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儒教傳人
進了房間,瑾瑜仙子跟了進來,問道:“你怎麼知道這幾個人住在這家客棧?”
她可不相信,方大寶是誤打誤撞地發現蕭不凡等人。
“天機不可泄露!”方大寶神神秘秘回道。
“切,成天就這麼一句。”瑾瑜仙子湊過臉龐,悄悄說:“大寶兒,你真把高歆當媳婦兒了?”
“不行嗎?”方大寶眼珠子一彈,“難道她給你做媳婦兒?”
“你這個壞人!”瑾瑜仙子雙目含淚,低着頭,踢了方大寶一腳,回頭便跑了。
方大寶心想,這丫頭如今還是有些對高歆難以釋懷呢。
換誰暗戀了數年的一個俊俏兒郎,竟然發現是女兒身,心中這份失落也是難以自遣的。
方大寶嘆口氣,盤腿坐下,觀心內視。
他修鍊到今日,境界已逐步穩定在金丹境巔峰,逐步有着向金丹境圓滿突破的趨勢。
隨着境界漸深,方大寶的神識海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佈滿日月星辰的神識天際,此刻星辰運轉間似乎遵循着某種古老而神秘的法則,一樣有着東升西落,一樣有着陰晴圓缺,一樣有着日照交替。
此時正是太陽初升的一刻,靈液匯聚而成的湖泊,已不再僅僅是數畝大小,它彷彿隨着方大寶修為的精進而不停擴張,此時陽光普照下,湖面波光粼粼,美得令人心醉。
湖泊中,五十二萬四千二百八十八隻精神傀儡正躺在靈液中做SPA。
湖泊上空,一隻只怨靈正面無表情地給自己放風箏——風箏線還牽在一部分精神傀儡手中!
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湖泊中央那座黑塔。
黑塔原本深邃如夜,如今卻隱隱閃爍着銀色的微光,塔身表面的銀色光澤,時而流轉,時而凝聚,彷彿是某種高級法則的具現化,透露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壓……
方大寶的精神力到了如今的境界,靈識變得格外敏感。
那漂浮在空中的一隻只怨靈,便是方大寶神識海的接收天線。
高歡和高樂二人就算了,方大寶對他們不熟悉,很難感受到他們的精神波動,但蕭不凡這種交手多次的宿敵,方大寶剛走近客棧就察覺到了。
他上二樓,不過是為了驗證下而已。
趕走了蕭不凡,方大寶愜意地躺在蕭不凡剛躺過的被窩裏,舒服地呻吟了一聲!
————————————
第二日,便是三元法會之日。
中州丹堂的九層丹塔之前,已用檀香木壘起三個高台。
儒家之台,位居中央,形式古樸而莊重。台上鋪就織金綉龍毯,置一書案,上有筆墨紙硯上,書案一側,立有一孔子像,面容慈祥,威儀自生,傳“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
道家之台,左傍儒家,檯面青石鋪基,青苔覆面。台上一八卦爐青煙裊裊,爐后立有太上老君坐像,老君手持太極,目光深邃,似在參悟陰陽平衡、萬物生長之道。
釋家之台,右鄰儒家,台上四周覆有白玉蓮花瓣,中央聳立着一座七寶佛塔,塔身鑲嵌各色寶石,熠熠生輝。塔前,釋迦牟尼佛像慈悲安詳,雙手結印,開示解脫之道,佛法光明普照人心。
方大寶牽着小雲笛,擠在人群之中,跟着眾人參觀三元法會。
他別的不懂,曾在碧落山三清殿見過三清的雕像,此時便大發感慨,說應該把三清都擺上去,方顯得道家威儀。
旁邊一個老者一身青衫,頭戴儒巾,顯然是孔子門生,聽聞這話便不高興了:“孔聖人後面還有孟聖人,孔子還有三千門生,七十二賢人呢,要不都放上去?”
另外一個光頭和尚擠的滿頭油汗,更在後面說道:“佛門過去世,有莊嚴劫一千佛,現在世有賢劫一千佛,未來星宿劫之一千佛,總共三千佛,你這台上放得下嗎?”
方大寶辯不過別人,心裏着惱,一伸腿使個絆子,老頭兒被人流一擠,一下摔倒在地上,呼天搶地地大叫起來。
方大寶生怕老人糾纏,趕忙一拉小雲笛的手,哈哈大笑,“這老傢伙,活該!”
哪知道身邊人使勁把方大寶手一甩,哼道:“方大寶你這臭賊,抓我的手幹嘛!”
原來小雲笛早就擠散了,他抓了半天,原來是瑾瑜仙子的小手,入手滑膩,柔弱無骨。
方大寶看着儒家高台,便問道:“我只知道修真有道家和佛家,怎麼忽然多了個儒家來?”
“我原來也覺得奇怪,後來問過青通師伯,方才知道一些事情。”
瑾瑜仙子言道,儒教修真深植於塵世之中,與道家之超脫、佛家之悟道截然不同。儒家講究入世修行,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修真之大道。故而,儒門弟子多投身於仕途,以政績德行彰顯修為,不重個人修為的飛升超脫,卻在紅塵中磨礪心性,成就一番功業。
然而塵世紛擾之中,亦不乏對天地至理有着深刻洞察的儒家智者。世間萬物皆遵循天地法則,治理國家、教化民眾之餘,亦能從中悟出修真之道。數百年前,便有一位大儒,不僅詩文傳世,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於一本古老的儒家經典《詩經》的縫隙之中,發現了隱藏的修真線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據傳,《詩經》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蘊含著天地運行的微妙規律,大儒通過反覆研讀,參透了以詩書禮樂調和陰陽、溝通天地的奧秘,從而開創了一條以文載道、以詩修真的獨特路徑。
“切,讀書還能修真,我不信。”方大寶聽了一會兒。
他這輩子最煩的就是讀書,你給他說詩書里還有修真的道理,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那你今天看看台上三元法會,儒教都講些什麼唄。”瑾瑜仙子見方大寶一個勁兒地抬杠,也是不高興了。
“那你說說,為什麼多數人都沒聽過儒教修真唄。”方大寶笑道。
“這就和皇室有關係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前面的皇帝不相信儒教,崇信道教,所以道教就興盛了。士大夫做官可以,做官如果還一心修真,往往被同僚和皇室打壓。百年下去,儒教慢慢衰亡式微了。”
“那是當然,做官就做官,就不要想着修真了。”方大寶插嘴道。
瑾瑜仙子繼續道:“現在的大周朝,從景曜皇帝開始,到現在的明睿皇帝,卻十分崇信儒教,儒教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就慢慢復活了。”
方大寶正待再問,下面看熱鬧的百姓卻山呼海嘯起來。
只見高台的另一邊,一陣輕風拂過,帶動着街旁的柳絲輕舞,彷彿是大自然在為即將到來的尊貴客人鋪陳序曲。空氣中漸漸瀰漫起一股淡雅的香氣,不似凡塵,更像是來自遙遠仙境的芬芳,為凡間景象增添了幾分超凡脫俗的氣息。
就在這時,一隊身着華麗儒衫的侍從緩緩步入視野,他們手持象牙扇、玉佩輕響,步伐整齊劃一,每一步都似乎踏着無形的韻律,引領着一種莊嚴而又神秘的氛圍。
而在這一行人中央,一位身披雲錦織就的長袍,頭戴九鳳珠冠的蒙面女子緩緩而行。
原來當今儒教尊者來了,還是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