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4)

57.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4)

白族民居平面類型還有“四合五天井”“**同春”、重院、獨坊院、兩向兩坊、一向兩坊、木楞房等。“四合五天井”由四坊房屋圍住院落,加上四角各一個小天井(加上中間的庭院,共五個天井)組成,沒有照壁,小天井皆建有耳房,其中一耳房底層為廚房,一耳房底層為入口小院,再在廂房山牆上開二門通達廂廊。“**同春”由兩個院落相連組成,每幢樓房之間,樓上樓下都有走廊全部連通,故又稱“走馬轉閣樓”。

此外,在大理州的山區、蘭坪、維西的部分地區,還有一些“木楞房”住宅,大多用整根圓木或方木壘成。建造時將每根木材的兩端鑿出榫槽,上下交叉接榫卡緊,逐根向上垛砌,作為牆體。再在牆體上支撐屋架,覆蓋茅草而成。這種住宅類型,實際上與原始的干欄式建築差不多,常見於生活水平較低的地方。

白族民居,一般底層都有廈廊,構成重檐屋面。層高一般為七上八下,即樓層高七尺,底層高八尺,以木樑柱構架承重。屋架形式為穿斗式和抬梁式,常用五架或七架。由於柁礅較穩定,適應白族地區風力大、地震多的特點。架梁採用天然彎曲的木材,其強度比直梁大,形成“拱”的力學因素,是白族工匠利用天然彎曲木材的獨特優勢而採用的一種建築技法。柱子一般用木料的自然形狀,下粗上細,形成自然收分,獲得較穩定的效果。豎柱有側腳,增強了結構的穩定性。四周柱子,微向內傾。兩邊山牆柱“見尺收分”,即柱子在面闊方向,每高一尺收一分,左側面前後檐柱向里每高一尺收八厘,與宋代“營造法式”規定相符。整個構架形式上小下大,有較好的穩定性和抗震性能。

民居牆體以夯土牆、土坯牆、卵石牆和條石牆為主,一般底層夯土,樓層砌土坯,外側有收分。底層厚約80厘米,收到檐下,厚約60厘米。牆下部用塊石勒腳,一般高出室外地面50~80厘米,轉角處再加高25~30厘米。勒腳頂層平砌一條厚約10厘米的石板,上夯土牆。洱海東岸白族村寨,多夯土為牆,土質堅硬,故較耐久。洱海西岸的白族村寨,則多以石砌牆,據《蠻書》卷五的記載,當時太和城(今太和村附近)“巷陌皆壘石為之”,可見白族地區砌石技術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砌石技術也很多樣,《蠻書》中即記載有干砌、夾泥砌與包心砌三種方法。其要點是:卵石粒徑一般為10~15厘米,大小搭配,多摻大塊或長條狀的;要錯縫砌避免通縫;卵石小頭對外,大頭向內,形成拉頭;砌牆時兩工匠內外同時砌築,使兩面大小卵石配合密度勻稱;牆角部分仍用較方整的塊石砌築。也有用當地所產的青石條直接砌牆的。白族地區流傳的民諺“大理三寶”,第一寶就是“石頭砌牆不會倒”,充分表明了人們對白族建築砌石技術的讚美和肯定。

白族建築的硬山式“封火檐”很有特色。用一種稱作“封火石”的特製薄石板,封住后檐和山牆的懸出部分,起到防風和防火作用,外觀又整齊光潔。硬山山尖有兩種處理方法,正房及廂房屋脊兩端採用鼻子翹出手法,漏角天井中的耳房屋脊兩端,封火牆高出屋面,處理成鞍形或折角形,顯示了建築檐口的特殊風格。

洱海地區為地質斷裂帶,屬地震多地區,白族的民居建築技術多注重防震措施,一般都具有下列特點:層高低矮、五柱落地、扣榫認真、土牆厚實,多用串枋與合柱。層高低則擺動幅度不大,所以不易被震倒。五柱落地是指每榀舉架有五根柱子落地,穿斗式屋架柱多則梁短,受震時,接榫處的力矩較小,不易破壞。扣榫認真,除樑柱要使用扣榫外,桁條與桁條,樓楞與樓楞及柁礅間,都要扣好。土牆厚實並有收分,用堅固的厚實土牆,夾持着構架,增強抗震性能。串枋是用斷面約為5x12平方厘米的整根挺直木枋,穿過木柱的對穿榫眼,將一排柱子串聯起來的抗震構件,將各間房屋中柱、檐柱、榀舉架上的各柱串聯起來,加強抗震能力。合柱是指兩坊房屋相交處的柱,合用一根,或互為交叉,可增加房屋間的聯繫,使其互相扶持,因而不易傾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7.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