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大唐氣數已盡
幽州,薊縣。
這片土地的冬天比塞外還要寒冷,驛道上行人稀疏,飛鳥絕跡。
這日清晨有一支千餘人的騎兵隊伍打着“安”字大旗,列隊進入了幽州城。
得知安祿山到來,張守珪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接見。
宴客廳里,這對父子分賓主落座。
“祿山啊,我相信你也收到來自長安與靈州的詔書了吧?”
張守珪今年五十四歲,常年的軍旅生涯讓他看起來精神矍鑠,雙目透着精明,透着商人的奸詐。
大腹便便,三十五歲的安祿山放下剛端起來的茶盞,拱手道:
“回義父的話,長安朝廷冊封兒子為漁陽郡公、授勛柱國,而靈州朝廷則冊封兒子為陽谷縣侯。”
“呵呵……李瑛還真是吝嗇啊!”
張守珪捋着鬍鬚發出一聲不滿的冷笑。
“為父也收到了兩份詔書,一份是靈州朝廷發來的,冊封我為輔國大將軍,賜爵合肥縣公,授勛上柱國……”
不等張守珪說完,安祿山便急不可耐的問道:“那長安朝廷冊封了義父什麼爵位?”
“哼哼……李琦可比李二郎大方多了!”
張守珪捋着鬍鬚,發出一聲得意的笑聲。
“長安朝廷冊封為父范陽郡王,加太子太師頭銜,領范陽、朔方、河西三鎮節度使……”
張守珪本以為這個乾兒子聽完之後會露出羨慕的表情恭賀自己,沒想到安祿山卻是語出驚人。
“義父啊,李琦娘倆太陰險了,給你朔方、河西節度使,就是要讓你與李瑛火併,他們長安朝廷好坐收漁翁之利啊!”
張守珪不以為然,端起茶盞來呷了一口,侃侃而談。
“祿山此言差矣,有道是無功不受祿,如今長安朝廷以王爵相授,老夫為長安朝廷效力也是應該的!
我大唐自建國以來,異姓封王者有幾個?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榮耀啊!”
大唐王朝建國初期冊封了一些異姓王,包括羅藝、杜伏威、李軌等人,但這些諸侯本來就割據一方,唐朝冊封他們為王只是政治籌碼而已。
等唐朝實現大一統之後,李世民、李治父子除了象徵性的給突厥、渤海國這些藩邦封王之外,大唐的臣子都沒有享受到封王的榮耀,就算是凌煙閣的開國功臣,最多也只是獲得了國公的爵位。
及至武周代唐,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都被封為親王,還有幾個封了郡王,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皇帝的直系親屬,也算不上異姓封王。
只有到了武則天死後,中宗李顯繼位,冊封發動“神龍政變”的張柬之、崔玄暐、桓彥范等功臣為郡王,這才算得上大唐王朝真正的異姓王開端。
再後來,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成功剷除了韋后一黨,而太平公主的三個兒子薛崇簡、武崇敏、武崇行也被冊封為郡王。
這一次,李琦的政變不知道將會被歷史冠以什麼名字,但楊洄、鄧文憲、蘇慶節三人因功封王,着實讓天下的官員羨慕不已。
而如今,這潑天富貴終於來到了張守珪的頭上,怎麼能不讓他興奮?
楊洄、蘇慶節、鄧文憲都屬於發動政變的從龍之臣,堪比張柬之、桓彥范等人,他們封王,那些眼紅的也沒什麼可說的。
自古以來,富貴險中求,這三人冒着滅族的危險跟隨武氏母子發動政變,成功后享受勝利的果實,也是天經地義。
但大唐現在有十幾個節度使,還有三個大都護,以外臣的身份封王,天下止有張守珪一人,甚至就連安西大都護蓋嘉運也只是被授予了鄭國公的爵位。
常言道,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兩封詔書擺在一起對比,相對長安朝廷給的王爵,李瑛給張守珪冊封的合肥縣公就有些寒酸了。
安祿山笑道:“義父,我們大唐異姓封王的確實不多,但當朝也有四五個了,楊洄、鄧文憲、蘇慶節,還有武太后那個草包兄長……這麼數一數,也不算少啊!”
“嗯?”
張守珪聽着安祿山的話語不對,蹙眉問道,“祿山,你這話什麼意思?你在取笑義父?”
安祿山詭笑道:“兒子豈敢取笑義父?只是不想看着義父獨享富貴,希望你老人家也能封兒子一個王爵。”
張守珪聞言心頭大震,手裏的茶盞跌落在地,摔了個粉碎。
“安祿山,你簡直是大逆不道!”
張守珪站起身來做賊般掃視了一圈屋內,確定無人這才戳着安祿山的鼻子道。
“以後少說這種話,老子當做沒聽見!”
“義父!”
安祿山肥碩的身體單膝跪地,拱手道。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李淵一個太原留守就能做皇帝,義父你手握十萬雄兵,在幽州盤踞了七八年。
如今天下大亂,二李相爭,正是天賜良機,還望義父抓住機會,建立一番萬世功績!”
“狂妄!”
張守珪弓着腰,抻着脖子,一臉緊張,因為心跳過快而導致臉色漲紅。
“安祿山,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這可是謀逆大罪,是要誅九族的!”
安祿山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道:“兒子當然知道,但大唐建立至今已經一百多年,氣數將盡,是到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張守珪緊張的來回踱步:“安祿山不要說了,老子當沒聽見,否則老子怕是要被你害死!”
安祿山挪動着肥胖的身軀,攔在張守珪面前苦勸:“義父啊,難道你沒有發現,咱們河北上下對朝廷都積蓄着一股不滿的情緒,從民間到軍營、再到官府,對朝廷俱都頗有微詞!”
“義父鎮守幽州七年了,焉能不知?”
張守珪背負雙手,轉了一個圈,“這兩年可是發生了兩次反對朝廷的小規模民變,都被老夫迅速鎮壓了!”
安祿山敏捷的翻了一個跟頭,再次跪在張守珪面前:“義父可知道為何?”
“老夫自然知道!”
張守珪扭頭,“自大唐建國以來,一直重用關隴士族,隴西李氏、京兆杜氏、韋氏、河東裴氏、薛氏等門閥長盛不衰,盡享榮華。
反觀河北的士族,反而是每況愈下,像是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在朝廷中連個侍郎都難見,每年科舉及第者也是鳳毛麟角。
河北人又不傻,這分明就是關隴的門閥蓄意打壓河北士族,因此這才引得民間積怨漸深……”
“嗨嗨……義父真是火眼金睛啊!”
安祿山發出一聲爽朗的大笑。
“既然義父洞若觀火,定然能夠看清二李相爭乃是天賜良機,何不趁此機會鼓動河北上下自立?
若是天命在義父的身上,定然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趁着二李相爭的機會一路向南,過黃河、陷洛陽、劍指長安。
縱然戰事不利,也可以攻佔河東、河北,以及太行山以東的疆域,或者與長安東西對峙,或者與靈州、長安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