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中國人姓氏的沒落(2)

43.中國人姓氏的沒落(2)

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所以說,那位叫野馬的博友大概是不知道中國姓氏的由來才想呼籲的,其突,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更不知其三也。

姓氏制曾經成為禮教的幫凶

在獨生子女時代,子女跟誰的姓一直成為中國人家庭的一個重大矛盾。它一方面是婦女爭取平等的表現,另一方面仍然表現了古老的中國姓氏禮教的影響是深人人心的。

我姓徐,夫人姓張,有人就開玩笑地說,你們的子女就叫“徐張紳士”(虛張聲勢)。我的一位同事姓陳,她的夫人姓何,人們就開玩笑地說,他們的子女應該叫“成何體統”。雖然是玩笑,但其實是一種男性為中心的文化和男女平等的文化在進行較量。但到底是我們的子女還是姓徐和姓陳了,也就是說,這仍然是一個男性為中心的文化社會。

然而這種爭論在中國古人那裏足不可思議的。

自從秦以來,姓和氏的區別越來越小。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成為不可分割的同一屬姓了。這其實是一次融合。家譜是中國傳統家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標誌,它不僅顯示這一家族是從哪裏傳來,到現在是多少代,還簡單地記載了各代人中的一些優秀的人物和在禮孝等道德傳承方面做出的貢獻,帶有濃厚的家教色彩。所謂“子不孝,父之過”,就是說的家教的意思。中國家譜是從帝王那兒開始的,但在司馬遷時還沒有見過真正的家譜。他的《史記》其實帶有濃厚的帝王和將相家譜的意味。

中國家譜的盛行是在漢唐,尤其在唐朝時。李唐家族就很重視尋根,到處給李氏祖先立碑。我知道在我家鄉涼州就有一個皇娘娘台,李唐王世認為五涼時期的竇氏就是他們的先祖。後來又把隴西李氏認為李氏的源地。更是把老子認為他們的始祖。

但真正把家譜變成一種禮法制度的枷鎖的還是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罪惡的學說。從宋明開始,禮教加強,家譜成為實施禮教的一個方面。家教,家規也是從那時開始嚴厲的。

從司馬遷的合姓氏到宋明理學的加強姓氏的管理,中國人過分地重視了血統關係。實際上這也就是家族觀念。家庭觀念的嚴厲,是“父親”這一家長制文化心理的進一步加強,是禮教束縛人心的變本加厲。這一文化心態對於中國人是極為有害的。它限制了一種個體的自由。

獨生子女是對中國姓氏的最大改造者

其實,早在獨生子女之前,一些開陰的家庭就不完全以父姓來給子女取姓名了,母親也可以。但是,真正對這一男性為中心的文化重結進行衝擊的是獨生子女。

獨生予女是中國社會一個特有的現象,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特有現象。它直接表明人類對性的操控能力已經到了自如的程度,同時,還表明在以**為中心的中國社會父權制再也立不住腳了,一種新的真正的男女平等的時代到來了。兩性關係生了深刻的變化。

獨生子女時代對姓的認識是很有歷史意味的。在這樣的家庭,男性一般都不會放棄子女的姓名權,它表明了男性為中心的文化在這個社會還是根深蒂固的,但同時,女性也有了要求。從目前中國處理的各種家庭糾紛與案件中看出。有關獨生子女的姓名權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一種權宜的方法出現了,就是複姓的產生和姓的乾脆取締。現在的複姓與中國過去的複姓不同,現在的複姓是男女兩人的姓合起來取為子女的姓,然後取一名。複姓是男女平等的一種表現,而直接取名不要姓則是對過去傳統姓氏的完全摒棄。

筆者認為,這種衝突在未來中國有可能大規模地爆,因為它是中國人宗法思想與個體自由觀念的深刻衝突。在中國人看來,姓氏若沒有了,那麼,也就是斷了根。斷根,對於傳統觀念下的中國人是天大的惡事。所以,中國人不僅還重視姓氏的傳承,同時還非常重視男性的生育問題。這是相關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3.中國人姓氏的沒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