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回(2)
杜甫,字子美,祖籍原是京兆(長安)杜陵。***因他十三世祖晉代名將杜預的曾孫杜遜於東晉初年遷居襄陽,成了襄陽杜氏的始祖,故史書上說他是襄陽人。實則杜甫生在鞏縣城東二里的瑤灣,從他的曾祖依藝起已遷居於河南鞏縣了。自他遠祖杜預以來,文武兩途仕宦不絕,他的外祖崔家更是曾和皇室通婚的大士族。他雖然生在這樣一個閥閱名家、簪纓世裔、“奉儒守官”一脈相承的士族家庭里,他的祖父杜審也先後任過膳部員外郎和修文館直學士,但是文人習氣很深,中間又經貶謫,並未留下多少家產。父親正當兗州司馬,又是一個小官,俸給有限。他嬰年失母,幼時多病,有相當長一段兒童時期寄居在洛陽建春門內仁風裏的二姑家中。從小天分就高,更喜勤學,在他姑母的慈愛教養下,非但家學淵源,七歲就會作詩。大來連書畫音樂、馳馬試劍也都無不通曉。這時,他的家境還不算壞,人又自負才華,“讀書破萬卷”,胸懷大志,“裘馬輕狂”。對武功則崇拜他的遠祖杜預,意圖不昧“家碑”(杜詩“吾家碑不昧”),比於稷契(上古名臣);對文學又景慕他的祖父杜審使“屈(原)、宋(玉)衙官”、“羲之(晉代名書家王羲之)北面”的放高論,目無餘子。於是年才十九,便有“四方之志”,北渡黃河,始涉郇瑕(山西猗氏),次歲南遊,遍於吳越。這初期三四年的漫遊,使他見識到了許多事物,覺着自己學問更高,眼界日廣,取功名如拾芥。開元二十一年,長安一帶生水災,李隆基帶領文武百官遷往東都(洛陽)。杜甫藉著應考,看望老年的姑母和一些親友,正是一舉兩得,便先回到鞏縣故鄉,請求縣府保送,再回洛陽應試(唐代科舉,由考功員外郎主考,人們稱他為考功試。開元二十五年,因考功郎李昂受了舉人責問,始改為禮部侍郎主考,由此人們又改稱為應禮部試)。初意以為功名有望,手到拿來,哪知鄉貢考試並非容易。這年錄取的進士共只二十七名,而投考的人將近三千。彼時的考試既重權位,復尚虛名,人請託,關節通行,常使才人飲恨,寒士吞聲,開元之末,其弊尤甚。像他這樣一個初涉名場、無人援引、尚未知名的儒生,想要金榜題名,春風得意,自然是個夢想。當年下第之後,覺着還是自由散漫的生活可以隨意所如,第二年慨然又起壯遊之思。先到山東兗州省親,再游齊趙(今山東與河北省南部),開元二十九年才回洛陽,並和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結了婚,夫妻也頗恩愛。兩次十年的漫遊,雖然結交了好些氣味相投的朋友,但這些都和他一樣遭逢不偶的文人才士,只能在一起煮酒談詩,騎馬射獵,並沒有一個能夠加以援引,使其從此置身青雲,成就他理想中事業的人物。他最親愛的姑母便在此時死去,心本就悲傷,又見洛陽雖然文物繁富,人卻是非常勢利,越加重了苦悶。
天寶三載四月,杜甫忽然遇到當時號稱謫仙的詩人李白。自來文人多半相輕,這兩位偉大的天才詩人卻是一見如故,成了詩文骨肉之交。杜甫非但被這位青蓮學士的風采所吸引,並且還受了他功成身退、遊俠好道,意圖煉丹求仙以超然物外、解救自己,始終不滿現實的影響。
李、杜二人非常投機,除在一起樽酒論文,同榻夜話而外,還同到梁(開封)、宋(河南商丘)去尋采瑤草。后又深入到道家聖地王屋山上的小有清虛洞天,意欲尋仙修道,採取靈藥。雖然他們想參拜的有道之士華蓋君並未成仙而死,不得不走回頭路,他們的才華意氣依舊飛揚,上下古今不可一世。李、杜二人在歸途中又遇到另一位詩人、杜甫的舊交高適。這三個好朋友在一起,不是孟諸(平原單縣的大澤)秋獵,琴台(在單縣)浩歌,便是南瞻芒碭,北望渤海。舊好新知同此歡聚,豪勝慨旁若無人。
秋後,高適南遊楚地,李白因事暫離,杜甫也做了北海太守李邕的座上客。不久,李白由紫極宮去領道篆回到兗州,杜甫又尋了去。知己相逢,友自更深厚。無奈好景不常,離長會短。李白要重遊江左,杜甫也因先後在外流浪了十幾年,平生抱負絲毫不得施展,父親杜閑又轉任了奉天(陝西乾縣)縣令,屢次來信要他西上長安,再作求名之想。這兩個好朋友從此分手,便成永別,各有千秋,更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