶地。其西部的西山,為太行山脈;北部的軍都山為燕山山脈,均屬昆崙山系。兩條山脈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匯合形成向東南巽方展開的半圓形大山灣,山灣環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河流又有桑乾河、洋河等在此匯合成永定河。在地理格局上,“東臨遼碣,西依太行,北連朔漠,背扼軍都,南控中原”,有利於展和控制的戰略優勢。
宋代大儒朱熹一生精於研究堪輿之道,《賓退錄》記載了朱熹對北京風水的評價:“冀州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岱嶽,青龍也;華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諸山,案外山也。”代表了當時朝野對於北京地勢的看法,對後人影響很大。
元代蒙古貴族巴圖南在忽必烈選擇定都地點時極力推薦北京,《元史·巴圖魯》中記載了他的話:“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
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大臣們認為這裏是元代亡國之地,王氣已盡,不宜建都,於是定都南京。沒想到“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以燕王的身份奪了天下,他覺得燕京(即北京)是自己跡之地,“龍潛於此,多有經營”。他的臣僚也紛紛上疏陳述北京作為都城的好處:“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萬世之都也。”於是明成祖決定遷都北京,時人一片贊同之聲。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政局頹勢日顯,一些反對意見又被重提,將危局歸罪於當年遷都之舉。通觀明朝立國將近300年,一直處於北方民族的覬覦之下,多災多難。這和北京離北邊的邊界太近,確實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並非地理,而在於朝廷的**無能,這是歷史所能證實的。
北京城是完全在中國風水理論指導下規劃建設的,大至選址、佈局,小至細部裝修,處處寓涵風水思想,是風水學應用的典型實例。近代以來,北京得到了歷代政府的悉心保護。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將故宮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故宮成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歷經五個世紀的古都。
瀋陽:山環水繞、自成一系
素有“一朝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的瀋陽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瀋水(渾河支流)之北(陽)而得名。這裏孕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瀋陽從公元前229年設立侯城起,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遷都於此,滿語稱瀋陽為盛京,意思是興盛的城市。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后,仍然把盛京作為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