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的歷史教育有問題嗎?(1)
近來張壽卿在《散文百家?雜文》第8期上表了《歷史題該怎樣考》。
***其大意說,美國世界史有一道題目: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台,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回答道,窩闊台如果沒死,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意大利不夠強大,翁哥龍沙克斯,會提早200年強大,日耳曼會控制中歐,日耳曼跟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在文章中,作者感慨地說:相形之下,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
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甲午戰爭是公元哪一年爆?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每個學生都努力作答案。
人家培養的是能力,而我們灌輸的是知識。
乍看來文章說得很有道理,但筆者對此不敢苟同。
什麼叫歷史?廣義地說,凡是世界一切事物的展過程,包括自然史和社會史,都稱為歷史。
狹義地說,歷史是指關於過去的人和事的記述和闡釋。
但無論怎樣說,在“歷史”
裏面都沒有“如果”
一說存在,蓋其只是一個“假設”
,並非真實生的事實。
如果硬要在“歷史”
裏面塞進“如果”
,那就變“歷史”
為“歷史小說”
了。
歷史小說是以某一重大歷史事件、著名歷史人物為題材,或反映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地區的社會風貌和形形色色人物、事件的文學作品。
它是歷史範疇內的小說,但歸根結蒂是小說,不是歷史。
歷史是科學,必須忠實於歷史原貌,不允許杜撰;小說是文學,不但允許虛構,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虛構”
這個法寶來提高其藝術性、來增強其生命力的。
在歷史教育中,如果注重培養“能力”
,那麼就是在培養“歷史小說家”
,如果注重培養“知識”
,那麼就是在培養“歷史學家。
但是在《歷史題該怎樣考》中,作者使用了“培養”
和“灌輸”
來形容不同的歷史教育方法。
當然,對於當前教育中一般況下的“灌輸”
,我們大可憤而討伐之。
不過,具體到歷史教育而,在中學階段,可能灌輸的成分確實要多於培養。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適當的灌輸是為了讓學者在以後的培養能力打基礎。
以史明鑒的能力,畢竟要等到大學以後才能逐漸培養起來。
所以我對一些地方在小學生里搞什麼“學習鄧小平理論積極分子”
等等頗為不以為然。
這樣的教育才是有問題。
其實歷史從來就是讓人研究的。
李敖批政壇人物批政黨,無論對於他們的歷史還是現實作為,主要是通過重新查證核實還真面目的方式。
那大量被他應用的資料,不知他是怎樣能夠從浩瀚的大洋中撈針般一點一點查到的,他神奇的查證能力和掌握運用這些資料的超常智力,讓我驚奇不已,佩服之至。
有名人回憶1957年**在上海的一次座談會上,說“假如魯迅活着,要麼是進了班房,要麼顧全大局不說話”
這篇回憶掀起軒然大波,甚至有人以此為由頭編了幾本書大量行。
而事實上,這句話的具體語境至今都沒有搞清,兩位當事人的回憶文字也互有出入。
那麼,我們對此能夠作出什麼樣的判斷?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歷史記錄?而李敖的歷史研究,則從未這樣“假設”
、“如果”
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