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袁紹的纛

第379章 袁紹的纛

晨光刺破黑暗…..

一串串袁軍俘虜,神情凄惶地被押入巨馬大營,一串又一串….

大營里,俘虜越聚越多,不下五千人。

這時,大營外來了一群不是俘虜,但和俘虜一樣丟盔棄甲的人。

曹性見了,面色一沉,這群人就是他節制的涿郡軍。

此時,他已了解到,盧錫昨夜率四千兵馬來援,在半路被韓猛三千人擊敗,並且盧錫被韓猛陣斬,四千涿郡軍丟盔棄甲而逃。

曹性之所以沉着臉,是因為他節制這支涿郡軍已有一個多月,四千對三千人,還被殺得丟盔棄甲,讓他這個主將很沒面子。

..

袁紹曾經的帥帳里,趙雲正在閱覽方城、臨鄉兩地詳細戰報,這是剛剛送來的。

方城那邊,賈詡與許攸鏖戰一日,殺敵千餘人,大壯軍威。

臨鄉城外,五千對八千同樣鏖戰一日,戰了個旗鼓相當。

而勝果最大的,自然是巨馬這邊,不僅攻破巨馬大營,懾得袁紹倉惶逃竄,還殲滅了近兩萬袁軍。

並且,還在巨馬大營繳獲大批物資,光糧食就有九萬石,換算成後世計量單位也有兩千七百噸糧食,堆起來像山一樣高。

其他就是一些軍備,比如弩矢、箭矢等消耗品,約有數十萬支,依舊價值不菲。

同時,巨馬之戰的勝利,還有戰略上的大勝,因為巨馬大營是支撐方城、臨鄉兩地袁軍的脊樑。

如今,巨馬大營被趙雲奪取,方城、臨鄉兩地袁軍就像一個癱了半身的殘廢。

放下手中戰報,趙雲提起毫筆正準備向賈詡、周倉回信,帳外響起了典韋的聲音:“主公,張將軍求見!”

如今,趙雲麾下有好幾個張姓將領,但能被典韋稱將軍的,只有三個,分別是張遼、張南、張烈。

張遼是趙雲妹夫坐鎮并州太原,張南是趙雲妻外兄鎮守代北九陽關,張烈雖然與趙雲沒有親戚關係,但卻是趙雲每有征戰必帶在身邊的親信。

一聽是張烈,趙雲連忙道:“盛之進來!”

雄壯矯健的張烈躬身入帳,一拜道:“參見主公!”

趙雲擺了擺手:“早就給你說了,無需稟報,可直入我帳!”

這是趙雲給張烈的特權,軍旅中不管什麼時候要見他,可以直接入帳,無需先稟報;因為張烈是大軍耳目,一刻也不能耽擱,同時也是對張烈的信賴。

張烈心頭暖暖的,抱拳道:“不是急事,禮度不可廢!”

這就是張烈的處事,他雖然有這樣的特權,但他不會亂用,不是急報,一律都要先稟再入。

趙雲無奈地笑了笑:“既然不是急事,那就先坐下再說!”

張烈依言坐在帥案對面,抱拳一禮:“啟稟主公,我方斥候在五豐亭一處林中,發現數千運糧車,糧車上根本不是糧食,而是全部浸過火油的乾草!”

浸火油的乾草?

趙雲微怔,不禁冷嘶一聲;這數千糧車,不用想也是昨日他在五豐亭與之擦肩而過的糧車,很顯然這些浸油乾草就是給他準備的。

想到這裏,趙雲一陣后怕,如果當時他領兵殺入運糧隊,很可能像當年他在常山火燒黃龍數萬賊兵那樣。

這可真是與死神擦肩吶!

……….

另一邊,易水南岸。

袁紹抱着浮木渡過易水,踏上南岸。

這一刻,袁紹不禁長長鬆了一口氣,整個人也放鬆了下來。

因為他已踏上冀州的土地,令他感到踏實和安心,頓覺空氣都是那麼的香甜。

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在對岸時,袁紹一臉落寞,暗自傷神:想我袁本初,引十萬虎賁入幽燕時,是何等意氣風發?而今卻落得這副模樣!

