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試驗
地道出口在一座土地廟的佛龕下面,看着斑駁的佛像,和歪倒的供桌及地上散亂的稻草,這座土地廟應該是荒廢很久了。好在房頂沒有破洞,才保證雨水沒有倒灌進地道。
老爹帶着張義走出土地廟,告訴他此處的地理位置,這些張義都牢記在心,稍後父子倆又原路返回到張家。
等把床鋪恢復如初,三人才又在客廳落座,張義先開口:“爹,娘,我覺得這樣等不是辦法,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咱們應該主動出擊,如果能一舉弄死那個蕭思賢,那可是大功一件,也許陛下一高興,就讓咱們回到東京安家呢!”
老爹聽到張義的話,不禁面露苦笑,誰不想殺那個人啊,但談何容易,否則皇城司也不會懸賞黃金和官職了。
倒是老娘好奇問道:“兒子,說說你怎麼想的?”
“這種大官身邊一定防衛嚴密,如果派人刺殺是萬難成功的,孩兒想還是要用火藥炸。”
“你說的火藥真有那麼大威力?”老爹被勾起了好奇心。
“明天孩兒就製作火藥,您兩位等着瞧好吧。娘,明天孩兒把白吉饃的方法告訴您。這玩意據說能長時間保存,就放安全屋裏,只需定期更換以防變質。”
“這孩子,還給娘安排起差事來了。”老娘愛憐的拍了下張義的腦袋。
次日一早,老爹依然按時上衙,雖知道被人盯上了,但心裏絲毫不慌,猜測到對方不會只抓他們三人,一定是放長線釣大魚。
張義先教會老娘做白吉饃,就去研究火藥了。配方簡單,關鍵是提純工藝,差點把張義累死。
直到下午才做出不到三斤,拿了一點試着點燃,效果還可以。沒後世的爆燃那麼強烈,但也可以接受。又用蛋清把黑火藥調成糊狀,再用木棍壓製成餅的樣子。只需乾燥后,再破碎成顆粒就是顆粒黑火藥了。
等待葯餅乾燥的這段時間,跑去看老娘做白吉饃,嚯!老娘太實在了,一口氣做了一笸籮。
“娘,做這麼多幹啥啊,放那邊有十幾張應急就可以了。”
“為娘剛才嘗了下,味道不錯,尋思着要是夾上燉羊肉一定很好吃,所以多做了些。”
張義傻眼了,這不就是肉夾饃嗎?想到肉夾饃又聯想起豬肉,這年頭的豬都沒閹割過,腥臊味實在太重,所以只有赤貧的百姓才會吃豬肉。如果日後回到東京,在城外搞個超級豬舍,再搞閹割的豬肉,嘿嘿!發財大計啊!到時候肉夾饃一次做十個,吃兩個扔八個,就是有錢咋地。
晚飯還是那麼豐盛,看着手裏的肉夾饃,暗嘆一聲,老兄,久違了。一口肉夾饃一口羊湯,舒坦!
吃完飯藉著晚霞那點餘暉,張義小心翼翼的把葯餅碾成小顆粒,爹媽站在旁邊觀看。
其實黑火藥早在晚唐時期已經出現,由煉丹的道士發明,後傳入民間只是配方比例都不對,導致效果並不好,因此也未受到朝廷重視,
“就這麼個東西?看着不厲害啊。”老爹用三根手指捏起一小撮顆粒。
“爹,這玩意我先給你們展示下,然後再告訴您用法。”張義往瓦片上倒了點火藥,用蠟燭點燃。“噗!”火苗剛接觸到火藥便產生爆燃。
“咳咳咳!太嗆了!”距離最近的張義被一口黑煙,嗆的一個勁咳嗽。
“這就完了?”老娘發話了,就看冒了一下火光,緊接着就是一股黑煙,她實在沒看出這玩意怎麼殺人。
“哎!”本來被勾起興趣的老爹,也失望的嘆了口氣。
眼看着爹娘二人的反應,張義忙出口解釋:“您兩位別急啊,只是讓你們看點燃的效果,現在給你們做個能殺人的東西。”
說完,張義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竹筒,一頭已經用紅泥堵死,從另一頭填充火藥,插入引線后再用紅泥堵死。
做完后,看着老爹說:“爹,這東西動靜大,咱們最好出去弄。”
老爹看着手指粗的竹筒,實在提不起興趣,還是老娘不願意打擊兒子的熱情,用胳膊肘捅了捅丈夫。
“行,為父再陪你胡鬧一次。”
半炷香后,張家三口從佛龕下面鑽出來。老娘手握匕首,先出去看看左右,沒發現有人。
“爹娘,這東西動靜大,還是離地道口遠點吧,萬一響聲把巡街的招來怎麼辦?”
老爹聞言,抬頭深呼吸幾次,又用雙手在臉上搓了搓,明顯壓抑着某種情緒。
依然是老娘說話了:“走,往東不遠就是墳地,現在那裏肯定沒人,隨便你怎麼折騰。”
出了小廟又走了一盞茶時間,來到一片墳地。
張義看左右無人,這才從懷裏掏出火摺子,吹亮后,點燃竹筒做的鞭炮,就扔了出去。
緊接着“嘭”一聲悶響,張義就跑過去撿起被炸爛的竹筒。交給老爹后:“您看看。這只是手指大小。要是咱們弄個大的,胳膊那麼粗的,點燃往人群里一扔。嘿嘿!”
老爹看着已經炸的面目全非的竹片,心裏盤算着,感覺這事可以試試。不過為了把握大點,打算做個胳膊粗的親自試驗下。
一個小鞭炮並沒有引起巡夜士兵的注意。一家三口再次回到家后,張義又講解了火藥的多種用途,比如可以做火槍,甚至火炮。如果做成手雷可以往裏添加鋒利的鐵片,鐵釘等東西輔助殺敵,即使炸不死,也不能讓對方好受。
聽到這些用處,老爹老娘都是愣在當場。還是老娘先反應過來:“小義,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張義並沒有察覺什麼不對:“是啊。”
老爹仔細看了看張義,正色道:“小義啊,這世上的人何止千千萬,但總結起來世上只有兩種人,一是狼,二是被狼吃肉的羊,兩國之間亦是如此。為父希望你做那頭吃羊的狼,至少你能活着。但不能因此迷失了心智,淪為只會吃羊的行屍走肉,還要心存一絲善念,對親人,對朋友,對我大宋百姓。為父說這些大道理,你能明白嗎?”
張義站起身,深深一揖:“孩兒謹記父親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