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小法醫
老話說。
左眼跳財,右眼跳......封建迷信。
李來福走近,表情略有些嚴肅,“常威,剛才部委打來電話,讓我們接手浮屍案。”
龍組被定義為重大案件專案組,普通刑事案不會交到他們這裏,除非常威主動想查。
這些日子他的心思沒在大案上。
浮屍案他聽說過,玉潭公園這一周連續飄起來兩具浮屍,但是具體情況沒打聽。
“這不是海河區的案子嗎?一直沒破?”
“之前上報說是溺水,今天又飄上來一個,部委讓我們接手查清楚。”
常威拍拍腦袋,又是這種屁事。
明顯部委對之前的兩個溺亡存疑,所以才讓常威插手。
都是得罪人的活。
......
對於常威的到來,不管心裏怎麼想,海河公安分局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寒暄之後,小會議室里,常威翻閱着資料。
今天發現的屍體已經出現泡發情況,也就是巨人觀。
照片上是個男人,頭部遭土槍近距離轟擊,鐵砂把人臉打的面目全非,看不出原本的五官。
身體上還有陳舊刀傷十餘條。
因為沒有拍細節,常威短時間內看不出更多信息。
他又翻看了下之前兩具浮屍的照片。
都是男性,沒有明顯外傷。
“之前的屍檢報告呢?”
陪同的刑偵大隊長高有義連忙在檔案袋裏找出兩張紙遞過去。
常威接過來瞟了一眼愕然道:“就這麼點數據?”
高有義眸光微閃,露出幾分勉強的笑意,弱聲道:“我們沒有法醫。”
常威捂住額頭看着手上的屍檢報告,心中腹誹,沒法醫也不能這麼潦草吧?
除了身高體重外,幾乎沒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死者身份也沒確定?”
“沒有。”
“你們是如何確定溺水身亡?”
“兩具屍體身上沒有外傷,口腔內有污物。”
口腔有污物確實是判定溺水的依據之一,但這很容易偽造,想要知道真實情況應該解剖看肺部和咽喉。
不過他們沒法醫,常威也不能勉強。
國內的法醫建設剛剛起步,1954年滬海成立司法部法醫研究所,在全國醫院內選拔優秀青年人才學習法醫知識。
學習多久呢?
一年。
就算如此,這些學成的法醫也很搶手,前幾批都被各省市瓜分。
對比三具浮屍的照片,根據浮腫情況和發現日期,常威懷疑這三具屍體死亡時間很接近。
“之前兩具屍體呢?”
“沒人認領,我們燒了。”
“燒了?”
“我們這以前沒人認領的屍體都是火化,土葬還要買棺材......”
“那今天的呢?”
“今天的還在。”
常威思忖片刻,“安排個車,把屍體送到東城區,他們那今年分來個法醫,先解剖屍體查明死因。”
作為城四區,東城分局條件比海河區要好很多。
常威當然可以一個電話把東城區分局法醫招來,但是想想也知道,這裏沒有解剖條件。
於是一行人又急急忙忙跑回東城分局。
剛分來的小法醫年紀大概在二十歲左右,面對常威時有些手足無措。
他來東城分局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這個名字。
看出他的緊張,常威面帶微笑很隨意的找着話題閑聊,試圖讓他放鬆些。
“怎麼稱呼你?”
常威伸出手。
小法醫的雙手在衣襟上搓了兩下,接住常威伸出的手握了下,輕聲道:“常組長,我姓魏。”
“嚯,倒是和魏局一個姓,魏什麼?”
“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和魏局沒有親戚關係。”
常威笑了下,拍了拍他的手背,“我是問你,你叫魏什麼?”
小法醫這才反應過來剛才鬧了笑話,更加尷尬,把一直緊握住常威的手鬆開收回,在褲縫上摩挲着,“常組長,我叫魏遠。”
常威點點頭,“我們先去看屍體,你那有新口罩嗎?”
“有,有的。”
“好的,給我拿......拿兩個吧。”
分局大院遠離辦公樓的角落裏有三間平房,這裏原本是分局暫時存放屍體的地方,因為法醫到來,又隔出來一間做了解剖室。
死者現在光溜溜的擺在解剖台上。
說是解刨台有點言過其實,就是一張鋼板床。
“以前解剖過屍體嗎?”
“上學的時候刨過。”
“來分局以後呢?”
“沒,這個月沒有要解剖的屍體,我平時就是抽抽血,驗驗傷。”
說著話,常威跟在魏遠的身後走進解剖室。
隔着兩層口罩,他依舊被臭的頭暈。
至於巨人觀的外形......他和李來福都經歷過一次,並未覺得多恐怖。
鄔繼茂神經大條,除了覺得臭之外,還特意跑到屍體面前認真打量一番。
其他人就有點慘。
剛進解剖室姜紅霞就跑出門開吐,張龍趙虎和姬曉望多堅持了十秒時間。
稍稍適應了氣味,常威戴着手套走到解剖台前。
死者是男性,因為面部完全被破壞,很難確定具體年齡。
想要確定死者年齡,可以看牙齒,看骨骼,看皮膚。
常威不是法醫,他不會看。
魏遠是法醫,但是他也不會。
常威有刑事拍照的技能,他從挎包里拿出相機,細緻的觀察着死者體征,並拍照記錄。
把相機收好,又取過李來福手裏的皮尺,叮囑道:“我說,你來記錄。”
李來福連忙拿出筆記本,聽着常威的描述開始寫屍檢情況。
“死者為成年男性,年齡25到35歲之間,身高169公分,體重預估130—140斤之間,身體上有陳年刀傷......一、二、三......十一處,其中三處有過縫合處理。”
常威又掰開死者的嘴觀察了下,按了按牙齒,繼續說道:“牙齒狀態差,有多顆齲齒,口腔內有水草和污跡。”
李來福湊過來請教,“常威,這個牙齒有什麼說法嗎?”
“粗糧需要更多的咀嚼,吃的多,牙齒堅固性好,齲齒少,細糧因為不需要咀嚼,對牙齒鍛煉較少,反而容易發病。”
“這個人的牙齒情況差,是不是說明他平時經常吃細糧?”
“不能絕對,但也算是有效信息。”
李來福表示學到了。
魏遠也表示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