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中國未來海權,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30)

61.中國未來海權,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30)

教皇認為這完全是宗教的勝利,就遣派幾個教士出使蒙古,要求他們受洗禮,做基督教徒。***當時即位的窩闊台之子貴由對他們答覆道:“你們的許多信徒忠告我們應當受洗為基督徒,我們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們西方的居民相信,只有你們是基督教徒,而蔑視他人。但你們怎麼知道上帝要青睞什麼人?我們崇拜上帝,並仰仗他的威力,將征服自東方至西方的全世界。倘若我們不是受上帝的佑護,又怎能如此呢?”

[26]倭寇:明代倭寇的活動,以嘉靖朝為界可大體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從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間。由於當時日本進入南北朝動亂狀態,內戰中的敗將殘兵、海盜商人及破產農民都跑到海上,乘明初用兵之機,屢寇明朝沿海地方搶掠。明朝政府對日本南朝出討伐倭寇的要求,並敕封討寇有功的南朝將軍“日本國王”的稱號。之後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后,由日本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再度對倭寇進行討伐,隨後被受封為新的“日本國王”。李氏朝鮮的開國君主李成桂因為討伐倭寇有功獲得很大勢力,進行政變取代高麗王朝建立朝鮮王朝。之後隨着明朝與日本間勘合貿易的盛行,以及對馬島與朝鮮之間的貿易開放,前期倭寇也逐漸式微。這一時期的倭寇成員多為日本本土人,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故被稱為“真倭”。

嘉靖年間持續到隆慶、萬曆年間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為害最烈的時期,史學界稱“嘉靖大倭寇”。

由於明朝洪武三十年所頒的《大明律》,規定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而且禁止私人製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對於勾結外族的“謀反大逆”更是異常嚴厲:凡“謀反大逆”,一律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為了不被誅九族,倭寇必須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出身。在東南沿海,凡起義者,都直接假扮日本人來掩飾身份。而對於地方官來說,自己轄區的人起來造反大大拖累政績,因此也樂於統統以“倭”上報。

在這一階段里,從賊中“迫於貪酷,困於饑寒”的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體,而饑寒貧困的之一在於明朝“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因為在本鄉本土,所以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擁有令人難以相信的支持。作戰時,屢屢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時地利無所不佔,如魚得水。而明朝官軍,反而不受歡迎,舉步維艱。不少沿海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參加過抗倭戰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汪直)素有交,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曾任明朝南京刑部尚書的王世貞則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的“民寇一家”斷:“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即除了總督巡撫等高級官員外,其他的人全是倭寇,出現了這樣的況,問題還是明朝自身的問題。

[27]英阿戰爭:英阿戰爭指839至1919年間,英國對阿富汗進行的侵略戰爭,最終以阿富汗勝利而告終。阿富汗地處南亞西北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阿富汗東南接南亞次大陸,可下印度洋;西北鄰中亞和西亞,能抵地中海。全國五分之四的面積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橫陳境內,是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

英國從1839年至1919年連續對阿動了三次戰爭,第一次英阿戰爭生於1839年的鴉片戰爭前夕。這一時期,阿富汗經封建割據和內戰,已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統一全國。由於沙俄與阿富汗關係密切。英隨即以“俄國威脅”為幌子,出兵阿富汗,推翻阿富汗親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權。

1839年4月,英軍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先後到達奎達,而後越過霍賈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軍另一路強行穿越開伯爾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戰。阿軍僅有1.5萬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不及英軍。英軍很快就攻佔了坎大哈和加茲尼,兵臨喀布爾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難,英國隨在喀布爾建立傀儡政權。為回擊英國侵略軍,阿富汗各地游擊隊依託有利地形,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1841年11月2日,喀布爾爆起義,各地游擊隊舉行聯合反攻。起義軍英勇作戰,勢不可當,當晚就佔領喀布爾全城。戰至9日,起義軍攻佔了喀布爾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擊斃英國公使麥克諾頓,英軍殘部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賈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伏擊,最後只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賈拉拉巴德,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此後,阿富汗起義軍包圍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復了加茲尼,英傀儡政權徹底垮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收回南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收回南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1.中國未來海權,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