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房消息
食堂里,林映羨和江立夏商量着要吃什麼菜。
江立夏看向擺着小炒的窗口,“映羨,我想吃蔥爆牛肉。”食堂不經常供應牛肉,每次做什麼牛肉菜品都會被哄搶一空。
林映羨看着那色澤誘人的蔥爆牛肉也饞,“我也想吃,就它吧。我去拿一份地三鮮。”
江立夏和林映羨經常在一起吃午飯,各買一道菜合在一起吃。今天你買了葷菜,明天我來買葷菜,相互交換着,不佔彼此的便宜。
兩人拿好飯菜后,找到位置坐下來,開始吃午飯。
林映羨一口不吃地三鮮里的茄子,她更喜歡吃裏面的土豆。林映羨覺得茄子吸油,口感又軟塌塌,吃下去感覺是吃了一塊沒有半點瘦肉的肥豬肉,林映羨接受不了。
但江立夏卻很喜歡吃茄子,覺得地三鮮里的茄子油汪汪,香軟可口,她不喜歡吃土豆,小時候經歷飢荒年,她吃土豆吃傷了。
地三鮮都有兩人不喜歡吃的食物,但她們都愛點這道菜,因為她們可以花一張菜票吃到各自喜歡的食物。
吃飯的時候,江立夏悄悄和林映羨說了一個消息,“藥廠和研究所合建的新職工樓快建好一半了,聽說分房計劃已經排上日程。我看過職工樓的建築圖紙,和我家住的筒子樓不一樣,建成以後裏面肯定寬敞又明亮。”江立夏說話的語氣變得羨慕起來,不知道誰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這次分房的條件是什麼?”林映羨很希望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哪怕是一間單獨的房間也是她夢寐以求的。林映羨家也住筒子樓,十幾平方米的房子,住着一家六口,父母、大哥大嫂,她,三妹。大哥大嫂結婚兩年,他們也不敢要孩子,因為沒地方住得下,他們單位分房的日子遙遙無期。這樣的住房條件在七十年代十分常見。
“我不太清楚,領導還沒透出來。按其他廠的慣例是工齡十年往上,並且是結婚有家庭的職工優先。我和你還要熬八年才能夠到門檻,可是到了門檻又有什麼用,下次分房可能要到猴年馬月。”
現在社會不富裕,建住宅樓這種大工程又耗費很大,所以單位建房分房要很多年才有一次。製藥廠是有錢,但錢是屬於國家的,要上繳財政,不能隨隨便便拿一大筆錢出來用。
製藥廠的舊職工樓入住情況已經處於飽和狀態,遠遠不能滿足職工的住房需求,製藥廠藉著研究所要建職工樓的東風,趁機上報要建新職工樓的申請。上級政府批准了製藥廠建新職工樓申請,但因為財政不寬裕,要求製藥廠和研究所合建職工樓,節省財政支出。
製藥廠的做法,讓研究所的主任破口大罵製藥廠陰險,佔了研究所的便宜,讓研究所利益受損。製藥廠為了平息研究所的怒火,兩個單位不要因此心生嫌隙,保持良好合作,製藥廠主動包攬了建造新職工樓的工程,出人又出力,最後房子數量平分。研究所和製藥廠也握手言和。
正因為下次分房是要到猴年馬月,林映羨儘管知道這次她沒對象,工齡又短,分到房的機率幾乎為零,她也想去努力一把。她不想住在沒有私隱可言,局促狹窄的筒子樓,也不想和原主的家人一直住在一起。林映羨性情淡薄,利己主義者……
傍晚下工,林映羨自行車回家,她才回到紡織廠家屬樓樓下,她的三妹林映婉就下樓迎接她。
林映羨見狀就知道樓上肯定發生了和她有關的事。她和林映婉的感情一般,林映婉不可能無緣無故下樓來接她。
林映婉走到自行車旁,“林映羨,明天你把車借給我一天,我有事要出去。”
林家只有兩輛自行車,一輛是林大哥林映偉,他結婚的時候添置的。另一輛則是林映羨現在騎這一輛鳳凰牌自行車,錢加上她私下找人買的自行車票,這輛車花了200多塊錢,是林映婉幾個月的工資總額。
林映婉也很想有一輛自行車,但她也只能想想。林家父母再疼她,也不會花兩百多塊錢買一輛車給她。
林映婉經常打林映羨自行車的主意,但總是碰壁,能成功借到車的次數非常少。
“我不會把車借給你。”林映羨一口拒絕,蹲下來鎖車。
林映婉就知道不給點報酬,林映羨是不會把車借給她的,“我不會白白借你的車。你知道樓上有誰在等你嗎?”
林映羨抬頭問:“誰?”
林映婉的語氣很是幸災樂禍,“你鄉下來的未婚夫,還是個成分有問題的知青。你答應把車借給我一個月,我幫你攪和這門婚事。”
林映羨外婆病重時和她的兒女說她和閨中密友約定要做親家,信物也交換了,但是因為她和朋友意外分開,沒有音信,子女這一輩沒做成,她們晚年有過一次書信來往,想在孫輩這裏結親家。林外婆想要子女們了了她最後的心愿。
林外婆是破落的資本家小姐,她的閨中密友肯定也是這種成分,林外婆的兒女都不想結這門親。當年要不是他們的爹成了烈士,林外婆表現優異,是廠里的勞模,他們一家現在也不會變成根正苗紅的烈士工人家庭。
兒女們不答應這門親事,林外婆氣得差點斷氣,說了各種狠心話。最後閔舅舅和嚴姨媽把這門親事推給了最聽林外婆話的林母。林母被逼無奈答應了這門親事,林外婆走得很安詳。
人總是欺軟怕硬,專挑軟柿子捏,林母把親事給了剛從鄉下回來的林映羨。林映羨才出生一年,林母就生了林映婉,林父林母照顧不來兩個嬰兒,林外婆不肯帶,她要帶孫子孫女。
林母只好把林映羨交給離江城很遠的鄉下婆家帶。路途遙遠,林父林母很少回去看過林映羨,一開始他們很捨不得林映羨,書信和嬰兒用品都經常往老家寄,後面慢慢冷淡了下來,只是偶爾在書信上關心林映羨的情況,要不是每月寄錢回老家養林映羨,大家都以為林父林母要把林映羨拋棄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