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節族源族稱(1)

3.第二節族源族稱(1)

一、族稱

毛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族源族稱。毛南族的族源族稱,在歷代的漢文史籍中,曾有“茅灘”“茆灘”“茆難”“茅難”“毛難”“冒南”“毛南”等不同的寫法。但它們都是“毛南”的同音異寫。“茅灘”最早見於南宋周去非所著的《嶺外代答》:“自融(州)稍西曰宜州。宜處群蠻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鎮,荔波、贏河、五峒、茅灘、撫水諸蠻。”北宋崇寧(1102~1106年)、大觀(1107~1110年)年間,宋朝為“置州拓境,深入不毛”,曾在這邊隅之“蠻地”設置有12個州,后因糧餉短缺,“莫能支吾”,人民不斷反抗而先後罷置,只有觀州因“控制南丹、陸家砦、茆灘十道及白崖諸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才沒有廢置。1可見“茅灘”“茆灘”等作為地方名稱,早在宋代已經出現,其地理位置正是現在毛南族所分佈的地區。

元朝時期,廣西隸屬於湖廣行省,境內的“思州軍民安撫司”轄區中有“茆灘等團”;在“新添葛蠻安撫司”屬內亦有“茅灘、思風、北郡、都變等處”2,而“茆灘”“茅灘”也是作為地方名稱出現的。

明清以及民國的史籍、碑文中,關於“茅灘”“茆灘”的記載也有不少。明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九〇《思恩縣普義砦》中記載:“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南丹酋莫揚侵思恩地,於茅灘築二堡,於普義、六傳、川山、三瞳築四堡”。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慶遠府志》卷一載:“思恩縣……西至茅灘甲接河池州界二百里。”清嘉慶(1796~1820年)《廣西通志》卷一二一中亦記載“思恩縣有普義、帶溪、鎮寧三砦(九域志),普義相近有茆灘堡”。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刊行的《皇朝中外一統輿圖》中標有“毛難村”。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測繪的《廣西輿地全圖》和民國23年(1934年)廣西省政府民政廳繪製的《廣西全省分縣地圖》中,均標明有“茅灘六圩”“茅難山”。這時期的“茅灘”“茆灘”或“茅難”等,不僅作為地名、山名、圩名,而且還作為行政區域單位的名稱。清乾隆(1736~1795年)、道光(1821~1850年)年間,毛南人所立的譚家世譜碑和其他墳墓的碑文中均有“毛難土苗地方”“毛南甲”“來毛難安處”的記載。“毛南”這一名稱先在本族的碑文中出現。民國24年(1935年)《思恩縣誌》和民國31年(1942年)編製的《思恩年鑒》裏,將“毛難”寫作“冒南”和“毛南”。至此,“毛南”一詞終於在官方的文獻里登場。

上述“茅灘”“茆灘”“茅難”“冒南”和“毛南”等名稱,反映了“毛南”這一名稱展變化的歷史進程。但是,這些名稱是作為地名、山名或行政區域名稱而出現,並且都泛指現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區,而不是作為族稱載入史冊的。然而,這一地區的毛南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展過程中,逐步形成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語、共同生活習慣以及團結上進、勤奮好學的民族心理素質,並形成了本民族區域的經濟中心,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周圍的壯族、漢族稱呼毛南族聚居的地方為“江毛南”,毛南人自稱為“大毛南”,其意都是“毛南地方”。毛南族也按自己居住地的地名自稱為“毛南人”。毛南族的自稱,單稱為“誒南”,“誒”指人,“誒南”直譯為“南人”,意即毛南地方的人;眾稱是“窘南”,“窘”即眾多,“窘南”意指毛南地方的人們。附近壯、漢、瑤、苗、仫佬等族也習慣稱毛南族為“毛南人”。毛南族因其地而名其族。新中國成立后,經過調查和識別工作,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於1956年2月11日批准其為一個單一的民族,定名為“毛難族”。此後,為尊重本民族人民的意願,國務院於1986年6月5日批准同意將“毛難族”改為“毛南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二節族源族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