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江夫子
這又不得不說先王教給自己的第二條了。
一些東西可能不合自己的心意,但是絕不可以感情用事,沒有必要,盡量不要當場否決別人的提議。
可以改成再議一類的模糊用詞,一旦拒絕的話,就要當場想出來解決的辦法,拒絕的同時,還無法解決問題,很可能會得罪很多的人。
第二個問題,就這樣擱置了下來。
隨後厲夏又提出了好幾條問題,都是他這些天想出來的,然而除了一開始的相國達成了一致以外,其他的要麼直接被大家否定了,要麼就是再議。
一天下來,整個炎國也沒有什麼改變。
除了厲夏面無表情以外,其他人都滿臉笑容,尤其是那些卿大夫們,就好像商議出了什麼大事一樣,笑呵呵的離開了大殿。
下一次廷議,就要等到半個多月後了。
除了一些緊急的事件以外,大王還無法繞開這些卿大夫頒佈命令,不然那些卿大夫管理着平民,是不會遵守的。
第二日,厲夏就見到了自己的相國江夫子。
這位看起來有點瘦弱,長相也是斯斯文文,一看就知道是讀書人。
不是說讀書人就是儒家,那只是上一世獨尊儒術以後,儒家代表着讀書人,可是這個時代還是百家爭鳴的時代。
“下臣江裘玄,拜見大王!”
經過昨天的廷議之後,厲夏心情正不好呢。
盯着江夫子看了一會,開口說道:“聽說江夫子是大才,文名更是達到了名宿,是有名的夫子。
不知道江夫子是跟誰一邊的啊?”
厲夏詢問的如此直白,讓江夫子也沒有想到,但是他還是開口說道:“大王是炎國之主,又是大王信任下臣,自然是大王這一邊的。”
回答的中規中矩。
“那麼孤想要削那些卿大夫的權利,從而加強王權,不知道江夫子可有什麼教導孤的?”
江夫子依舊跪在地上,頭上滲出了冷汗。
這話說的,一旦透露出去,還不逼着卿大夫廢王啊。
關鍵是厲夏敢問,他也不敢真的出謀劃策啊。因為一旦真的達到了廢王的地步,恐怕他是第一個死的。
“下臣學識淺薄,並不能給出辦法,還請大王恕罪。
不過縱觀歷史,凡是有這樣想法的人,無一例外不是失敗告終,卿大夫乃是一國柱石。
王雖威,卻無法直接管理萬民,需要卿大夫去治理國家,只有層層漸進管理,才能達到國泰民安。
王乃萬民之父,同樹之根本。那夫則為莖,民為葉。國家想要強盛,缺一不可啊。”
“好一個樹之說,看來江夫子果真大才,快快請起。”
“不敢!這是儒家一位大公所云,下臣不敢居功。”
江夫子起來之後,也不敢擦汗,立刻解釋了起來。
他們最在乎名聲了,如果把這據為己有的話,估計會被天下人罵死,而且也不合他們史家觀點。
“江夫子不要那麼緊張,孤剛才只是玩笑而已,當初各人王可是當著天下人的面說過:王與卿大夫共國。
孤剛剛登位,怎敢違背聖人之訓,先人之言呢?”
厲夏笑呵呵的說道,沒有了剛才那咄咄逼人,真像是開玩笑一樣。
“還請大王以後莫要說此話,以免落人之口舌。
那可是當初聖人說的,才能保證我人族世代繁榮,大王是一國之主,更應該做到謹言慎行啊!”
厲夏簡單試探了一下,便知道了這個時代人的觀點,不能以前世的觀點,去直接改變這個時代人人的觀點,不然恐遭受到反噬。
就拿江夫子來說,口口聲聲說是厲夏這邊,但是涉及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還是警告厲夏不要亂動,也不敢給厲夏出主意。
像這種夫子,他們各國遊歷,就是發揚學說的,同時也為了博取名聲,所以輕易不會被人收買的,同時還是那些職位的人推薦上來的。
就連他都要阻止,就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人的態度。
“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當初人族還沒有大一統,所以聖人說的話,只適合他們那個時代。
如今這個時代變了,所以這種說法是不是也應該跟着改變,與時俱進嘛。
當然了,孤只是隨便說說而已,那些聖人可不是孤能夠隨便議論的。”
“與時俱進!”
江夫子愣了一下,挺意外厲夏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他很快就把這樣的念頭否定了,聖人怎麼可能會錯呢,聖人要是說錯了,聖人自己難道不知道,他們可是聖人。
而且江夫子可是史家的,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對他們史家可是一種衝擊,畢竟以前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但是這讓他不敢輕視這個新王了,他到底是想要反對聖人,還是反對貴族他們,令人捉摸不透。
厲夏也沒有給他繼續思考的時間,直接岔開了話題。
“江夫子可是遠近皆知的名宿,如今第一次來到炎國,孤還沒來得及拜讀江夫子巨作,要不江夫子給孤說說。”
一般的讀書人稱作先生,這一類其實沒有特別的觀點,只不過是碌碌無為的讀書人罷了,認識一些字,卻沒有發表過有名的作品。
而一旦發表了有名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偏向哪一家了,與此同時,大家對其稱呼,也就從先生變成了夫子。
成為夫子之後,就真正代表進入了百家行列。
與此同時,名聲就開始凸顯出來。
最低級的夫子是名士,代表着略有名氣。根據學派的不同,可以掌握一些特殊的本領。
一般都是被動的提升,或者作用於自己。
只要消耗一定的名氣,就可以使用自己特殊的能力。
當名聲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到了第二階段的名宿,這個時候可以說名聲鵲起。
這個時候也是着作廣為流傳的時候,同時也是名聲積累最快的時候,說明名聲已經傳播出去了。
而且這個時候,這些夫子最喜歡就是遊歷,因為好處有很多。
一邊遊歷一邊宣傳自己,提升自己的名望。其次是到處遊歷。也可以見多識廣,更好的找到靈感,完善自己的理論學說,支撐自己理論的依據,提升自己的說服力。
一般這樣的夫子,在發表了自己的學說之後,後面都會寫上何年何月何日,自己在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事情或者故事,用實際證據,支撐自己學說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