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二節音樂和舞蹈(6)

16.第二節音樂和舞蹈(6)

手風琴:俄羅斯族手風琴又稱“巴揚”,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鍵鈕式手風琴,它的形制和其他手風琴不同,這是一種雙排鍵式的手風琴,即右面有分成兩排的23個音鍵,左面帶有現成和弦的72個低音鍵鈕,這和俄羅斯族的民歌調式是一致的,所以它是俄羅斯族民歌的主要伴奏樂器。***俄羅斯族手風琴也是現今活躍在手風琴舞台上以及各種權威比賽中的佼佼者。

曼德琳:曼德琳是一種形體較小、面平背駝、琴身形狀如半個梨的彈撥樂器。它的琴頸較短,與結他一樣,指板上有弦枕並裝有許多向上凸起的橫格,也就是“品”,把琴弦劃分為許多半音。它有八根弦,因為是每兩根相同音高的弦成為一組,所以相當於只有四根弦。其定弦與小提琴相同,為g-d1-a1-e2。過去它只是一種演奏意大利民間音樂的樂器,自19世紀後期以來,才廣為應用,並在西方嚴肅音樂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這種樂器確實是更適合於演奏樸實的民間音樂。曼德琳是從中世紀的詩琴演變而來。許多年來曾出現過多種多樣的同種樂器。現代通用的曼德琳是沿用了17世紀中葉出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的原型,因此一般都稱這一樂器為那不勒斯曼德琳。在演奏上,它是用小型假指甲或“撥子”撥弦音。左手的演奏技巧幾乎與小提琴的毫無差異,極難的樂句在曼德琳上亦可奏出。但由於曼德琳是運用使琴弦生振動的彈奏方法,所聲音不能持續很久,所以演奏持續音一般都須用假指甲特別迅速地反覆撥奏以延長其音值。這種撥彈法是這種樂器的特性與擅長之處。曼德琳很少用於管弦樂隊中,但當年莫扎特在《唐璜小夜曲》中,亨德爾在清唱劇《亞歷山大·巴魯斯》中,威爾第在歌劇《奧賽羅》第二幕開始處的“村民合唱”中都成功應用了這種樂器。此外還有馬勒、勛貝格、斯特拉文斯基等近現代作曲家亦有把曼德琳用於交響樂或嚴肅音樂中的。

結他:其實不僅是俄羅斯族,很多民族都很喜歡結他,結他是一種大眾樂器。攜帶方便,彈奏簡單,學起來也不是很困難,幾乎所有的俄羅斯族男子都會彈結他。俄羅斯結他又稱“七弦琴”,因為這種結他有七根琴弦。

巴拉萊卡:因為此琴的造型是三角形,故又叫“三角琴”。它有高音、中音、低音等五種,音色清脆明亮,浪漫飄逸,極富藝術表現力。俄羅斯出身的這一身份帶給巴拉萊卡琴的僅僅是它的三角形的琴身,這有別於多木拉的圓形的輪廓。18世紀的巴拉萊卡琴與現在的巴拉萊卡琴是有區別的,琴身更長,幾乎是現在的4倍,輪廓要窄一些,除此之外,在古老的椴木版畫裏可以見到的這種巴拉萊卡琴只有兩根琴弦,只有極少數的巴拉萊卡是三根琴弦。琴弦由金屬製成,這使它具有特殊的洪亮的音色。巴拉萊卡琴是俄羅斯古老的樂器之一,由這種樂器演奏的俄羅斯民歌曾經風行一時,即使是現在,巴拉萊卡琴在俄羅斯也深受人們喜愛,在俄羅斯,巴拉萊卡由盛到衰,然後又得以復興,與古老滄桑的俄羅斯歷史一起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巴拉萊卡琴次有文字記錄出現在彼得一世時期。1715年在奉沙皇之命而舉辦的一場慶祝滑稽婚禮的典禮上,在當時記載的化妝了的參加者手裏的樂器中提到了巴拉萊卡琴,而且這種樂器當時被指派給了化了裝的卡爾梅克團。18世紀期間,巴拉萊卡在民間廣泛地傳播開來,風行一時,以至於它不但作為一種古代樂器被認可,甚至被賦予了斯拉夫出身的身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俄羅斯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俄羅斯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6.第二節音樂和舞蹈(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