隨即,袁紹又想起昨夜那生死一線間,若非趙雲突然撤走,他不被燒死,也成了趙雲的階下囚。

這是一種恐懼,想起就令人頭皮發麻,渾身冰涼。

“主公!”

田豐在孟岱的幫助下,爬上河岸,擰了擰濕漉漉的衣擺,對袁紹拱手一禮。

田豐的喊聲,打斷了袁紹的思緒;袁紹看向田豐,慘呼道:

“遭逢如此大敗,吾袁本初還有何面目,面對天下英雄?”

袁紹出身四世三公之家,曾經又是關東士人新領袖,自然非常顧惜顏面。

而今,十萬大軍兵敗幽州,倉惶逃回冀州,袁紹頓覺真是把自己的老臉都丟盡了。

田豐也是神情凄凄,出征時十萬大軍,此刻八個人,完全是一敗塗地。

但見袁紹深受打擊的模樣,田豐擔心袁紹因此喪失鬥志,連忙寬慰:

“自古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公今時之挫,焉能與高帝彭城之敗相若?”

袁紹一聽,是啊!數百年前,高帝劉邦率五十六萬大軍殺進彭城,結果被項羽三萬人殺得丟盔棄甲….

而高帝跑路時,甚至把妻兒推下車!

後來高帝不也打敗項羽,登上九五之位,開創劉氏基業嗎?

而今,我十萬人馬入幽州,被趙賊數萬人打敗,也不是太丟人,若論丟人,是高帝才對。

而高帝那麼丟人的人,都能打敗項羽,難道我袁本初還對付不了一個趙雲?

況且,趙賊還不是項羽,那我豈能自暴自棄?

想到這裏,袁紹猶如給自己打了一劑強心針,臉上落寞之色一掃而光,昂身道:“大丈夫當礪勾踐之心,行滅吳之大業!”

見袁紹重拾信心,田豐躬身一拜;袁紹的意思是,大丈夫要磨礪像勾踐那種,在遭受磨難與打擊后,決不自暴自棄,決不自慚形穢,奮發進取、迎難而上的心性!

最終,成就像勾踐滅吳那樣的霸業。

…………

兩日後。

經過兩天休整,趙雲將盧錫麾下三千餘回營潰兵,重整成軍,交由曹性統領,負責駐守巨馬大營,切斷境內袁軍退路。

而趙雲,則帶着近三千鐵騎向臨鄉馳去…….

臨鄉城。

二呂兄弟並肩站在城頭,望向城外白袍軍營地,呂翔苦兮兮道:

“兄長,照這個勢頭下去,我倆不餓死,也會被砍頭!”

呂曠聞言一驚,連忙緊張地看了看左右,見除了二人親衛,其他將士離他兄弟倆都較遠,這才鬆了一口氣,低聲呵斥:

“此言亂軍,安敢輕出?”

這種喪氣話,是非常打擊士氣的,特別是出自將領之口,但呂翔卻反駁道:“我說的是實話!”

“實話也不能說!”呂曠狠狠瞪呂翔一眼。

呂翔盯着呂曠,認真道:“兄長以前,可是讓我誠實一點!”

“那是叫你做人誠實一點!”

呂曠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對呂翔道:“但該說假話的時候,就要說假話!”

呂翔一副懂了的表情,問道:“那我說我能砍了趙雲,你信不?”

呂曠張了張嘴,有點無言以對。

就在這時,南面傳來滾滾蹄聲,一桿“趙”字大纛映入眼帘….

呂翔用胳膊肘拐了一下呂曠:“兄長,趙雲來了,怎麼搞?”

呂曠眉頭緊鎖,心忖:巨馬被破,如今主公生死不知,城內糧草也只夠十日,上次我方八千大軍與對方五千人打平,眼下趙雲又來了,這該如何是好?

“兄長,趙雲直接干過來了,你看…那壯漢手上倒拖的旗子,有點眼熟!”

