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國的抵抗(1)

5.中國的抵抗(1)

所謂中國的反抗史就是抗拒史,其中抗拒最激烈的就是義和團,他們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把所有沾洋邊兒的東西全部幹掉。***從街上抓來一個長得像學生的人,搜搜包,如果現裏面有一張洋紙,那麼那個人的腦袋就沒了。有一支鉛筆也不行,鋼筆更不行。當時他們盲目排外,排斥一切。而這樣做換來的是一個很悲慘的結果,我們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外國可以在中國北京駐軍,從山海關到天津一線,中**隊不能駐軍,外**隊卻可以。天津也是如此。後來中國人要在這一帶駐軍,只能把軍隊服裝換成警服,以警察部隊的名義進駐。1(這一招倒是袁世凱想出的主意。參見張鳴:《歷史的底稿: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2》,8頁,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6。)不僅如此,中國還賠了人家四億五千萬兩白銀。

這種抵抗是無效的,不僅中國的抵抗無效,其他地方,諸如奧斯曼帝國和非洲祖魯人的抵抗也是無效的。任何地方的這種抵抗都是無效的,因為這是大勢所趨。潘多拉的匣子一旦被打開,這個世界和人類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了。在西方的工業文明沒有出來之前,我們可能有很多種選擇。比如,我們可能還在慢慢地走,出門還騎驢。進京趕考的人給老婆寫封信,估計她三個月以後才能收到。過去的風俗,長久以來都這樣,或許現在某些地方還是這樣。因為中國兩千多年大體進步不大,拿秦朝和清朝比的話,我們的進步有限,尤其是技術進步有限。有人可能說,秦朝燒不出瓷器來,清朝可以燒出許多花樣的瓷器來。但秦朝的陶罐子也能頂用,一樣可以煮飯、打水。還有馬車,秦始皇那個時代的馬車,跟現在我們看到的馬車沒什麼本質區別,除了現在的馬車是膠皮輪子而已,進步非常有限。

那個時候好不好呢?女性可能差點,只能待在家裏,不能出去上學,婚姻大事都由別人做主,看上誰也不能直接嫁給他,除非你是卓文君。男性可能感覺還好,如果有本事就出來,考個秀才、中個舉人很爽的。很多人覺得我們在接受西方文明的過程中失去了一些東西。現在人們普遍活得比較緊張,文明越往後展,人們越緊張,也就沒有閑暇去想其他的。一些有錢的讀書人閑下來,就會想現在的生活太沒意思、太乏味了,過去的日子多好啊,田園詩一樣的生活。吟吟詩,喝喝酒,談談風月,一天到晚沒什麼緊張事,一覺睡到自然醒,多舒服啊。人們會懷念這樣的生活。

實際上我們人類很難,作為人,很難有一種狀態是感覺非常好的。當我們回頭看歷史的時候就會現,既然我們不可能逃脫這個命運,那麼我們的感慨,我們的憤慨,或者我們的不滿意都只能是一種牢騷而已。那麼我們幹嗎要這麼折騰呢?這樣想來,心就會好一點,就會平和。我們可以設想,有沒有可能擺脫這條道路?其實歷史上很多人都在思考,是不是可以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路。這個想法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國人一直都想走一條特色道路,一直都在想。

我們最早學日本。看上西方直接學西方就行了,幹嗎學日本呢?日本納入西方是後來的事,當時還不算西方呢。我們之所以學日本,是因為覺得日本好,學日本是捷徑。我們認為日本學西方是學了一條捷徑,我們如果直接學捷徑就更捷徑了。什麼叫捷徑呢?就是抄小路。人家這麼走,我們抄小路,抄近道,趕上去,走到前面去。後來我們又學俄國了,也是想抄近路。學俄國實際上也是學西方,看上去俄國人抄小路突然之間就富強了,就厲害了,就變成蘇聯可以跟美國人抗衡了。其實中間有一段時間我們還想學美國,辛亥革命以後成立了臨時政府,那就是美國模式。為什麼學美國呢?因為當時我們認為美國是最先進的,我們把最先進的直接拿來用就行了。

抄近路學人家,是想把那些貌似是捷徑的東西學過來,這本質上就是想走一條中國自己的特色道路。這條道路無論怎樣,還是離不開工業文明。也就是說,無論怎麼講中國特色,都不能回到孔子時代老牛破車的道路上去,都不能迴避工業文明自搞一套。沙特是一個神權國家,但是它也接受西方文明。有時候接受得比較過分,一些大阿訇們會生氣抗議。國王一看大阿訇們抗議了,就悄悄令手下把大阿訇坐的高級轎車全部收走,封上封條。大阿訇們出來一看車被收了,就問為什麼。得到的回答是:你們反對西方工業文明,而汽車那些玩意就是西方工業文明的產物,所以你們不能坐。大阿訇們想,不坐高級轎車,靠腿走路太難受了。于是之后再開會時,就同意了一些條例。也就是說,即使今天再保守的人,有一個問題也是能夠想通的:他絕對會享受西方文明的成果,有小車就不坐大車,有電梯絕對不會爬樓梯,如果爬一定是為了減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說中國近代史 (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說中國近代史 (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中國的抵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