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節商貿交往(5)

5.第一節商貿交往(5)

(四)水源圩。***位於縣城西21千米(公路),1949年以前,圩日為農曆逢一、四日,圩亭兩排,圩日約4000人趕集。上市貨物以竹器為大宗,大米、黃豆次之,還有其他百貨產品。20世紀80年代,有大量化肥、農藥供應,還有化纖紡(針)品、五金交電、家用電器、新百貨、服裝、捲煙,圩日上集人數近10000人,圩期改為逢公曆一、四、七日,圩亭全部新建,共71間。公路有縣道通下南圩、上南圩,省道柏油路通縣城、金城江,往東北經洛陽圩通達融水、桂林市。北面3千米處有坡華火車站,北上直到紅茂礦務局紅山礦區的貴州省荔波縣城茂蘭,南抵黔桂鐵路金城江站。20世紀90年代后,圩亭已全部為鋼筋水泥結構。圩集上市的商品除了傳統的商品外,還建有鋼材、水泥、裝飾等建材商店。

(五)下南圩。俗稱下南六圩,位於縣城西南70千米(公路),是毛南族人聚居的中心。其南部和東南部接近黔桂鐵路線上的金城江、懷遠、宜州以及思恩等城鎮,交通較為便利,清康熙年間逐步成為圩場。到清末民初,它已經展成為毛南族地區經濟商貿中心。民國時期(1912~1949年),圩亭有兩排,圩期為逢農曆六日,趕集人數約3000人。六圩不僅是毛南族人民集市貿易之地,而且是附近壯、漢、苗、瑤、水等族人民及南寧、賓陽、桂林、柳州、宜州、河池、懷遠、荔波等外來商人進行商品交換、銷售的場所。交換或上市的百貨俱全,以花竹帽、黃菜牛為名優特產。1940年黔桂鐵路通車之後,日趨繁榮,在下南六圩、中南三圩、儀鳳五圩、上南八圩、波川九圩、堂八村十圩上,各類商品的交易活躍。20世紀80年代以後,六圩圩期改為逢公曆三、六、九日,有三排共25間磚木瓦結構圩亭,趕集人數上升約8000人,市場交易量較大,尤其是著名的土特產品下南菜牛肉。現在,毛南菜牛肉又根據古老的工藝,加工成毛南牛肉乾,產品遠銷區內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一節商貿交往(5)

%