呂翔的聲音,打斷呂曠思緒;呂曠循聲望去,頓時面色慘白。

轉眼間,三千鐵騎在城外勒韁駐馬,雄健的戰馬嘶鳴不止,猶如龍吟虎嘯,懾人心魄。

趙雲望了一眼城頭,對典韋使一個眼色。

典韋一手拉韁,單手挺舉一桿殘破的帥旗,旗面上綉着“冀州牧袁”四個字,其中“袁”字特別醒目,還綉了金邊。

典韋對城上大喝:“袁賊不自量力,膽敢興兵北犯,在巨馬一戰已被我主斬於馬下,袁賊大纛在此!”

城頭呂翔暗道,人家就算是說假話,也有證據,這下真完了!

呂翔意料的沒錯,駐守城頭的袁軍將士,一聽袁紹被殺了,個個面色大變,如泄了氣的皮球,士氣暴跌。

典韋說袁紹已經被斬殺,雖然是假話,但有代表袁紹的大纛為證,普通的袁軍將士怎會不信?

因為大纛,是軍旗中最高級別的旗幟,被稱作旗頭!

軍旗,不僅是傳遞命令的工具,更是軍隊的靈魂。

士兵入伍,將官首先教他們的便是識軍旗,會非常崇敬地告訴他們,軍旗是戰無不勝的方向,是驕傲和自豪的榮譽,是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百死不悔的信仰。

只要軍旗不倒,軍魂不滅,死戰不休。

反之,軍旗一倒,士氣盡泄,一潰千里。(當然,這句話將官是不會說的,因為軍人眼裏只有勝利!)

而歷史上,因為軍旗被奪,慘遭大敗的經典戰例,當屬韓信的封神之戰:井陘之戰!又稱背水一戰。

當時,韓信率領三萬漢軍東擊趙國,趙國大將陳余領二十萬大軍在井陘迎擊韓信,三萬對二十萬,軍力天差地別,實力一目了然。

然而,陳余註定是韓信的踮腳石,不聽李左車之言,要與韓信堂堂正正一戰。

於是,韓信先從軍中挑選兩千精騎,每人持一面漢軍軍旗抄小路繞到趙軍大營後方隱藏起來,而韓信本人則在綿曼河邊背水立陣。

陳余見韓信背水立陣,笑韓信不知兵,犯了兵家大忌。

這時,韓信留一萬人河邊立陣,親率一萬大軍向趙軍大營殺去。

陳余見韓信在犯兵家大忌的情況下,還敢不自量力來攻,當即領大軍迎戰。

交戰一番后,韓信退走,陳余哪裏會放過韓信,當即盡起全軍追殺韓信,誓要一戰而定。

這時,提早隱藏在趙軍大營後方的兩千漢騎,趁趙軍留下一座空營,殺入趙營,拔掉趙旗,插上漢軍大旗。

而另一邊,韓信退到綿曼河邊,已經退無可退,在絕境下漢軍爆發出死地求生的本能,死死抵擋趙軍,令趙軍久攻不下;軍疲力竭時,陳余只能下令撤軍。

可當烏泱泱的趙軍撤到自己大營外時,發現自己大營里漢旗飄蕩,宛若汪洋;頓時全軍驚恐萬分,士氣遭到毀滅性打擊,潰不成軍。

韓信見計謀得逞,趁勢反攻,一舉斬殺大將陳余,生擒趙王歇。

自此,宣告趙國滅亡。

這一戰,韓信背水誘敵,利用死地求生的本能,硬扛趙軍,再利用軍旗亂敵心,大破二十萬趙軍,一戰封神。

由此可見,軍旗對於軍隊來說,完全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言歸正傳。

現在,象徵冀州之主的大纛,都落在了白袍軍手裏,袁軍上下,士氣跌落至谷底,已不知為何而戰。

城上軍心渙散,城外典韋繼續高喝:“爾等聽着,我主仁慈,不忍再興殺孽,遂予爾等三日自省!否則,破城之日,雞犬不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9章 袁紹的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