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智若愚

第237章 大智若愚

韋西風一直密切注意着蜀國動向,情報部&別動隊傳回的消息,他都會認真研究。

他雖然不再擔任左護軍,但那些人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按他的吩咐,蜀國傳回的情報,主要部分,他都得到一份謄抄件。

仔細分析了蜀國滅國全過程后,韋西風明白了:整個中原歷史裏,把“大智若愚”四個字演繹到極致的人,非蜀漢後主、孝懷帝劉禪莫屬。

諸葛亮一死,劉禪就廢除丞相職位。

這樣做,表面上有兩層意思:1.前諸葛丞相古今獨一,劉禪空置其位以示尊崇。2.繼任者蔣琬上書,自認不及諸葛丞相之萬一,不配稱“丞相”二字。他只敢居錄尚書事職務。

實質上,劉禪內心深處,是據此昭諭朝廷政策與諸葛亮切割。

主要特徵有3:

1.劉禪從此掌握朝廷實權。

在此之前,諸葛氏好比霍光,後主仿若漢昭帝,甚至一不小心就成了昏帝劉賀。

2.取消北伐政策。

軍隊主力撤回漢中和益州。北外圍只留姜維率一軍游弋,兵力上限是一萬。

3.益州派開始進入權力中心。

東吳孫權繼位之初,就與本地派江東士族達成諒解,文官任命顧雍為丞相,武官重用生死仇家後裔陸遜。

所以東吳政權轄區內,孫權的宗室,在淮汜集團與江東士族間玩平衡,但只有上層鬥爭,沒有底層起義。

而劉備蜀漢的搞法完全不同。荊州派+東洲派全力鎮壓益州派。

益州派代表的本地土着占人口總數60%以上,而早期蜀劉政權的高層沒有一個是益州人。

這樣做的結果是:本地百姓的利益沒有絲毫保障。重稅、頻繁徭役、抽丁入伍,百姓苦不堪言。

因此,益州西部、南部不斷發生起義、造反。

蜀劉政權南部、西部軍區,軍事任務就是專門鎮壓起義。

劉禪掌權后,開始吸納益州派人進入朝廷,甚至擔任高級職務。如光祿大夫譙周。

不過還沒來得及改善當地百姓對朝廷的仇敵印象。

就在魏國18萬大軍攻進了漢中后,蜀國10.2萬軍隊中,西、南兩地的軍隊1.4萬人也沒參加對魏軍戰鬥。

因為只要他們一走,當地人必定趁機起義,攻佔郡縣衙門,殺死朝廷官員。

這幾乎是不用懷疑的判斷。

諸葛亮死後至蜀國滅國這30年裏,是蜀國人民戰亂最少、相對幸福的30年。

韋西風對劉禪“大智”的判斷,並不是僅僅基於以上情況,而主要是基於劉禪的投降。

劉禪自己出城向鄧艾投降,並寫信給姜維、等人,命令他們投降時,真實局勢是:

鄧艾率大約三萬精兵,繞開劍門關,走陰平小路,歷經千難萬險到達江由。只剩一萬人左右。

之後,鄧艾降江由,克涪城、綿竹,直抵雒城,離首都(成都)不到100里。

劉禪召集朝臣,稍微討論了一下,決定投降。

他命令張飛之子、鄧芝之子二人,捧着玉璽、降表,去雒城向鄧艾投降。

鄧艾十分高興,表示接受投降,答應向朝廷為劉禪請功。

劉禪得到鄧艾答覆,便寫下親筆信,派人送往雒城、南中、江州、永安、劍閣、漢中等地,要求將士們向魏軍投降。

其實此時,鍾會的十幾萬大軍被姜維堵在劍門關外,要想入關進入益州,代價一定巨大。

鄧艾進入益州的軍隊只有一萬左右。

益州區域,手中有兵、主張死戰到底的將軍有不少:江州刺史諸葛瞻、劉安南將軍霍弋、北地王劉諶…

劉禪如果振臂高呼,天子為社稷而戰,鄧艾十之八九要玩完。

鍾會要破劍門關,再破成都,軍隊至少損失10萬。

那樣一來,劉禪一定青史留美名。

韋西風對劉禪的高度敬仰、佩服,正是在這裏。

歷史上,無數沽名釣譽者,為了自己個人青史留名,拉千萬百姓陪葬。

這樣的人,其實最為可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而劉禪,卻是一位大仁大智的君主。

因為,假如劉禪誓死抗魏,他能守住蜀國嗎?

答案是絕對守不住。

結局只能是:蜀軍全滅、魏軍死大半、城池盡毀、生靈塗炭…

魏國朝野盛怒之下,蜀地百姓至少百年不得安寧。

真實的歷史結局是:魏國大軍壓境覆滅了蜀國,死亡最多的情形,居然是因為鄧艾抄小道、死在惡劣環境裏的一萬多人。

最激烈的戰役是鄧艾攻打綿竹,雙方死亡3000人左右。

滅國之戰,到底是拼成“殺敵八萬自損十萬”好呢,還是兵臨城下時,審時度勢不戰而降好?

——也許心思不同,答案就不同。

韋西風的答案,絕對是後者。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後世大家張養浩的這篇“山坡羊-潼關懷古”,興許可以表達劉禪面對魏國大軍時的心情吧。

個人榮辱算得了什麼?青史留罵名又何妨?!

韋西風堅信:作為亂世君主,劉禪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他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不願再見到血流成河。

也許,他早就體會出了那句話: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後世朝代,之所以不停往劉禪身上潑髒水,主要在統治者操縱了輿論導向,他們不能允許“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成為正向思維。

中原統治者,希望百姓越愚昧越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否則,人人都愛思考,個個都覺醒。那樣,統治者就睡不着覺了。

“商君書”之馭民六術: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貧民、虐民。是統治者的一貫法寶。

旁觀了蜀國滅國全過程,感受了劉禪的仁與智,韋西風決定不插手晉國滅吳之事。

雖然晉國統一后,天下被司馬家搞得亂七八糟。

但統一總比三國爭霸好得多。

他不知道自己這一世輪迴什麼時候結束。如果時間允許,他的計劃是堅決頂住晉國對嶺南的染指。

然後幫助未來的晉王司馬睿,與北方切割,儘早統一淮南。

這樣可以保證南部半壁江山,在即將到來的三百年大亂世中,享一方安寧。

至於北方,歷史註定,那裏要發生民族大融合事件。亂成一鍋粥。

這將是中原及北方百姓無比痛苦的黑暗時代。

可是,歷史車輪,誰又能擋得住呢!

韋西風試圖與星狗溝通溝通,看能否確定一下這一世餘生時光。

可是星狗沒反應。

這狗東西!它一定是假裝閉着關。

算了,自然而然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幸好遇見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幸好遇見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7章 大智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