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1)

1.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1)

白族地區的民族教育,長期以來具有兩種互為基礎、互相促進的教育形式,即漢語文教育和民族語文教育。漢語文教育歷史悠久,是白族吸收先進文化的重要渠道,而民族語文教育則是傳承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兩個方面的教育,共同造就了白族特有的文化格局,也是白族地區得以成為雲南教育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基礎。

一、漢語文教育

白族的主要聚居區大理白族自治州,歷史上是全國著名的文獻名邦。近5000年來,居住在洱海周圍的白族先民創造的古代文明,對整個雲南文化的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此外,白族先民在雲南不僅最早學習和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而且把中原地區的生產技術和精神文化傳播給省內其他少數民族人民,在雲南教育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漢代,漢王朝在洱海地區設置郡縣,興辦學校,白族先民開始接受漢語文教育。南詔時期設立了“慈爽”的政權機構,主管禮樂教化,並聘請漢族人鄭回給南詔子弟教授儒學。唐王朝在成都設立學校,專供南詔子弟學習。南詔“西開尋傳”,“革之以衣冠,化之以義禮”,把先進的中原文化傳播到邊疆民族地區。

大理國時期,在保存固有民族文化的同時,也不遺餘力地吸收內地漢族人民的科學技術和儒家學說。大理國實行開科取士,所取即僧道讀儒書者。誦讀佛、儒經典,是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賽典赤先在雲南推動尊孔讀經,創建學校教育制度,大理等地建文廟。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詔命雲南增設學校,縣設書院,鄉設鄉塾。自此以後,科舉出身的白族知識分子日益增多。到了清代,白族地區的教育體制更趨同於全國。窮鄉僻壤有水井處都有私塾,書院鼎盛,白族漢文化教育位居全省之冠。

鴉片戰爭后,白族地區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清末開始廢除舊學制,在白族地區興辦各級各類中等學堂。中華民國成立后,進一步推行新學制,改小學堂為小學校,分初、高兩等,推行義務教育;改中學堂為中學校,師範教育和中等教育均有一定的展。

抗日戰爭爆后,雲南處於大後方。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南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內地其他一些院校也相繼南遷。1938年,張君■在大理才村創辦中央民族文化書院,設有經學、史學、社會學、哲學四個系,是白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私立大學。1939年,私立武昌華中大學遷到大理喜洲鎮辦學8年,極大地促進了大理教育事業的展。同年8月,喜洲熱心教育人士嚴鎮圭、董百川、趙甲南等人捐資創辦大理私立五台中學。此後,私人辦學積極性一度高漲,喜洲私立高級護士助產職業學校、大理私立福音高級護士學校、賓川私立正惠高級中學、滇西私立中正中學、下關私立蒼洱初級中學等相繼建立,還建立了十幾所私立小學。

從漢代建學立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1800多年中,白族地區的漢文化教育都以習孔孟之道的儒學教育為主體。儘管各個朝代的教育制度不同,展程度不同,但漢文化教育始終一以貫之,歷代都有傑出人才湧現。然而,在舊社會,白族地區的學校絕大部分集中在城鎮壩區,且多數校舍簡陋,規模小。新中國成立前能進學校接受教育的多是少數官僚地主的子女,廣大勞苦大眾的子女讀不起書。在偏遠山區,尤其是高遠山區,幾乎沒有什麼學校,文盲率高達98%以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大理地區的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展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教育和全國一樣,走上了持續穩步、協調展的道路,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目前,全州共有小學1161所,教學點1951個,在校學生約28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5%。普通高中36所,在校生4萬多人,全州高考上線率自2005年以來連續六年高居全省第一。全州共有職業教育學校6所,在校學生約8000人。全州已建成職業高中17所,在校學生1。5萬人。全州共有4所中等專業學校進入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行列。2001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將原大理醫學院、大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雲南電大大理分校、大理工業學校合併,組建了滇西第一所融文、理、醫、工、法、管理、教育七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本科院校大理學院,為提高全州各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培養更多的中高級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