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局觀至關重要!
今天2024年6月5日,星期三。
許多投資者儘管投身股市多年,
卻仍然難以精確把握市場的走勢,
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為何眾多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后常常陷入被套的境地,
而一旦選擇賣出,股價卻又常常大漲?
更有趣的是,許多投資者熱衷於短線操作,
頻繁地追求漲停板的機會,
然而最終的收益卻往往無法超越大盤,
甚至落得虧損的下場。
對於這一現象,我個人深感理解。
其中關鍵的問題在於投資方法的不當。
大局觀至關重要!
我在本書中不斷強調的要關注中長期的上升趨勢!
很多投資者在個股不斷的下跌趨勢當中持股。
方法錯誤必然導致的結果錯誤!
雖然大多數人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
能夠逐漸完善自己的投資策略,
但所需的時間長短卻大相逕庭。
一般來說,如果你是股市的新手,
能夠遇到一位經驗豐富的領路人。
那麼這位領路人的投資理念和方法,
將對你產生深遠的影響。
倘若這位領路人的投資理念存在缺陷,方法有誤。
那麼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
一般人可能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才能擺脫其負面影響,
重新找到正確的投資方向。
人生短暫,有多少個十年可以浪費?
記得我在2005年,
也是由一位炒股經驗豐富的大哥引領我進入股市的。
在隨後的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中,
深受其追漲殺跌的投資方式影響,導致資產大幅縮水。
雖然虧損的金額並不算多,
但回想起來,那段經歷仍然讓我感到觸目驚心。
我深感選擇一位合適的領路人,
以及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
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精準把握市場脈搏,
就是要明確哪些股票在未來具備持續上漲的潛力。
我們需要怎麼提前洞悉未來的市場走勢?
處於中長期上升趨勢+好公司、好價格是非常好了參考方式。
每一位投資者都期望買入那些預期將上漲的股票。
試想,如果你預見到某隻股票即將下跌,
你還會選擇買入嗎?
現實卻是,股市每日漲跌起伏,
許多投資者的判斷往往與市場的真實走勢大相逕庭。
這就像是在菜市場裏反覆挑選最優質的蔬菜,
但到了股市中,
部分投資者卻往往受到情緒的左右,
匆匆做出買賣決策,事後又常常感到後悔。
精準把握市場的核心在於發掘那些具備高增長潛力、
低市盈率以及優質盈利模式的企業。
要找到完全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並不容易,
通常只有在市場經歷大幅度調整時,
才能湧現出眾多優質企業,同時價格也相對合理。
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
再次等待市場回調再買入優質股票,
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
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提升自己的投資分析能力,
以便在複雜多變的股市中精準把握機會。
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
也是實現成功投資的關鍵。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股市的海洋中穩健前行,
實現財富的增值。
如果符合高增長+低市盈率+盈利模式好的公司,
少量買入+逢低買入,不斷攤低持股成本。
才是正確姿勢!
那些同時符合高增長、低市盈率且擁有穩健盈利模式的公司,
我們可以採取少量買入的策略,並在股價逢低時逐步增加倉位,
從而不斷攤低持股成本,優化整體投資回報。
敢於採取重倉的前提是對該上市公司,
有深入的認知和充分的信任。
這需要投資者對該公司進行深度研究,
長期跟蹤其動態,並形成對該公司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投資者還應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選股模式,
以確保投資決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我們在本書的後面重點拆解個股詳細分析!
如果投資者僅僅受到情緒的影響而盲目買入,
那麼多半是坐立難安!
股價的變動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
即便是公司的董事長,
也不一定能夠精準判斷自家公司的前景。
例如,騰訊在十年前,馬化T多次減持自家股票,
若是能耐心等待幾年,
如今隨便一賣都能多獲得幾十倍以上的收益。
成功的股市投資往往基於集中資金重倉少數優質股票。
盲目地將資金分散到多個股票上,
並不能有效分散風險。
反而可能錯失賺取大額收益的機會。
重倉並不意味着高風險,
真正的風險來源於選股邏輯的錯誤。
只有在確保選股邏輯正確的前提下,
採取重倉策略才能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任何成功的投資都離不開拿的住,
在A股,很多人認為沒有投資價值,只有投機價值,
其實這樣是有失偏頗的,以偏概全。
之所以很多人拿不住大牛股,一個就是在高點買入,
買太貴了,還有一個就是高位重倉持有一個股票,
內心極度焦慮,不論漲跌都非常難受。
看看2006年,看看2015年,單邊上漲的行情,
很多投資者徹夜難眠,為什麼?
買入價格高的股票,而且還重倉,相信各位也是有一樣的感覺!
這個也是大部分投資者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經常在面對一些好公司的股票。
但是好公司必然有一個好價格,
也就是常年高位,盲目重倉並不可取。
好公司+高位=降低期望值+逢低買入+分批買入+留下應急資金!
這樣就可以從容應對,哪怕面對系統性風險,
也不會一下子摔一個大跟頭。
投資是反人性的,這是投資最難的地方,
就好比在今年的2600點,
很多人談論的是風險,而不是價值。
當前很多人談價值投資,但是風險往往如影隨形。
歷史上不論有多優秀的公司,股價太高。
價格腰斬,甚至腰斬在腰斬也一點都不奇怪,
方法不對,掉進同一個坑裏一點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