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做洛陽歸京錄中的踏腳石76
出了公主府,再過數十街,運糧的軍隊浩浩蕩蕩,黑壓壓如長龍。
陽光極盛,城牆上,九五之尊親自相送。
“四月維夏,六月組暑。先祖匪人,胡寧忍予。”
姜邵頭戴十二珠冕冠,龍袍獵獵,聲音鄭重,對他們說:“彼路斯何,君子之車。諸位受命於天,大義凜然。百萬百姓,三十六城,待重拾。他日風調雨順,早日歸京!”
帶着帝王最深的期望。
姜里一身素衫,眉眼矜貴清冷,微笑:“百爾所思,已其所往。”
姜邵深深看着姜里,對於這位同父異母的皇妹,他曾把她當成深宮中不足為道的棋子,她卻用她的智慧向他證明,女子也可入朝堂。
時至今日,姜邵心中對姜里,親情淡薄,敬重更多。不與帝王論情意,但那三分親情,也已勝過世間他人。
“阿里,朕等你回來。”姜邵動了動唇,轉頭看向謝容渡。
謝容渡騎着馬,整裝待陣,眉目冷冽淡漠,在馬背上,背脊勁挺,等着他們說完話,漫不經心對上姜邵的視線,嘴角扯了下。
“這麼多次了,不必多說。”
倆人都習以為常,謝容渡多少次在塞北埋骨殺聲開,得勝回朝見天子,姜邵時常覺得虧欠,默然片刻:“珍重。”
謝容渡手中握着韁繩,身後是浩浩蕩蕩的賑災隊伍,衣袍在風聲中獵獵翻騰,停頓片刻,對帝王道,聲音吹徹天地間。
“戎車既駕,四牧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回聲響徹,久盪在天地。
一路風雨兼程,但見春雨貴如油,可目光所致,都是餓殍遍野,洪水泛濫。
舉家趕往北方避難者,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不在少數。
很多地方,都成了空城,越往北走,越讓人心驚。
北方就算地方再大,一時也容納不了這麼多人,更何況——這些北遷的人,身上可能攜帶着最可怕的瘟疫!
姜里和謝容渡騎着馬,輕裝上陣,並沒有跟賑災糧的隊伍一起出發,否則行路太慢,等到鄴城,黃花菜都涼了。
但為了防止賑災糧運輸到地方,再一次不翼而飛,把皇朝變成笑話的意外,這一次的運輸糧食,特意做了手腳,只等魚兒咬鉤。
因此姜里和謝容渡先行趕到了前面,相互對視一眼,看到眼底寒意。
他們一路經過了二十七個縣城,當官的都聽說公主要來,險些以為是來送死的。
一個半月後,鄴城。
風沙走石,塵土四起。
鄴城的縣令在城外守候,鬍子被風吹得凌亂,灰頭土臉的眯着眼,遙望着遠方浩蕩隊伍,握緊了官服袖子下的雙手,心底泛起嘀咕。
這年頭連皇室都敢來送死,也不怕有來無回。
你以為他不想跑嗎!
但是洪災瘟疫都是從鄴城發源起來的,他要是敢跑,只怕下一秒就會被帝王通緝砍頭,只能苦不堪言的留守鄴城,提心弔膽跟瘟疫度日。
好在鄴城,還有人才……
“怎麼不見公主殿下?”待到隊伍走進,鄴城縣令敞開大門迎接,結果傻眼了,四處張望,疑惑道。
前來的官兵持劍道:“殿下已入城!”
姜里沒那麼傻,一路上多少官員礙於她的身份,提前整頓好城內的事情,她看到的都是假象。
因此他們特意向鄴城縣令報錯了時辰,先行喬裝打扮,混進城內查看。
經過每一條街道,家家大門緊閉,荒涼蕭索,幾家糧店更是掛上了閉店的招牌,積灰已久。
難得見到幾個人,都縮在角落裏,苟延殘喘,咳嗽着,臉上脖子上,大片紅疹,是瘟疫的癥狀。
這種瘟疫,只要有過皮膚接觸就會傳染,很多官員怕蔓延,只要抓到染病的人,直接拖出去活活燒死,殘忍至極。
然而鄴城別名,不夜城。
謝容渡把姜里拉遠一些,視線掃過四周:“此地不宜久留,公主還是先行跟縣令見面,找到安置的地方,再商議對策。”
“說了在外面,不要叫我公主。”姜里甩開摺扇,“喚我阿里。”
謝容渡在賑災一事上是節度使隨行,執政大權在姜裏手中。
“我既來,必要親眼所見。”姜里快步往前走,一身月白素樸的衣裳,看了謝容渡一眼,嘴角微勾,意味不明。
“而且,我就喜歡送死。”
腳下,踩過落葉,嘎吱作響。
越往前走,看到行人的足跡越多,都行色匆匆湧入一個方向。
姜里攔住一個行人問:“大伯,你們這是要去哪?”
“你們不知道嗎?!”大伯一把年紀,走路都顫顫巍巍,抬眼驚訝地看向他們,沙啞道,“鄴城有好心人啊!在東城免費施粥!”
施粥?
姜里一頓,跟謝容渡混在人群中去看。
東城邊,一家醫藥鋪門口。
排滿了長長的隊伍,每個人手中都捧着一個碗,面黃肌瘦,衣衫破舊,眼神迫切的看向最前方,吞咽口水的聲音明顯,跟他們方才所見的街道荒涼,簡直相反。
差異的讓人覺得違和。
姜里在人群中看去,望到那家醫藥鋪外站着的人,一襲白裙,清冷溫婉。
“大家都慢一點,誰都有份,不要搶,如果粥灑了,下次就再也沒有了!”陸庭筠穿着一身麻布衣裳,擦掉額頭的汗,晒黑了很多,扯着嗓子喊。
站在鍋前,給人盛粥的人,正是蘇和璧!
唯獨不見林行致。
人人都缺糧食,為什麼沒有敢上前去搶?
蘇和璧又是從哪裏來的糧食?
他們在原地看了一會兒,又幾乎將鄴城走遍,這小地方實在不大,小半天就走遍了,懷揣着疑惑回到驛站。
蘇和璧拿碗盛粥,對每一個災民態度溫柔和善,噓寒問暖,視線怔松從遠處收回目光,垂下睫毛,遞給小孩子銅碗,柔聲說:“小心點,別弄灑了。”
聲音如黃鸝動聽。
陸庭筠在旁邊,並沒有察覺到剛剛來了什麼人,還在百忙中給蘇和璧打下手,面上心滿意足,彷彿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鄴城縣令已經等候多時,心裏翻江倒海,看到姜里,趕忙笑着上前行禮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