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古代有影響的文化人物(1)
地處桂西北的毛南山鄉,雖然沒有名山大川,沒有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但是那些不顯山露水的山山壑壑,卻無比忠誠於毛南的子民,用自己不很充裕的乳汁無私地滋養了一代代著名的文學藝術人才。***這些文學藝術人才也知恩圖報,他們不愧對滋養他們的水水山山,有的面對暗黃的桐油燈,徹夜苦讀,終於寫出了毛南族有史以來第一篇文學作品,成為了毛南族文學的史祖;有的傾注一生的心血,為掘毛南族的民間文學廢寢忘食,將毛南族古老的口頭民間文學創新、精裝為典雅優美的書面文學,使之融入中國文學的寶庫;有的有極強的民族責任心,篳路藍縷,另起爐灶,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韋編三絕,並從中吸取文學營養,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終於撰寫出了屬於毛南人自己的第一部鴻篇巨著;有的盡潑墨,筆走龍蛇,騰蛟起鳳,在中華書法大賽中盡顯風騷,為毛南山鄉爭得了榮譽;有的匠心獨具,丹青妙筆,使毛南山鄉的不少山水風物,榮登中華國畫藝術的殿堂。
一、譚德成
譚德成(1748~1817年),男,環江縣下南鄉波川村高川屯人,柳郡監生,是公認的毛南族文學始祖。乾隆戊申年(1788年),毛南族始祖譚三孝的十七代孫譚燦元為了讓毛南族的子孫後代飲水思源,永遠銘記始祖譚三孝的生平業績,面命譚德成、盧炳蔚撰寫《譚家世譜碑文》。譚德成、盧炳蔚欣然從命,提筆寫成了500字左右的《譚家世譜碑文》。碑文開篇道出此文的由來,簡述了始祖譚三孝的原籍、讀書經歷、考中進士后的仕途以及到河池任知州的經過。接着敘述因廠務水災無法填足虧空,而罷職歸農,幾經輾轉來到毛南山鄉的坎坷經歷。文末簡述了譚三孝與方剛振相識,方剛振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譚三孝,譚三孝繼而養兒育女、瓜瓞延綿的史實。最後以點睛之筆,闡述了撰寫碑文的目的和意義。《譚家世譜碑文》是毛南族文學的濫觴,是毛南族有史以來第一塊漢文石碑。碑文的作者之一譚德成是毛南族歷史上的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文人。他平生還寫了不少詩文,因年久失傳,唯有《哭兄詩》和《哭弟譚德祥詩》流傳至今。
二、方憲修
方憲修(1819~1872年),男,字滁山,環江縣水源鄉三才村盤江人,是毛南族著名的文人。曾以軍功保升直隸州指分貴州署古州(今貴州榕江)同知。不久,方憲修深感官場黑暗,不是久留之所,於是辭官回家,寄山水,吟詩作對,過着漫步田間,訪親探友的悠閑生活。其詩文大多已失傳,散文唯存《為譚壽儀請襲蔭上張中承書》一文。流傳於民間的詩歌有《春日寄外》10,《戒賭》等詩100餘(篇),其中被收入《思恩縣誌》和《宜北縣誌》的詩近百(篇)。方憲修的詩歌內容涉及面廣,積極上進,給讀者以啟迪的作品不少,但由於歷史局限,他的詩歌也有不少頹廢、消極的因素。但他寫的七律詩數量之多,文采、音韻之優美,在當時說來,舉邑難匹。方憲修平生還喜愛山歌,能就着景物、時節、場合隨口編唱,獲得民眾喜歡及好評。他翻譯的《蠻歌翻譯》(亦稱《壯歌翻譯》)32是其詩歌代表作之一,被收編入《思恩縣誌》(詩部),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譚妙機
譚妙機(生卒年不詳),男,環江縣下南鄉波川村高川屯人。系毛南族文學開山之作《譚家世普碑文》的作者譚德成之長子。自幼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奮攻讀,少時就能詩善文。曾考中秀才,在四川師從黃先生,並與其女喜結良緣。譚妙機的詩文據說數量不少,但因年久失傳,唯獨所撰寫的《哭妻詩》刻於黃氏墓碑上,至今可見。該詩是毛南族古代不可多得的悼亡詩,至今仍在毛南山鄉廣為傳誦。
四、譚雲錦
譚雲錦(1854~1921年),男,環江縣下南鄉波川村高川屯人,毛南族著名民間醫生、文人。善於詩聯創作,樂施好舍,平生吃素,毛南族先輩們稱其為“仙翁”。他中年創作的《迴環詩》是其詩歌的代表作,藝術造詣高,在環江縣及周邊地區廣為傳誦,曾引起不少毛南族民間知識分子的共鳴與唱和,是不可多得的毛南族迴環詩佳作。譚雲錦的對聯以詼諧、諷喻見長,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流傳於世,深受毛南民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