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擺爛的漫威
這個事,還是從漫威公司幾度被人收購說起。現在的漫威還沒有涉及到電影行業,只是簡單的一家漫畫公司。1978年改編自DC漫畫的電影超人上映,並獲得了1979年多項奧斯卡金像獎.
此時的漫威當然嗅到了這一股味道,但此時的漫威仍然是CadenceIndustriesCorporation的子公司,背後金主並不同意,斯坦李希望通過收購小型影視工作室來開展電影業務的想法。
但是拍電影這一理想,卻始終埋在斯坦李和漫威的心裏。而這個理想也隨着1986年的一次收併購逐漸擺上了漫威的日程。
1986年,NewWorldPictures公司花了4600萬美元,從CadenceIndustriesCorporation的手中買下了漫威。NewWorldPictures是一家來自荷里活的公司,這似乎讓漫威離大熒幕的理想更近了。
但現實卻事與願違,1987年的美股大閃崩,讓這家公司在1988年無奈的將漫威以8200萬美元的價格繼續賣給了下一個東家:AndrewsGroup。
這家AndrewGroup的老闆叫做RonaldPerelman,他是一名以搞槓桿收購出名,想到自然也都是資本運作。為了讓漫威儘可能多的賺錢,從1991年開始,漫威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操作。
1991年,漫威在紐交所上市。1992年,花了2.65億美元買了一家名叫Fleer的卡片製造公司。1993年,花了700萬美元獲得了玩具公司Toybiz46%的股份。
1994年花了1.58億美元,收購一家意大立的貼紙公司Panini。與一家本土漫畫經銷商HeroesWorldDistribution,
1995年又花了1.5億美元併購了一家卡片公司Skybox。此時掌控漫威的人很明白,要想讓漫威賺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強勢開發漫威的IP,不管是卡片還是玩具,圍繞漫威IP開發周邊產業就能賺錢。
1995年,漫威已經通過併購,成了一家有6個業務分支的綜合性的娛樂公司。其中卡片業務佔到了收入的22.4%,玩具業務佔到了21.7%,貼紙業務佔到了20.7%,
漫畫出版業務佔到了17.8%,零食業務佔到了10.9%,授權收入佔到了6.4%,很難想像,在短短几年之間,漫威就從一家漫畫公司就變成了一家玩具公司。
膨脹的業務線帶來的也是膨脹的業績和膨脹的股價,從1991年上市到1994年,漫威的收入以接近50%的年均增長率瘋狂增長,到1994年漫威已經是年收入5.14億美元,凈利潤6000萬美元的漫畫界老大。
股價也像竄天猴一樣,隨着業績開始膨脹起來。股價從不到5美元,漲到接近35美元。
90年代中後期后,漂亮國的整個娛樂生活發生了變化。在這一場爭搶青少年的娛樂生活時間中,漫畫面臨著電子遊戲帶來的挑戰,比如1995年誕生了實況足球,1996年誕生了古墓麗影等爆款遊戲。
1994年,泡沫經濟開始破裂了。漫威的漫畫銷量下降了19%,同期,有許多漫畫公司悲慘的陷入了倒閉的境地。佔據漫威公司收入比例20%的貼紙業務,也因為相似的原因業績急轉直下。
1995年,漫威虧了4800萬美元,而1996年,還沒有到年底,漫威已經虧損超過3億美元。據說到年底不行的話,公司就要申請破產保護了。
想想也是可憐,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漫威則像一個皮球一樣,在不同的資本集團中被踢來踢去。大家都在饞他的IP,而自甘墮落的漫威,自80年代就已經開啟IP變現模式。
1994年,漫威將旗下的超級英雄眾多的《X戰警》及《神奇四俠》《死侍》的電影版權賣給了福克斯。知道前世發展的李舜卻知道,這個僅僅不過是開始罷了。
1999年,漫威把人氣角色蜘蛛俠的電影版權簽給了索尼。除此之外,《綠巨人》被賣給了環球,而《雷神》和《美國隊長》則歸了獅門影業。
更可怕的是,從1998年斯坦李離開漫威為代表的一系列老漫威離開公司的事件開始,漫威似乎已經喪失了誕生新的超級英雄的能力了。
接下來的幾年漫威就一直擺爛,靠着收取各個超級英雄的電影授權分成勉強過活。直到2005年,漫威以旗下數個角色的版權作為抵押,從美林證券那借了約5.52億美元。
準備開始拍攝鋼鐵俠、綠巨人、雷神以及美國隊長系列電影,這又是一次賭博。不過這次,漫威終於成功的賭對了一次。
2008年,漫威推出了兩部電影,一部是鋼鐵俠,一部是無敵浩克。這兩部電影確實是讓漫威徹底翻身了,不僅是電影業務異軍突起,電影也帶來了巨大的衍生品銷售收入。
知道漫威差不多又要換新東家了,李舜心裏的野望也像野草樣不斷滋生出來了。趁着現在一蹶不振的當口,倒是可以嘗試下,永久買斷那些後世的超級英雄IP。
現在公司的主人Ronald,可是一位唯利是圖的金融投資客。今年公司一下子虧損了這麼多,相信他肯定是想自救的。
現在,這些超級英雄的電影還沒有開拍。自然無人會知道,那些知名IP會給公司帶來海量的收益。因此在價格上,應該會有很大的浮動空間。
而且最關鍵的是,現在漫威的創作核心斯坦李還沒有要離開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