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收藏人士無償捐贈,一明代石香爐順利“回家”

北京收藏人士無償捐贈,一明代石香爐順利“回家”

北京收藏人士無償捐贈,一明代石香爐順利“回家”

過去十幾年裏,北京市民劉東家中的庫房內,一直擱置着一件近100公斤重的石質香爐。這個香爐略顯“孤單”,它常年被屋內各式各樣的古式木質傢具圍住。按照劉東的說法,唯一相似的是,香爐腿的制式與這些清明傢具的“三彎腿”差不多。

受“冷落”的石質香爐,跨越720多公里,從北京通州到了山西晉城的澤州縣。近日,它出現在澤州縣大箕鎮崗河村的湯帝廟前。村裡老小聞訊而來,看着擺放在廟前紅毯上的這個大物件。爐體上有不少刻字,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村民嘀咕:“以前好像在這廟跟前,看過這石爐子。”

爐體正面左邊刻有“大明正德十五年造”,右邊刻有“澤州乾河村”。受訪者供圖

花了3000多元在北京地攤兒上“淘”的

劉東是中國文物學會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熱衷於收藏古式木質傢具。十多年前,他在呂家營古舊傢具市場的一個地攤兒上,看到了這件石質香爐。

呂家營位於北京南四環十八里店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古舊傢具客商從河北經天津到北京,都要路過此地。老式傢具制式多樣,應有盡有,招來不少收藏家“淘寶”。

吸引劉東的是,這件青石質鼎式香爐上有紀年款。“攤主是個外地人,具體是從什麼渠道來的我也不太清楚。當時我花了3000多元把它買了下來,後來就一直放在自家的庫房裏。”他告訴新京報記者。

至此,家裏的其他木質傢具迎來了石質香爐這個新夥伴。但對於“它來自哪裏”這個問題,劉東長久未能得到答案。他只能確認這件文物的年代,因為爐體正面左邊刻有“大明正德十五年造”幾個大字。

這件石質香爐是劉東收藏的唯一一件石器。他說,在明清時期,刻有紀年款的大物件一般都是定製品,不量產。有人找過劉東,想把石質香爐買下來,把精美的線刻花紋製成拓片,不過劉東婉拒了。

“老實講,這東西在我手上的價值並不是太大。但我也不想隨便轉讓,我希望能找到這件文物的出處,把它送還回去。”在劉東看來,這件輾轉多地的石爐子應早日“回家”,找到歸宿。

除了是收藏家,劉東還是文保人。近年來,他多次奔波于山西晉東南地區,參加長治、晉城兩地的文物保護志願活動,與當地的文物保護志願者也熟悉。後來,他恍然發現,晉城市下面還有個澤州縣,與石刻中的“澤州”二字一致。

送石質香爐“回家”有了頭緒。今年6月,劉東委託晉城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協會考證石質香爐的來源地。

崗河村村民在湯帝廟前觀看石香爐。受訪者供圖

崗河村就是“乾河村”

6月15日,晉城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協會主席王國瑞與劉東搭上了線。劉東把石香爐的照片發了過去,王國瑞看后,饒有興緻。“明正德十五年,就是公元1520年,澤州縣能保存明代的這種香爐非常少,很稀有。”王國瑞說。

整個石香爐為青石質,高49厘米、長43厘米、寬30厘米,上部為方形鼎狀,下部為傢具形狀。香爐爐體周身刻有祥雲、龍形飾紋,爐體右側面刻有供養人名字,但字跡已模糊不清,無法辨認。

除了紀年款以外,爐體右邊刻有“澤州乾河村”,地名為找石香爐來源提供了線索。但王國瑞在下鄉跑了十多年,也從未聽過乾河村。他翻出家裏的地名志,還找了周邊縣域的地名志,下定決心要找到它。

後來一個朋友告訴他,澤州縣有個大箕鎮,大箕鎮下有個崗河村,崗河村以前好像叫乾(gān)河村。

通過實地考察,王國瑞等人發現,在崗河村東頭山地上的香雲寺內,有一處提有“乾河村”字樣的古碑。他們還在崗河村南的觀音堂內,看到了一塊明萬曆年間的石碑,上刻有《澤州城南乾河村創建觀音堂記》。石刻記載:州之東南十五里許曰乾河村,四環皆山,皆山則有奇峰……

此外,在村北山崗的湯帝廟內,他們在廟內拜殿牆角的《納糧公約碑》上,發現了“上二甲乾河村李廣魁李光明……”“上九甲乾河村李聚忠李聚貴李聚成李聚和”等字樣。

“村裏的老人,他們有印象。聽他們講,以前的人就叫‘乾河村’。”王國瑞告訴記者,史料記載佐證及實地考察情況,能說明崗河村就是“乾河村”。

崗河村湯帝廟內的《納糧公約碑》記有“乾河村”字樣。受訪者供圖

石香爐為湯帝廟提供可信碑刻資料

此件香爐頂口沿刻着“湯王殿前焚香”字樣。宋金時期,湯帝廟開始興建。有研究者指出,從現有文獻資料記載來看,宋金時期建造的湯帝廟,其中一半都在山西澤州地區。

到了明清時期,湯帝廟修建盛行,多分佈在鄉村地區。湯帝廟,即奉祀湯帝的廟宇,當地民眾為祈雨求福所用。根據晉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顯示,澤州縣有92處市級文保單位,且多為古建築類型,其中不乏多個湯帝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箕鎮崗河村的湯帝廟是其中之一,其年代推算在元至清之間。據了解,大多數湯帝廟呈四合院式,院落東西對稱,包括山門舞樓、廂房(廊房)、拜殿、耳殿、正殿等多個部分。

“結合前面的字樣,再看到‘湯王殿前焚香’字樣,專家們推定,這件文物應該就是從這裏流失出去的。”劉東說,石香爐“回家”后,當地還做了一次石香爐的捐贈儀式。

值得注意的是,爐體兩端還有動物狀獸耳,不過已損壞。王國瑞推測,可能是龍王的第五子——狻猊(suānní)。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整體來說,青石質鼎式香爐形制特徵簡潔,重實用功能。其年代久遠,在本地屬於文物的香爐中較為少見,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價值。”王國瑞說,青石質鼎式香爐的回歸,為崗河村湯帝廟的文化歷史提供了印證。

在他看來,這件石香爐類似崗河村湯帝廟的一張“身份證”,為這處文保單位添加了可信的碑刻資料。他告訴記者,說不定以後申報省級文保單位時,這張“身份證”能發揮作用。

新京報記者張建林

編輯白爽校對張彥君

搜索

香爐不能亂買

石頭香爐價格多少錢

石香爐可以放在家裏嗎

北京故宮藏明清銅爐

明代佛像裝藏

清代石香爐可以收藏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胡宇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胡宇倫
上一章下一章

北京收藏人士無償捐贈,一明代石香爐順利“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