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獨立要強的女人(2)
這件事在她純潔的心裏打下了深深了烙印,其實這件事也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她與米家山之間的感,10年的婚姻,潘虹與米家山相處的時間卻只有1年,其中有5年的時間,是潘虹獨自一人在峨影廠度過的,32歲那一年潘虹與米家山離婚。***愛的一敗塗地給了她空前絕後的傷害,並把她一向孤傲的心靈推向了偏執,她的女性主義心理因此定型,對男性的憎惡也達到了極致,從此後,她不再談婚姻。
從小到大,父愛母愛的匱乏和致命的愛打擊,對於心靈的重創都是幽微而難以明的,對潘虹這樣一個倔犟高傲內向從不向人示弱的女性來說尤其如此。所以只能以出演悲劇角色和寫作來將內心的隱痛放射出來,瀰漫於她的《潘虹獨語》一書中的那種幽微的“自戀”就源於這種內心的隱痛。
潘虹總是賦予《潘虹獨語》中的女性以超凡脫俗的氣質,讓《潘虹獨語》一書散着美輪美奐的神秘氣息:“我選擇擺放出來的每一張照片都是我認為值得去記憶的某個時刻,它們是我成長的見證。有的照片並非是我最美的瞬間,但它一定有最可被解釋的內容。它背後滲透出來的東西也許是屬於很凄美、很失落、很糟糕的一個時期,但它會提醒我,在感上這麼艱難的時刻我走過來了,在事業上如此低潮的時刻我走過來了,在沒有父親的日子裏我一樣走到了今天。”
潘虹為什麼如此不遺餘力地點染她的照片的魅力呢?她說:“我為什麼從不把那些在國內國外獎會上的照片或者那些與聲名赫赫的人物的合影擺在屋裏,讓人人都能看見?擺着的都是我單個的,孤零零冷幽幽地看着世界。”是因為“照片在我的視線里,我也在它們的視線里。”,潘虹所創造的神秘美的載體實際上正是她的自我載體,二者之間具有統一性和自比性,看似是“她”,實際卻是“我”,這種自居效應使潘虹在對它們的美化中完成了其實質上的自戀,愛的失敗對於女性在魅力方面的自信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聯繫到潘虹失敗的‘傻瓜愛’,我們也可以理解林白這種心理上的補償。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說她們體現了潘虹的自我之間的代償性自戀的原因。
潘虹在《潘虹獨語》中說:“在這世界上,能有一兩個真正關懷你、理解你的人,就很不易了。如果你還奢望再更多一些,那隻會更多一份得不到的痛苦。”我認為,《潘虹獨語》是潘虹“補償性”的寫作,由感的缺憾而補償性地滑向自戀,在潘虹本來有可原,但這種“過度補償”,會讓她走向遺世獨立的孤傲和偏執,則又會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和演藝、寫作上的的缺憾,潘虹的成功在於,她終於走出來了,可如今她對愛與婚姻的態度,也說明了她的“過度自戀”導致了她在個人感問題上的失敗。
至今單身的潘虹說她自己是一個“無鹽女”:“我非常自戀,生活中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執着而不妥協。這很辛苦,那種辛苦是內心裏湧出來的。”對於“無鹽女”的意思,潘虹這樣解釋道:“無鹽就是沒有味道,寡味的女人。”潘虹在作客“藝術人生”節目訪談時曾說:“每個人只適合一種生活形態,離婚對我是一種解脫,也是最大的失落……”是一種解脫嗎?既然解脫了為什麼還要抱着以前的幻影不放?其實只有她走出狹隘的女性主義的“自戀”的誤區,這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解放,走出各種幻影的自欺,靠實際行動和理性力量來證明自己;女性生命中的男性匱乏越久,其空虛就越大,對男性的偏執就越深刻;對男性的偏執和蔑視,又會導致女性對自我的過譽,使其更加自戀,因此,對自我的理性認同和健康的兩性關係的建立是克服和轉移女性藝人或女性作家自戀的有效途徑之一。
我可以說,自戀也沒有什麼不好,甚至可以這麼說,只有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的人才有自戀的傾向,因為他有這個自信,只有自己對自己特別滿意的人才會滋生出自戀,也可以說明,自戀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方面的特點。我們沒有必要歧視自戀,但自戀也要有一個尺度,這個尺度就是要適可而止,下像潘虹式的“自戀”就是過度的自戀,這個自戀是極端的,是抓住一個必然放棄一個必然的自戀,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自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