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這樣的父親應該感到悲哀(1)

40.這樣的父親應該感到悲哀(1)

前幾天就聽家人說,蘭州出現了一件怪事(為什麼這樣的事老是在蘭州出現?),一位28歲的姑娘林娟為了要見自己的偶像(不是見,而是要嫁給她),逼着父親要去賣腎,繼而,這位“慈祥”的父親找到了當地的一家報社。***當這則消息傳出去之後,幾天之內,海內外所有的媒體紛紛飛到林娟家,並聯合起來給劉德華寫信,為這樣一位“弱勢”者聲援。劉德華不久聽到消息(明星往往在聽到這樣的消息時都表示出驚詫,然後就是冷漠,當然人們說是理性)后痛罵林娟,說林娟不孝,希望她能孝敬父母。林娟聽后似乎有所動。

今天,甘肅衛視的一位記者打電話要採訪我這件事。時間定在下午三點之前。我上網查了一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真是哭笑不得。

在網上我看到有很多評論,有為這位女生特別是那位慈祥的父親打抱不平的,說劉德華應該見一面林娟,還批評藝人們的種種不是;有分析藝人與追星族之間的關係的,痛斥藝人喧賓奪主,顛倒藝人與上帝(粉絲們)的關係;也有批評媒體的,說女孩是瘋了,那位父親也瘋了,但媒體怎麼能跟着瘋呢?

最後,這種批評可以說是對當下媒體缺乏理性的痛擊,但是,我竟然沒有看到一篇批評那位父親的文章。何也?

一是這位父親是為完成女兒的心愿,願意賣腎,這樣的舉動被視為了不起的父愛;二是人們以為,這樣一位女生12年來一直愛着一個人,且矢志不渝,這樣的愛被很多人想當然地讚賞;三是有些記者認為,這樣一對父女是弱勢群體,應該給予道義上的支持;四是人們都相信那位父親的話,只要林娟見了劉德華,她的心病也就好了。

於是,許多人團結一致,幹了一件傻事。直到劉德華表態時,人們才醒悟過來,一些媒體趕緊表一些反面的評論。

這件事應該如何評論呢?

其實很簡單。從目前的種種描述來看,這位女孩子是有一些偏執狂心理疾病,屬於妄想的那種。患上這種心理疾病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她的神經系統可能天生地與常人有些不同,根據巴甫洛夫的研究,這樣一些人比起常人來說,較難控制自己,容易興奮,但也不易面對挫折。巴甫洛夫認為,造成這方面的原因很可能來自於遺傳。林娟父親的表現其實與林娟本人有相同的特點,都有點“瘋”,這是不是與巴甫洛夫說的遺傳有關呢?二是與她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關。現在我們暫且不去討論學校教育的問題,這是個複雜的問題,但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是顯而易見的。12年前,當林娟16歲時,如果林娟的家人,特別是父親能夠正確引導並有效抑制女孩子的這種妄想症的話,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但是,這位父親做了些什麼呢?

當一位心理教師問那位父親:“孩子的痴迷行為長達12年,難道家長沒有做勸阻工作嗎?”她的父親回答:“看到孩子受折磨,家長非常心疼,只希望孩子見到偶像后,能夠好轉。”這說明林娟早在12年前就已經得了強烈的妄想症。1997年,剛滿20歲的林娟要見劉德華,父親便籌藉資金使她到了香港,但那一次她未能見到華仔。應該說,那一次以後,做父親的就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女兒的這種行為,思考一下女兒的這種心理,可是,他怎麼做的呢?

當心理教師問他:“家長從來沒有拒絕過孩子嗎?”林父說:“因為擔心刺激孩子,基本沒有拒絕過其要求。”可想而知,這位父親慫恿了女兒的妄想症,使她一步步地踏上了偏執狂的道路。

從20歲到27歲,做父親的沒有意識到女兒得了精神上的疾病。這是目前中國社會絕大多數家長的盲點。我曾經說過,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是失敗的,原因來自於我們對人的精神現象的忽視。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在這七年中,林娟的父親意識到這是心理疾病,也及時地進行治療,那麼,林娟也許早就擺脫了陰影,甚至可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不幸的是,在2004年劉德華北京演唱會期間,林娟的父親為了了卻女兒的心愿,雙雙去了北京,仍然未能如願。2004年國慶節,父女兩人再次去了香港,甚至在劉德華的別墅門口守候,但還是以失望告終。應該說,該結束了,可是,長時間的心理暗示和親人的慫恿使這位姑娘的病根人心入肺了,已經難以治療了。作為父親,如果沒有想讓劉德華成為自己女婿的妄想的話,早就應該覺醒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0.這樣的父親應該感到悲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