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渾水摸魚
大明宮巍峨聳立,氣勢恢宏,紫宸殿內莊嚴肅穆,金碧輝煌。
鄭畋面帶喜色,快步上前,恭敬地施禮后朗聲道:“啟稟陛下!遼東傳來捷報!葛從周大將軍率領大軍勢如破竹,現已成功掌控鴨淥府全境!賊首劉仁恭也已淪為階下囚,正被嚴密押解回京途中!”
坐在龍椅之上的李侃聽聞此訊,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遼東之事已然解決大半,只是這劉仁恭終究未能把握良機啊!”
鄭畋冷哼一聲,面露不屑之色,憤憤不平地說道:“此人出身卑微,不過是個小小的景城令罷了,短短不到十年時間,竟能搖身一變,成為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霸主,這些年權力讓他迷失心智,難以割捨,落得如今這般下場,純屬自食惡果,怨不得他人!”
李侃不禁長嘆一口氣,“劉仁恭生性豪爽奔放,且頗具謀略智慧,朕原本有意對他稍加鞭策警告,以遏制其日益膨脹的野心,期望將來能為朕所用,豈料他執迷不悟,冥頑不靈,始終看不清形勢,最終釀成大禍!”
鄭畋略作思索,小心翼翼地試探着問道:“陛下,對於劉仁恭您究竟作何打算?”
李侃面色一沉,目光冷峻,“既是犯了謀逆大罪,待其押解至京城后,即刻問斬,並將其所犯罪行公之於眾,以儆效尤!”
鄭畋連忙點頭稱是,“既是謀逆重罪,其子劉守光該如何處置,陛下當真要委以重任?”
“劉守光對於劉家人來說算是罪人,但對於朝廷來說,能夠大義滅親,做出正確的選擇,值得肯定,只是其品行方面稍有瑕疵,先放他在鴨淥府都督的位置上觀察觀察。”
鄭畋輕輕點頭,接著說道:“陛下,雖然劉仁恭被擒,可是其麾下親信劉雁郎、劉焉行和孫岩等人擁立劉守奇為首領,聚兵兩萬佔據顯德府興州,並與渤海國和契丹結盟。”
“朝廷在吉林境內只有不到四萬兵馬,陛下是否考慮增兵?”
“這次俘獲了多少人?”
鄭畋想了想,開口答道:“奏報上說共計斬殺四千餘人,歸降六千餘人,俘獲近兩萬人。”
李侃思索片刻,緩緩開口:“從俘虜中精選兩個師補充給王彥章,令其率領兩萬兵馬南下奪取南海府。”
鄭畋聞言一臉驚訝,“南下?不是該繼續向東攻佔顯德府嗎?”
李侃搖了搖頭,“顯德府乃渤海國中京所在,有重兵防守,目前進攻,傷亡會很大。”
“可是要征討渤海國,顯德府遲早要打啊!”
“顯德府自然要打,不過眼下渤海與契丹結盟,我們要暫避其峰,拿下南海府便可在平壤重建安東都護府。”
鄭畋一臉恍然,“原來如此,陛下這是打算威懾弓裔,緩解新羅的壓力?”
李侃點點頭,接著說道:“從歸降士兵中精選兩個師補充給葛從周,有三萬兵馬,防守鴨淥府足夠了,剩下的一千餘人轉為輜重部隊。”
說到這,他目光看向孫偓,“孫相國,剩下的一萬多俘虜,全部發配至平壤修建城池,待城池修建完畢之後,精選一個師作為城防軍,其餘人就地安置落戶,其家眷全部遷移到平壤。”
孫偓面露疑惑,“恕臣愚鈍,陛下如此大規模遷移人口是何用意?”
見其他幾位宰相也是一臉不解,李侃微笑着解釋道:“平壤北可支援遼寧和吉林,南可支援新羅,西可走海路通登州,位置至關重要。”
“朕打算將其提升為中州,暫時劃歸遼寧省管轄,除了這些俘虜及其家眷之外,還需從海南府遷移部分人口,兩年之內,湊夠兩萬戶,你們戶部要抓緊編撰戶籍。”
孫偓急忙躬身應道:“臣遵旨!”
李侃又看向陸扆,“陸相國,你立即命工部調集能工巧匠赴平壤修建城池,兩年之內務必完工!”
“臣領旨!”
李侃猶豫片刻,又接著說道:“命工部司和水部司勘察一條從幽州至平壤的道路,經盧龍、營州、遼東城、烏骨城、泊汋城,過鴨淥江直達平壤。”
陸扆臉上露出了極為詫異的神情,“陛下,從幽州到平壤之間的距離起碼有兩千餘里之遙,而且這一路上山地眾多,還有大片的沼澤以及茂密的森林,若是想要修築一條唐直道,那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必定是極其巨大,國庫恐怕很難承受得起這樣沉重的負擔。”
李侃微微一笑,輕輕擺了擺手,“陸相莫急,朕倒並非要求全程都修成大道,只需確保道路能夠容納兩輛馬車并行即可,儘可能地在原有的官道基礎之上進行拓寬和加固。”
“如此一來,不但有利於我們軍隊的輜重物資運輸,還可以極大地促進新羅日後與我大唐之間的陸路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聽到這裏,陸扆趕忙躬身行禮,“請陛下放心,微臣會儘快安排得力的人手去實地勘察線路,並着手規劃具體的施工方案。”
一旁的鄭畋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問道:“陛下,如果我們對海南府發動進攻,很有可能會同時激怒弓裔、渤海以及契丹這三方勢力,如此行事,是否顯得過於冒險了一些?”
李侃臉上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神色,自信滿滿地說道:“他們這幾方勢力只不過是靠着一紙脆弱的盟約勉強維繫在一起罷了,試問又有誰膽敢率先出頭?朕既然敢於做出這樣的決策,自然就已經想到了應對之策,有足夠的把握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鄭畋聽后,臉上頓時浮現出滿滿的期待之色,急切地追問道:“陛下聖明!不知陛下究竟有何妙計,還望能為臣等解惑一二。”
李侃理了理思路,緩緩開口,“南部的弓裔正與新羅激戰正酣,根本沒有餘力北上對付我們,興州的劉守奇新敗,其麾下劉雁郎、劉焉行、李藹和孫岩等人只是迫於無奈湊在一起,並不齊心。”
“至於渤海國,其國內朝政由權臣國相烏照度把持,已經引起諸多王子不滿,尤其以大諲撰和大封裔為甚,大諲撰偏向契丹,大封裔嚮往大唐,朕決定扶持大封裔爭奪王位,讓他們內鬥。”
鄭畋連連點頭,“陛下此舉甚妙,不但可以使渤海國內耗,將來若大封裔繼承王位,我們說不定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將其納入朝廷治下,不知契丹那邊陛下有何計策?耶律阿保機如今聲望極高,想動搖其可汗地位,恐怕很難。”
李侃笑了笑,“按照契丹傳統,可汗之位實行世選制,三年改選一次,但阿保機此人野心極大,他想建立終身制和世襲制。”
“今年並他未交出可汗之位,引起了他叔叔和弟弟們的不滿,刺葛、選刺、寅底石、已經私底下謀划如何除掉阿保機了。”
“而且耶律滑哥更是對汗位虎視眈眈,我們只需稍稍添把火,契丹便會內亂不止,根本沒有精力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